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凈利都想增長,但總有例外:南京銀行、溫氏股份、海默科技、士蘭微、片仔癀

          《松塔財經》最及時有效、中立客觀的財經公告和公開訊息解讀。

          1、士蘭微

          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預增50%-70%。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士蘭微(600460.SH)4月17日晚間公告稱,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8685.50萬元到12159.70萬元,同比增加50%到70%。第一季度公司各生產線保持了較高的產能利用率,公司產品持續在汽車、通訊、新能源、工業、白電等高門檻市場取得突破;IPM(智能功率模塊)、PIM(汽車級及工業級功率模塊)、電源管理芯片、MEMS 傳感器、MOSFET、SBD、TVS、開關管、穩壓管等產品的營業收入取得較大幅度的增長,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營業利潤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科普】

          士蘭微是所謂的“IDM廠商”,即芯片設計與制造一體,實現自給自足的閉環產業鏈的企業。

          士蘭微所處的細分賽道是功率半導體,功率半導體是電子電力控制的關鍵器件,應用場景廣泛。近年來,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拓展至新能源、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諸多市場。


          【解讀】

          士蘭微2022年一季度的經營業績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增長趨勢,但增速遠不如去年。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凈利同比增長2145%-2165%。

          士蘭微業績增長受益于功率半導體市場供需緊張。2021年以來,全球半導體市場高速增長,半導體市場需求旺盛。受國家政策拉動、消費升級、進口替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集成電路半導體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今年一季度增速遠不及去年的原因是2020年基數很低。2020年的營業總收入為42.80億元,歸母凈利潤6760萬元。如果計算扣非凈利潤,2019年、2020年,士蘭微都是虧損狀態。事實上,IDM模式下的半導體企業有“厚積薄發的特點,”早期大幅度擴產、高比例研發會帶來業績陣痛。

          2022年半導體全產業本土化趨勢加快,“缺芯”現象將在需求影響下,進入到供應和價格的分化行情的結構性行情。目前,汽車、工業控制領域的需求依然非常強勁。功率半導體,尤其是車用、工控、IoT(物聯網)等領域用芯片依然緊張,多家公司的產品交期延長。

          2022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售增幅預期在3%至8%,這將需要更多的汽車用芯片。中信建投表示,受益于以IGBT為代表的中高壓功率器件,預計國內車規IGBT/SiC模塊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士蘭微的功率半導體產品,除白電、工控市場外,已進入光伏、新能源車等新興市場。未來或持續受益賽道景氣。


          【相關公司業績近況】

          士蘭微2021年度營業收入71.94億元,同比增長68.07%;歸母凈利潤15.18億元,同比增長2145.25%。


          2、邁為股份

          信實工業擬向公司采購異質結電池生產設備整線8條。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4月17日晚間,邁為股份(300751.SZ)稱,信實工業向公司全資子公司新加坡邁為簽發了《Letter of Commitment》(以下簡稱“LOC”),根據上述LOC約定,信實工業擬向新加坡邁為采購太陽能異質結電池生產設備整線8條,產能為600MW/條,共4.8GW,其采購總額超過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未達到100%。


          【科普】

          邁為股份是光伏絲網印刷設備龍頭企業,目前占據國內新增市場份額的首位,基于光伏絲網印刷設備優勢,公司還開拓HJT(異質結電池)產品等新設備市場,是光伏行業中為數不多能夠提供HJT太陽能電池整線生產設備的供應商。

          HJT(異質結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衰減率低、工藝步驟少且降本路線清晰等優勢特征,有望成為繼PERC電池之后最有前景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之一。


          【解讀】

          根據公告,本次采購總額超過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即超過15.5億元。2021年,邁為股份實現營收30.95億元。

          本次買方信實工業是印度上市公司,根據2021年《財富》雜志顯示,其位列世界500強第155位,2020財年營業收入629.12億美元,利潤66.19億美元。

          3月13日,邁為股份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其表示2021年異質結訂單規模比2020年大幅增加了330%達到8.1GW,該統計并未包括歐洲的擴產,所以基本達到了預期。預計2022年異質結整體市場擴產計劃會在20至30GW的規模。目前HJT非硅成本還比較高,但是通過微晶提效、降低銀漿耗量、銀漿國產化漿本,規模化生產等手段在今年內會快速下降。目前下游HJT組件已開始批量出貨。

