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這天下午2:00,我們一行來到了格力電器珠海總部,參加格力股東大會。
我們先在展廳走了一圈,近距離觀察格力各種產品,從家用空調到商用空調,再到磁懸浮空調。除了空調以外,格力其他品類的家電也已經十分豐富,電飯煲,鑄鐵鍋,風扇,抽油煙機,洗碗機等等。
參觀完展廳我們就早早來到股東大會的會議室,占據了有利的位置。
近3點的時候,董總和其他參會的格力管理層陸續到場,現場響起歡迎的掌聲。
現場問答環節記錄如下:
1、家用空調在未來會不會被其他技術取代或顛覆?
黃輝總回答:到現在為止,近幾年雖然有一些新的方向在研究,這些研究的技術方向我們認為目前還不足以替代目前的蒸汽壓縮制冷系統,可能未來10年內都不一定出現可以完全替代現有技術的。
董總補充回答: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技術升級有可能替代。所以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格力目前空調技術在世界上是領先的。格力空調省電,即使買的貴點也會省回來。
2、去年研發投入下降17%,為什么?
黃輝總回答:研發按需求來投入的,總額度有起伏,比如建實驗室的時候可能就投入多一些。研發費用高低不一定能完全說明問題。研發不設上限,需要多少投多少。
董總補充:今年研發可以投100億元,有需要200億元也可以,研發不一定經費投入。現在我們的專利是家電行業第一,每天都有幾十項專利從我們的實驗室面世。光是我們這次研發的凈化器就包含了200多項專利。
時代在發展,現在企業已經有創新能力,而國家標準滯后,這次大會提出希望國家標準也要提升。我們企業要不斷研究未來技術,現有技術要提高他的技術水平
3、格力在芯片上的發展方向?
黃輝總回答:我們在芯片研發上已經有很多年了,18年開始,我們的芯片已經投入實際使用。除了室內機,在室外機、遙控器方面都有投入。未來幾乎所有格力空調用到的芯片都會用到自己的產品。
4、公司5月銷售大致情況怎樣?
董總回答:5月有改善。前期因為疫情不能上門安裝,受影響很大。5月份的安裝是增長的,但銷售不一定增長,目前庫存在大量下降。
格力電器現在已經進軍智能裝備行業,在生產中已經逐步用自己機床等產品,并且格力數控機床已經開始逐步對外銷售,給有需要的企業提供服務。這個產業還要培育幾年,在進一步提升技術的同時,做好成本控制。
這個產業對格力電器來說是新的產業,但已經完成了初期建設,即將迎來收獲的季節。模具、汽車空調給很多汽車企業配套。電機,也對外銷售,電容,漆包線等,都開始對外銷售,這些是增長點。
5、請問董總,最近這幾場直播,您有何親身感受?
董總回答:我的感受就是賣的越多越高興。第一次,我們在硬件上準備不夠充分;第二次賣了3個多億 ;第三場賣了7個多億 ;今天這場,截止目前已經超過10個億。我認為,我們用真誠帶來了信任和支持。我們今天這次直播 特別感謝珠海市政府對我們的支持,讓我們更大讓利給消費者。但總結來說,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能夠支撐起來的是格力的9萬員工。我們現在感覺產品供不應求,人手不夠,可能還要繼續招工。
今天這次格力電器線上線下直播活動,珠海市政府給予大力支持,補貼了幾千萬,我們全部讓利給消費者。通過今天的大規模直播,格力電器正式開啟新零售時代。接下來,“董明珠直播間”也會推出,“這個決策已經做好,地方已經選好,將會在直播間傳遞格力對制造業的認識。今天我看到,線下3萬家門店,經銷商反應快的,銷售量就很好。一些還在瞻前顧后的經銷商,銷售量就沒那么好。”
6、新零售模式下,銷售渠道會有怎樣的變化?盛世興欣的職能如何平衡?
