首先是市值。
這一指標至少令一部分溫氏股份的投資者顫抖。截止3月6日,牧原股份總市值為2822億元,溫氏股份為1923億元,牧原股份已經領先899億元。實際上目前養豬界的小弟弟新希望市值也已經達1210億元,只比溫氏低713億元,氣勢咄咄逼人。
然后是種豬。
溫氏股份在2020年1月6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曾披露:截止2019年年底,種豬大概170萬頭左右,其中基礎能繁母豬存欄120-130萬頭。明年(2020年)年底能繁母豬計劃做到200萬頭。溫氏的計劃是每個月估計會有10多萬頭留種。也就是說截止今年2月底種豬大概會是190萬頭左右。
牧原股份在《2020年1-2月份生豬銷售簡報》披露:截至2020年2月底,公司能繁母豬存欄為154.0萬頭,后備母豬存欄74.0萬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秦英林在3月6日的“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披露:根據公司的配種計劃,預計2020年底,公司能繁母豬存欄量較2019年底可以提高一倍。
也就是說,截止2020年2月底,按照溫氏的計劃種豬大概會是190萬頭左右(未考慮淘汰),而牧原股份能繁+后備已經有228.00萬頭。
到2020年底,溫氏的能繁母豬計劃做到200萬頭,而牧原將達到256.64萬頭(根據公司月報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能繁母豬存欄為128.32萬頭)。
我們再來看看今年1月和2月的出欄量對比:
今年頭兩個月,溫氏股份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140.06萬頭,收入61.58億元。牧原股份銷售生豬139.5萬頭,收入46.24億元。
我們來拆解一下牧原股份的銷售數據。根據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秦英林在3月6日的“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披露的數據:“仔豬出欄量均重為15公斤左右,商品豬出欄量均重為120公斤左右。1、2月份公司外賣仔豬價格在2000左右。”不考慮公司是否還賣種豬的話,我們可以計算出,公司1、2月份銷售商品豬96.5萬頭,仔豬43萬頭。
單就商品肥豬而言,溫氏股份140.06萬頭,牧原股份96.5萬頭,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肥豬重量上,溫氏股份1-2月約為118公斤/頭,牧原股份約為120公斤/頭。
收入方面,疊加坐鎮廣東的溫氏1月單價36.62/公斤,2月38元/公斤,而以河南為大本營的牧原單價僅32.5元/公斤的影響,兩家公司營收相差15.34億元。
我們再根據兩家公司各自披露的養豬成本,計算下各自的大概利潤:
(估算數據僅作參考,實際盈利情況以公司定期報告為準)
溫氏近期的養豬成本為16元/公斤,綜合1月份和2月份來看,公司銷售肉豬利潤約為35億元,頭均利潤約2500元。
牧原股份2019的生豬完全成本約13.5-14元/公斤,按照13.5元/公斤的成本計算,其頭兩個月商品豬的利潤約為22億元。頭均利潤約2280元。
牧原股份1、2月份公司外賣仔豬價格在2000元左右,按照頭均1500元的利潤估算,利潤約為6.45億元。商品豬+仔豬利潤約28.45億元。
考慮到溫氏頭兩月銷售肉雞虧掉約8.7億元,養豬養雞的利潤之和約為26.4億元,實際上1到2月核心業務的利潤很有可能已經被牧原股份超過。
西米衣谷公X號養殖行業系列文章:
《溫氏股份經營數據解讀:今年前兩月養豬賺多少?養雞又虧掉多少?》
《新希望2020年2月養豬數據解讀:出欄量有點低,豬也有點小》
《牧原股份2020年前2月銷售數據解讀:母豬數量喜人,銷售收入嚇人》
《正邦科技2020年2月銷售數據解讀:單價創新高,均重也創新高》
《天邦股份2020年2月銷售數據解讀:單價創新高,但每頭豬售價有點低》
《農業部3月3日披露最新數據:仔豬價格又創新高》
《近六年全國生豬存欄、出欄量及溫氏、牧原、正邦的逆勢擴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