          民生證券認為,異質結整線設備或為邁為股份未來最大的銷售亮點。預計2022年全年異質結電池建設產能20-30GW,伴隨邁為各項新技術的應用布局(包括微晶化、SMBB、銀包銅、全開口鋼板印刷技術及硅片大尺寸薄片化等),異質結電池單瓦成本持續降低,預計在2022 年電池單瓦成本與PERC 基本打平。HJT產能有望在2023年實現翻番,預計在2024年進入全行業的快速替代擴產期。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2021年,邁為股份實現營收30.95億元,同比增長35.44%;實現歸母凈利潤6.43億元,同比增長62.97%。



          3、九安醫療

          美國ACC再向公司美國子公司支付貨款共計4.11億美元。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4月17日晚間,九安醫療(002432.SZ)披露美國子公司日常經營重大合同進展,美國ACC再向公司美國子公司支付貨款共計4.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23億元。美國ACC已經累計向公司美國子公司支付貨款15.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15億元。


          【科普】

          美國ACC即美國陸軍合約管理指揮部。


          【解讀】

          九安醫療2022年業績確定性高增長。

          此前,美國ACC(美國陸軍合約管理指揮部)代表美國HHS(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向九安醫療美國子公司iHealth Labs Inc采購新冠抗原家用自測OTC試劑盒產品。

          1月13日簽訂了《采購合同》,向其銷售2.5億人份iHealth試劑盒產品,合同價稅合計金額為12.75億美元(含運費),約合人民幣81.02億元。

          1月26日,美國ACC追加采購iHealth試劑盒產品1.04億人份,總合同金額增加至17.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2.54億元。

          截至本公告日,美國ACC已經累計向公司美國子公司支付貨款15.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15億元。

          2021年前三季度九安醫療實現營業收入約7.9億元,歸股凈利潤約5012.8萬元,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九安醫療新冠抗原檢測產品在美國熱銷,公司預計2021年凈利潤9億元-12億元,即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凈利潤相當于2021年前三季度的20多倍。公司還預計2022年一季度盈利140.00億至160.00億元 凈利潤同比增長36707.43%至41965.63%。

          不過,未來隨著疫情逐步被控制,九安醫療的業績或許再難重回巔峰。


          4、海默科技

          公司下修業績預期:2021年預虧2.55億-2.65億元。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海默科技(300084.SZ)4月15日晚間公告,下修2021年業績預期,當期預計虧損2.55億-2.65億元,此前預盈5000萬-6000萬元。公司結合業務實際情況及對未來業績的預期,經評估機構對上海清河機械有限公司、西安思坦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初步評估后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84億-2.87億元;公司對部分存貨補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同時依據年審會計師的審計判斷對部分收入和費用進行了相應調整。


          【科普】

          海默科技,總部位于甘肅蘭州,2010年創業板上市。從事油田設備制造、油田技術服務和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


          【解讀】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石油減少對民營經濟體的采購規模,主營業務為油田設備銷售及配套服務的海默科技經營業績長期處在下滑狀態。為了提振業績,海默科技曾多次實施并購。2014年至今,公司相繼收購了清河機械100%股權、Howard油氣區塊租約100%工作權益、思坦儀器100%股權等8家公司,其中,收購清河機械100%股權耗資4.20億元,收購思坦儀器耗資約7億元。

          外延并購完成之后,海默科技的營業收入短時間內被放大,但盈利能力改善并不明顯。而且由于標的企業的業績表現不佳,海默科技當時又是高溢價的收購回來的,這給公司帶來了沉重的商譽減值負擔。2014年度,收購清河機械的時候形成商譽24027.04萬元,2019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27.69萬元;2017年度,收購思坦儀器形成商譽18043.74萬元,2019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001.86萬元。截至2019年末,海默科技的商譽賬面價值仍有3.89億元。

          而且海默科技發布下修業績預期的動機也值得探討。2016年以來,海默科技遭遇重要股東和高管連續減持。此前曾有業者指出海默科技是為了配合減持發布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因為在2017年2月28日發布的業績快報中,海默科技曾樂觀地預計“2016年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45.06萬元、同比增長29.23%”,該公告在當時對維持股價的平穩表現是非常有利的,即為董事李建國的后續減持行為營造出良好的二級市場環境,在李建國最后一次拋售股份僅一個月時間,海默科技就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虧損200萬元~400萬元后,股價隨即出現持續下跌,至4月20日發布《2016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時,即“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2016年度凈利潤預計金額為707.58萬元、同比下滑32.02%”后,又進一步引發股價崩塌。

