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漲1天,跌了4天,讓不少追漲的投資者套在高位。創業板最為明顯,不僅吞沒了開門紅,周線還是收陰下跌的;科創50更猛,開門紅大漲7.93%,周線卻接近收陰,連續4天下跌回吐。熱點輪動顯著加劇,部分板塊出現“一日游”現象。與此同時,獲利兌現行為日漸明顯,正如《熱點的“矛”“盾”切換,攻與守的熱點選擇》提到因素,市場資金也在調倉,從攻擊轉向防御,尤其是一些機構重倉股近期遭遇大的調整,而開始了新的機會“價值洼地”的機會挖掘,今兒對此做一些詳解。

機構重倉醫藥、消費和科技,高位獲利盤眾多
2020年二季度重倉股第一是貴州茅臺,持倉市值高達591億元,占流通股比例為3.22%,共有1109只基金持有,二季度漲幅為33.21%。緊隨其后的是立訊精密和五糧液,持倉市值分別為435億元和430億元。其中二季度漲幅最大的是中國中免,達到了129.21%。從這些重倉股行業看,醫藥、消費和科技仍是公募基金的兵家必爭之地,包攬了重倉股的前十。其中,醫藥行業有3家,分別是長春高新、恒瑞醫藥和邁瑞醫療;消費品及服務行業有5家,分別是貴州茅臺、五糧液、中國中免、寧德時代以及美的集團;信息技術行業有2家,立訊精密和隆基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大部分都是各個行業的龍頭公司,比如休閑食品龍頭股絕味食品,醫療服務領域的龍頭愛爾眼科,以及創新藥龍頭恒瑞醫藥等。與此同時,盡管醫藥、消費和科技這三個行業是基金重倉的主要行業,也有部分股票遭到了減持,比如醫藥行業的樂普醫療,消費品及服務行業的牧原股份,以及信息技術行業的中興通訊。2020年二季度減持市值最多的是中興通訊,達到了54億元的減持。其次是牧原股份和匯頂科技,減持市值分別為40億元和35億元。
大股東、產業資本蠢蠢欲動,清倉式減持頻頻上演,金力泰、暢聯股份、今飛凱達、菲利華、世龍實業、昭衍新藥、環球印務等。8月1日以來兩周,8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重要股東的擬減持計劃;去年同期只有59家。17家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市值超過1億元,寧德時代、鵬鼎控股和同仁堂的股東減持市值更是超過10億元,這些個股均是年內表現較好的品種,不乏翻倍品種,因此產業資本撤離明顯。
后期行情切換,業績因素與價值洼地的思考:
回顧2020年前7個月行情,市場上漲主要得益于后疫情時代的強刺激政策,利好預期,以及經濟復蘇等,在一波萬億元攻勢之后,這些因素都兌現了;而年內剩余行情,我們需要從概念到實質的因素。市場步入業績驗證期,企業之間的分化會加劇:說白了,行業中哪些公司業績率先形成新的增長,就會形成大的機會。玉名認為隨著經濟加快復蘇,消費、周期類別里,優質企業必然受到更多關注,無論是利用疫情周期進行重新洗牌(光伏是典型),還是獲得新的賽道機會(國產替代),以及特殊經營模式(核心資產)等,它們才會形成自己的機會,而且很多被之前忽略的行業和公司,反而機會更大。
在《7月底重要會議釋放新信號,機會點梳理》,介紹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因素,也挖掘了相關國產替代的機會,而另一方面,“國內大循環”也有相關機會,而且不少是機構低配的熱點,這些是值得重視的,接下來中重點分析。

評論 9
用戶5254216758875 2020-08-09 10:02
漲在漲又不分紅,掩耳盜鈴,還是買點銀行,高速,煤炭實惠,炒到天上業績都是負數,也只有基金接基金的盤
未設置昵稱 2020-08-09 09:51
呵呵,笑三聲。沙鷗狂語
大愛無疆De秋哥 2020-08-09 09:23
好股自己留下,賣房子賣妻兒自己買股!
v48235406172 2020-08-09 09:23
低估也許5到8年都不會漲(如民生銀行),只有大資金進去了任何理由任何時間都能漲。要知道所有資產的上漲都是靠貨幣大量買入才上漲的。
從新開始111032321 2020-08-09 09:20
欲知下文如何,請充值![我想靜靜]
瑞祥7707 2020-08-09 09:20
干水泥
用戶4439061007264 2020-08-09 08:56
升多了,早些說就好
蜜蠟菜 2020-08-09 08:43
消費、科技、醫藥估值已在高位,從價值投資角度看,已沒有買點,資金必切換至低估值板塊,有色、基建機會最大,可重點關注。
用戶3945598690107 2020-08-09 08:37
你就不能具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