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研究,明白講話,金融科普,有我九方!九方智投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九方金融研究所,為大家分享投資相關的知識和技巧。
很多人都知道茅臺是一家好公司,但卻還是拿不住,但可能賺了20%、30%以后就開始動搖了,就想著落袋為安,從而錯過牛股的翻倍上漲。明明心里很確定,可為什么還是拿不住?因為不知道公司的成長空間有多大。那么應該如何計算公司的成長空間呢?
我們以光明乳業為例,這是一只具有很大想象空間的白馬股,一年過后回頭看,你可能會感謝自己曾經到這篇文章。成長的邏輯在之前的兩期節目中已經分享了(回顧:《從上海家化到光明乳業,坐等經典品牌的翻身仗!》、《光明乳業:2020,期待曾經的王者歸來!》),今天講講量化成長空間的算法。
一、估算行業空間
中國牛奶市場總體增速趨穩,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乳企營收3947億元,同比增長10.2%,利潤總額379.3億元,同比增長61.4%,可見乳制品行業的提價趨勢明顯。按此營收規模,前3大品牌伊利、蒙牛、光明分別占23%,20%,5.7%,光明每提高1%市占率,營收將增加約390億,而2019年光明總營收才226億。
光明乳業的最大競爭力在鮮奶業務。隨著消費升級,常溫奶的增速逐漸放緩,鮮奶市場將成為乳企的新增長點,光明極具優勢,預計2019-2024年中國鮮奶市場銷售額年均同比增長6.56%,2019年光明鮮奶的產量和銷售量分別同比+29%,+27%。
預計2019年僅鮮奶業務就將為公司貢獻20%以上的增速。
二、分解業務看增長
1. 按產品:
- 2019年分類業務占比:
要了解公司的收入構成和經營全貌,最快的方式就是看最近一年的業務構成:
從營收和毛利構成來看,公司主要有四大業務:液態奶、其他乳制品(奶粉、奶酪等)、牧業產品,其中液態奶的不僅貢獻最大的營收和毛利,毛利率也最高。
接下來就是要測算每塊業務的成長空間,我們先觀察過去五年各項業務的成長性:
對公司業務的成長性分析,我們主要關注占比較大的四項業務,可以看到乳制品、液態奶、其他乳制品增速在2019年都實現雙位數增長,扭轉2018年頹勢,說明這些業務有較大改善;而牧鵝產品則有較大程度下滑,那么2020年我們就要關注這塊業務是會出現較大改善還是逐漸被淘汰出局。
2. 按地域
乳制品業務具有一定的地域壁壘,除了伊利、蒙牛兩大品牌的全國性較強,其他品牌都有一定的區域限制。光明乳業作為上海本地品牌,要拓展市場份額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擴展國內非上海地區,二是擴展海外市場。
近年來公司海外市場份額增長顯著,國內非上海本地市場份額明顯下滑,未來這兩個地區的成長空間值得關注。上海本地的市場相對穩定。
地域擴張的驅動力之一在于發展地區經銷商。2019年公司經銷商數量顯著提升,體現了公司向上海以外地區拓展的決心,其中外地經銷商增加496個。
預計2020年上海本地增速基本和2019年持平或更低,外地增速將達5%以上。
公司2010年收購第一家境外子公司新西蘭新萊特,2013年,新萊特在新西蘭上市。近年,公司海外業務迅速發展,新萊特新建的液態乳品生產線及位于北島的嬰兒奶粉生產線已部分投入運營。
因此,我們預計2020年營收上海同比+10%,國內非上海地區同比+5%,海外地區同比+20%,按三地占比分別為52%、20%、28%計算,預計2020年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52%*8%+20%*5%+28%*15%=9.36%
由于凈利率是一個相對波動較小的數值,我們可以用近3年歸母凈利率的均值計算凈利潤的同比增速:
1)2020歸母凈利率:近3年平均凈利率
(1.63+2.21+1.50)/3=2.23%
2)2020歸母凈利潤:2019營收*(1+2020預計營收同比%)*預計2020歸母凈利率
225.63*(1+9.36%)*2.23%=5.50億
3)2020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
5.50/4.98-1=10.50%
同理,我們可以算出未來三年的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當前光明市值僅163億,長期保守估計,我們認為光明乳業至少有30%的增長空間。
更多精彩文章,可關注頭條號:九方智投,獲得更多獨家實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