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收分析
2020年第一季度興業銀行營業收入502.58億元,同比增長5.54%,其中,凈利息收入267.99億,同比增長8.46%;非息收入234.59億,同比增長2.39%,非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44.4 億元,同比增長 27.78%,其他非息收入90.19億,同比增長-22.32%。實現凈利潤209.85 億元,同比增長 6.75%。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4.23%, 同比下降 0.18 個百分點。詳細營收數據參考下表。
興業銀行2020年一季度5.54%的營收增速符合我的預期,因為上一年同期的基數太大了、但6.75%凈利潤增速低于我的預期,受經濟疫情的影響,同業利率大幅下降,興業銀行的成本應該下降,利潤增速大幅提高才對。帶著問題看下面的數據。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8.46%,非息收入同比增長2.39%,期末非息收入占比達到46.68%,相比期初占比明顯提高。非息收入中的其他非息收入大幅下滑,采用新會計準則后,公允價值變動(也就是投資資產的價值波動)會記為當期損益,《轉型中的興業銀行—2019年報點評》中也有提到,這部分收入未來的波動會非常大,需要去習慣。一季報披露,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大概是25.17億,如果按照中國平安中的營運利潤這個概念的話,興業銀行一季度的營運利潤大概是115.36億,同比增長19.5%運用費用保持平穩。減值損失2019年大幅增長,而且四季度最高,2020年一季度減值損失同比增速放緩,環比大幅下降增速大幅下降,這是否可以說明興業銀行處理壞賬出現了拐點呢?
興業一季度的凈利息收入環比幾乎沒有增長,但是總資產增長3.73,說明興業銀行的凈息差是下降的,一季度同業利率大幅下降,凈利潤卻下降了,凈息差也下降了?成本下降是必然的,可能有一個滯后性,這和同業存單的周期有關系,所以半年報、三季報、年報肯定會體現興業銀行的成本下降。
總結:凈利潤增速不及預期的兩個原因:第一、公允價值變動,第二、成本下降還沒有體現。這些在后面都會補上的。2.資產負債結構分析
2020年一季度興業資產總額 74121.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73%。貸款總額36290.2億元,同比增長16.93%。總負債68405.18億元,同比增長10.16%。其中,吸收存款總額39599.37億,同比增長14.03%。更多數據請看下表。
1)存款結構分析
2020年一季度活期存款15400.98億,同比增長20.31%,定期存款21248.38億,同比增長9.34%;2020年第一季度活期存款占比38.89%,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51%,定期存款占比33.66%,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12%。活期貸款成本低于定期存款,存款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結構也在優化。
2)貸款結構分析
2020年一季度零售貸款14685.42億同比增長19.97%,對公貸款19313.31億,同比增長12.69%;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一季度零售貸款占比40.47%,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59%。很顯然興業銀行2020年仍然在加大了零售貸款的力度。零售貸款不良率普遍低于對公貸款,貸款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結構也在優化。
3.貸款質量分析
2020年一季度興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 551.94 億元,較期初增加 21.72 億元, 不良貸款率 1.52%,較期初下降 0.02 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余額 750.82 億元, 較期初增加 137.19 億元,關注類貸款占比 2.07%,較期初上升 0.29 個百分點。 貸款減值準備1098.13億,相比期初提升了42.32億。撥備覆蓋率198.96%,相比期初下降了3.93%。
興業銀行2020年第一季度關注類貸款大幅增長137.19億,這不是好現象,因為關注類貸款是不良的貸款的蓄水池。興業銀行2020年第一季度減值損失為158.71億,根據歷年數據貸款減值損失占比80%,所以貸款減值損失為127億,根據以往數據推測一季度收回核銷12億,計提減值損失準備新增42.32,再根據核銷+減值損失準備=收回核銷+減值損失,推算出一季度核銷為96.65億,再加上一季度不良余額新增 21.72 億,可以推算出興業銀行一季度的新生不良為118億。新生不良依然很高。
4.資本充足率及股東分析
興業銀行2020年一季度核心資本充足率9.52%,較去年9.47%提升了5個基點,同比提升了22個基點。前十大股東基本無變化,持股股東數為25.09萬,相比期初,增加5萬戶股東人數波動較大,可能有機構資金買賣。
5.綜評
興業銀行2020年一季度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從表面上看不及預期,但是通過深層次分析,還是有一些亮點,業務結構持續改善,不良率持續下降。目前興業仍然處于轉型調整階段,而且又遇上了新冠疫情,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已經很不錯了。受同業利率大幅下降的影響,預計興業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會好一些,對興業銀行實現年復合凈利潤增速8%的預期不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以凡投資學堂,歡迎關注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