          這次的操作與此前高度相似。


          5、寧夏建材

          公司擬吸收合并中建信息并出售水泥等相關業務子公司的控股權等資產。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4月15日晚間,寧夏建材(600449.SH)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擬由公司向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信息”)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并中建信息,同時向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所持水泥等相關業務子公司的控股權等資產。

          寧夏建材表示,截至目前,本次重組仍處于籌劃階段,交易各方尚未簽署正式的交易協議,具體交易方案仍在協商論證中。本次重組尚需履行必要的內部決策程序,并需經有權監管機構批準后方可正式實施,能否實施尚存在不確定性。


          【科普】

          此前:4月14日晚,寧夏建材公告稱,控股股東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涉及公司發行股份相關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構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4月15日,寧夏建材停牌。

          寧夏建材此次重組表明,繼去年進行水泥板塊業務整合成立千億市值的水泥上市公司后,中國建材又開始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寧夏建材控股股東為中國建材。中國建材旗下各家公司整合是為了解決在水泥板塊相關業務的同業競爭問題。

          中國建材旗下水泥企業有中聯水泥、南方水泥、西南水泥、天山股份、北方水泥、祁連山水泥、中材水泥、寧夏建材等。

          此前3月,中國建材股份還分別擬2991.61萬元和1.2億元至1.5億元增持了寧夏建材和祁連山水泥股份。

          去年12月,中國建材水泥板塊業務整合大會在京召開。此次整合中國建材集團將旗下優質水泥企業的中聯水泥100%股權、南方水泥99.93%股權、西南水泥95.72%股權、中材水泥100%股權注入上市公司天山水泥,交易規模達981億元,為A股歷史上交易規模最大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項目。

          會上表示,水泥板塊業務整合是中國建材集團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批復要求、解決同業競爭、兌現資本市場承諾的具體行動,是進一步優化基礎建材業務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是深化國企改革、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舉措,也高度契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時代主題。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寧夏建材2021年度營業收入為57.83億元,同比增長13.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1億元,同比下降16.96%。


          6、溫氏股份

          公司2021年凈虧損134.04億元。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4月15日晚間,溫氏股份(300498)披露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歸屬凈利潤巨虧134.0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具體來看,2021年,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49.54億元,同比下降13.31%;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虧損134.04億元,同比下降280.51%。上年同期凈利潤74.26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解讀】

          溫氏股份此前已經披露過業績快報了。2月23日,公司公告歸母凈利潤虧損133.3億元,同比下降279.61%。

          2021年,上市豬企普遍巨虧。根據各企業2021年的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正邦科技預虧182億元至197億元,新希望預虧86-96億元,天邦股份預虧35-40億元。

          生豬養殖企業們的業績報告將豬價下跌——也就是整個行業的周期向下視為虧損的核心原因。

          溫氏股份預計2022年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3月7日,溫氏股份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初步預計,2022年上半年豬價維持在較低位置,行業產能去化加快。樂觀估計,2022年三季度后豬價有可能進入下一輪周期的上行通道;悲觀估計,2022年仍處于社會平均盈虧平衡線位置,可能需要2023年才能進入下一輪周期的上行通道。但需要注意的是,當行業存在一致性預期時,實際情況或許與預期存在偏差。具體何時進入下一輪周期,無法精確判斷。

          2月,新希望在機構調研中表示,公司預計豬價于2022年上半年有“比較大壓力”,3至5月份有相對低點,過后相對調整。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郭丹丹表示,預計2022年5月份之前生豬供應情況不斷釋放,因此豬價震蕩走低,低點或出現在4月份左右,下半年隨著供應減少,需求逐步好轉,豬價有回暖態勢。不過,考慮到上市企業擴產量逐步彌補淘汰量,能繁母豬總量仍有保障,因此豬價上漲空間有限,2022年或難進入下一輪豬周期。


          7、片仔癀

          公司披露年報,利潤同比增長45.46%,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1元。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4月15日晚間,片仔癀(600436.SH)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80.22億元,同比增長23.2%;歸母凈利潤24.31億元,同比增長45.46%;扣非凈利潤24.06億元,同比增長51.4%;基本每股收益4.03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1元(含稅)。


