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機械行業的上市企業因為炒作“中芯國際”概念,連續八天漲停,市值翻翻。 但是沒想到是實際供貨中芯國際訂單都不足一萬元。1萬元的訂單,市值上漲了30億,這買賣真劃算。
5.14號,監管層就對軸研科技發了監管函:
1、我部關注到你公司于2月26日在互動易平臺上回復投資者稱,子公司三磨所半導體行業客戶有華天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日月光等,對中芯國際下屬子公司有小批量供貨。請你公司補充說明對
相關公司具體供貨產品,相關業務近兩年又一期營業收入及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毛利率情況、在手訂單情況。
企業回復:自 2019 年至今,三磨所從
中芯國際下屬子公司獲得的訂單未超過 1 萬元。截至5月13日,三磨所在半導體領域的在手未執行訂單金額僅為467萬元。
從互動易平臺的勾引,到最后不足一萬元的答復,坑的只有熱衷于題材炒作的散戶。下周一開始的跌停,是怨上市公司的刻意勾引,還是怪散戶執著于題材概念的炒作?
5.14號,監管層就對軸研科技發了監管函:
1、我部關注到你公司于2月26日在互動易平臺上回復投資者稱,子公司三磨所半導體行業客戶有華天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日月光等,對中芯國際下屬子公司有小批量供貨。請你公司補充說明對
相關公司具體供貨產品,相關業務近兩年又一期營業收入及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毛利率情況、在手訂單情況。
企業回復:自 2019 年至今,三磨所從
中芯國際下屬子公司獲得的訂單未超過 1 萬元。截至5月13日,三磨所在半導體領域的在手未執行訂單金額僅為467萬元。
從互動易平臺的勾引,到最后不足一萬元的答復,坑的只有熱衷于題材炒作的散戶。下周一開始的跌停,是怨上市公司的刻意勾引,還是怪散戶執著于題材概念的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