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股市分析:康恩貝的一些簡要記錄!

          這企業去年的業績不錯,也觀察過一段時間,簡單把之前搜集的一些記錄和資料貼一貼,將就看下,也算拋磚引玉。

          關于中藥,有很多爭議。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于中藥整體上和西醫建立的整個體系是不匹配的。如果像日本漢方藥一樣經過科學的臨床驗證與藥理分析,可能接受程度會好一些。很多中成藥成分都曖昧不明,起到的治療效果都不太明顯,這是中藥自身的問題。但是不是核心的問題,我覺得隨著社會的進步,可能會給出答案。我想到朋友提到的一個藥品——鼻炎寧顆粒,它的主要成分是蜜蜂巢脾,里面有很多諸如樹脂、生物堿、有機酸、酶類、昆蟲激素等等物質。我們搞不清楚他的作用機理,但是確實用了之后有效果。我想對于這樣的藥物的使用可以審慎,更重要的是去搞清楚他的作用機理(或許已經搞清楚了)。在經驗主義之下,藥物如果沒有毒副作用,即使只起到安慰劑作用,或許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何況還是在療效上有一些效果的東西。我覺得中藥的核心還是經驗主義,雖然可能不科學,但不會一無是處。我們投資依靠的東西之一不本質上也是經驗主義嘛。

          對于中成藥企業或者是otc企業,市場經常詬病它們銷售費用高企。但其實這和生意模式是匹配的。很多中成藥的配方來自古方,企業需要做的只是二次研發,一般投入的資金相對化藥企業本身就少很多。而且很多中成藥是otc,邏輯有些類似消費品。主要靠的就是營銷和推廣。所以如果能確定產品本身在安全性上大概率不會出問題,或許值得看看。當然中藥注射劑基本就是怪胎。不符合西醫體系,其實也不符合中醫自身的體系。

          康恩貝這個企業過去沒啥看點。各方面都很平庸。唯一亮點就是腸炎寧過去沒有終端推薦, 甚至負推薦的情況下,也做到了全國第一。其他品種都很一般,也有排名全國前列的品種但沒有太靠前的。但2017年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管理層意識到過去攤子鋪的太大,因此采用了戰略聚焦。啟動了大品牌大品種工程,定的 目標是到 2021 年,十大品種要達成超過十億的銷售額。然后2017年實行了一年,業績成長不錯。按同期可比口徑(剔除珍誠醫藥公司營業收入因素)計算,營業收入529,396.6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7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111.62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831.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1.23%和43.29%。2018年上半年業績也還不錯。

          做了一些歸因,跟蹤這票的主要邏輯:公司還是在利用傳統的方式在做企業(加強學術營銷等),從銷量增加的產品類別就可以看出來。所以市場會對長期有疑慮。17年,18年上半年戰略聚焦做的不錯,所以業績很好,后續看點就是戰略聚焦。不過產品都是普通品種。就腸胃健康系列有些品牌優勢。繼續觀察業績持續性。

          參考2017年的產銷量:

          整體來看otc和中藥賣的好一些,和戰略導向也有關系。但這個會對長期帶來疑慮,壓制估值。整體市場喜歡努力做化藥的企業。2017年,公司內生增長取得新突破,市場銷售過5億元的品牌產品或品種系列由上年的1個增加到2個,其中1個超過10億元。腸炎寧收入5.32億,增長64%,市占率11.82%--14.75%。“金笛”牌復方魚腥草,收入1.78億元,增速140%,市場份額由1.13%上升至3.29%。珍視明,3.1億元,同比增長58.8%。處方藥:漢防己甲素片銷售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32.84%;麝香通心滴丸銷售首次過億,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38.55%;“金奧康”奧美拉唑增長近10%,收入4.71億元。

          其實對于化藥普藥、otc和中成藥來說,因為沒有其他優勢,營銷成了可以拼的重點之一。這點上公司戰略也有可取之處。在員工激勵、管理層利益綁定、機構改革、營銷團隊上公司都做了匹配的努力。

          財務上的幾個值得注意的點:研發投入一般,只占營收的2.85%,但都費用化了還可以。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48.59%,超過扣非利率增速一點點,這個一般般,是要注意的項。銷售費用的增長是收入增長速度的兩倍,可能不可持續。(一個原因是學術推廣一個原因是兩票制高開高返)應收增加很多,雖然公司給出了理由,但還是要注意。

          此外,公司過去增發的歷史挺多。我想這也是值得關注的項。包括接下來還有一些解禁。

          2018年10月份約解禁四千萬股,2019年1月份解禁1.5億股左右。

          關于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要特地說說。這個注射液主要起作用的是川芎嗪,丹參素應該沒啥作用,但也沒大的壞處。這里兩年的趨勢是持續下滑的。不過幅度也還好。

          主要風險點:1.旗下子公司利用上市公司品牌生產和銷售,如果有食品安全風險就比較麻煩。2.靠銷售驅動增長的模式,對于研發重視不夠(打算綜合利用收購之類的手段)3.歷史上頻繁融資4.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可能沒啥前景,但這個品種還好,算中西藥結合的注射劑,副作用不大,但前景很一般。5.藥品降價,醫保控費,招標政策。(不過因為很多重點品種都是藥店渠道銷售,所以還好,最壞的影響差不多已經發生了。)

          總體來說,這企業的未來的矛盾點就在于戰略聚焦的效果和持續性。如果有啥看法可以留言討論看看。(作者:群獸中的一只貓)

          —————— 分享 ——————

          評論 1

          • 菩薩不是東西 2018-10-13 07:44

            以前一直持有這個股票。就是不長啊,賠了40%割肉了。中藥產業做的不是太好啊。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