          【解讀】

          此前1月19日,片仔癀即披露過業績快報,稱2021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33億元,同比增長45.55%。

          2021年,片仔癀業績錄得較快增長,同比增長率為2018年以來最高水平。

          對于營收增長,片仔癀曾表示主要系強化市場策劃及拓展銷售渠道所致,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廈門片仔癀宏仁醫藥有限公司 (合并)及控股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化妝品有限公司(合并)的銷售收入增加;內凈利潤增長主要由于公司拓展營銷渠道,新增線上片仔癀大藥房天貓旗艦店和片仔癀大藥房京東旗艦店。

          不過,雖然業績不錯,但片仔癀股價跌跌不休。2021年12月24日以來,片仔癀最大回撤40.35%。

          片仔癀產能提升較難,未來業績增長依靠提價。

          產能方面,片仔癀嚴重受制于上游材料林麝的產能,難以大幅擴產。

          提價方面,目前片仔癀對提價越發謹慎。

          此前,片仔癀的提價就較為溫和。據統計,片仔癀一般是每2年提價一次,每次提價幅度在10%左右。而該買方展示的數據則顯示,片仔癀零售價從2005年的280元/粒上漲至2020年的590元/粒,CAGR(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09%;出廠價從2005年的140元/粒提升至2020年的399元/粒,CAGR為7.23%,漲速略跑贏GDP增速。

          2021年12月9日,片仔癀公告稱,收到董事長潘杰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潘杰素來被市場認為是支持提價的一位董事長,其離場令片仔癀提價預期落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片仔癀銷售費用已經高達6.5億元,研發費用僅19.95億元。

          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1元即每手分紅121元。片仔癀當前一手市值31371元,按當前市值計算,派息率0.39%。


          8、南京銀行

          上市銀行首份一季報:南京銀行凈利潤50.14億元,同比增長22.33%。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4月15日,南京銀行(601009.SH)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122.76億元,同比增長20.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14億元,同比增長22.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8.85億元,同比增長21.09%。基本每股收益0.50元。

          同日,公司公布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409.25億元,同比增長18.74%;利潤總額191.84億元,同比增長23.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8.57億元,同比增長21.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57.24億元,同比增長20.41%;基本每股收益1.54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4.754元人民幣(含稅)。


          【解讀】

          南京銀行2022年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2.33%,延續了2021年以來的高增長。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為同比增長21.04%。

          在此之前的2016年至2020年,南京銀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在20%以下,2019年、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12.47%、5.2%。

          南京銀行消費金融業務發展迅猛。至2021年年底其消費類貸款金額已經高達1167.83億元,占個人貸款比重達到了50.29%。2020年,南京銀行消費類貸款金額為945.87億元,占個人貸款比重為48.87%。

          2014年10月,蘇寧易購、南京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個人金融集團、洋河股份及先聲再康等聯合發起設立蘇寧消金,五家股東的出資比例分別為49%、20%、15%、10%和6%,發力消費金融業務。

          2022年3月7日,南京銀行公告,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蘇寧消金其他股東持有的合計41%股權,進而獲得蘇寧消金的控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持有蘇寧消金股權比例由15%增加至56%。

          民生證券認為,南京銀行自2020年進入大零售2.0改革階段,改革成效顯著。個貸方面,消費貸占據半壁江山,收購蘇寧消金,牌照落地助推消金“再成長”;財富管理受益于理財轉型與私行差異化競爭策略雙輪驅動,零售AUM自2018年以來累計增長43%。

          南京銀行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4.754元人民幣即每手分紅47.54元。當前南京銀行一手市值1190元,當前股息率3.99%。

          近期,多位分析師預計,在寬信用發力以及年報行情催化的背景下,銀行股估值修復可期。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目前壓制銀行估值的因素明顯緩解;穩增長力度加大,經濟預期改善,也將支撐銀行估值提升。

          廣發證券認為,考慮到當前板塊估值和公募基金配置倉位處于底部區間,估值具備修復的動力和空間,繼續看好銀行板塊配置機會。個股分化預計加劇,息差有望率先改善、資產質量和撥備水平較優的銀行股業績確定性強且彈性更大。


          免責說明

          注:原創不易,新號難為,看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幫忙關注、轉發,謝謝。???

          信息和數據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因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