董總回答:我們是真正的線上+線下結合,3w+專賣店背后意味著百萬人,這百萬人我們是不會拋棄的,我覺得格力今天把幾萬家(經銷商)線上線下完美結合,就是真正符合時代的新零售。線下我們是不可能放棄的,我們一直在做,找一個最合適的方式來做(線上),否則我們不會在幾年前就設立電商公司。我們不論是從硬件、后臺來逐步完善,包括我們“全員銷售”常態化的機制,都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關于渠道轉型,我們不會像過去那樣把產品擺個幾十件,未來我們要把線下變成體驗店,讓線下成為休閑的地方、交流的地方,體驗的地方,下單可以放到線上去,這樣就能把貨源最好的利用起來。我們線下3萬個店就能夠成為3萬個倉庫,開啟一個新零售的時代。新零售勢不可擋,誰也阻礙不了。
制造需要一代一代的承接,我們也會對中小學生展示我們的科技制造,希望下一代能通過直播間傳播制造業的價值。那些經銷商反映快的,銷售情況就很好,希望那些反映慢的可以快速跟上,新零售勢不可擋。這一次直播,是我們真正開始新零售的時代,接下來我們會做董明珠的直播間,地方也選好了。
7、是否對線上線下一體化胸有成竹?
董總回答:任何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應該說是迎戰,在過程中去完善調整。
8、這次混改后,高瓴資本入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我們看到這次高瓴似乎都沒有來參加股東大會,請問是不是因為對公司高度的信任?
董總回答:高瓴資本今天股東代表都沒來(現場),帶著充分的信任。我們認為,股東不能解決企業經營問題,但可以監督企業經營現狀,高瓴做到了。但你要問這個第一大股東進來后,會不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認為唯一能改變公司業績的,還是企業經營班子。
END
《周大生(002867)調研紀要》
《匯川技術(300124)調研紀要》
《中順潔柔(002511)調研紀要》
《捷順科技(002609)調研紀要》
《金發科技(600143)調研紀要》
《麥格米特(002851)調研紀要》
《匯頂科技(603160)調研紀要》
《長亮科技(300348)調研紀要》
《華大基因(300676)調研紀要》
《信維通信(300136)調研紀要》
《海大集團(002311)調研紀要》
《湯臣倍健(300146)調研紀要》
《燕塘乳業(002732)調研紀要》
《索菲亞(002572)調研紀要》
《奮達科技(002681)調研紀要》
《安奈兒(002875 )調研紀要》
《名雕股份 (002830)調研紀要》
《沃爾核材(002130)調研紀要》
《英威騰(002334)調研紀要》
《好萊客(603898)調研紀要》
《信維通信(300136)調研紀要》
《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
《奧拓電子(002587)調研紀要》
《湯臣倍健(300146)實地調研》
《中集集團 (000039) 實地調研》
《諾普信(002215)實地調研》
《長盈精密(300115)調研紀要》
關于君擇研究所
君擇研究所是隸屬于君擇控股的獨立證券研究機構,專注于重點行業和優質企業研究,一心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潛心挖掘企業價值,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消費、醫藥、高端制造以及TMT行業等。
創始人鄧立君先生是國內知名財經意見領袖,新浪財經專欄作者,雪球網影響力分析師,具備近20年證券從業經歷及研究經驗。
公司團隊成員曾在知名券商、銀行、騰訊、華為、中廣核等擔任過核心業務管理職位,擁有優異的海內外教育背景以及平均10年以上的金融研究或行業經驗。
君擇研究所2019年完成70多家上市公司實地調研,研究報告達百余份,已經與200多家上市公司建立起直接研究通道。
研究所為新浪財經、財新、今日頭條、騰訊證券等媒體提供直接的研究服務及內容,正逐步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證券研究機構。
評論 1
gary8 2020-06-04 12:45
不看好格力,售后服務差到極致,投訴董明珠的順豐快件都沒人理,歡迎索取証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