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連云港,記者 王無畏 賈曉寧)訊,康緣藥業(600557.SH)近日公告的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營收15.47億元,下降了31.62%,凈利潤1.44億元,同比下降40.46%,也是從2002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大幅下跌。原因是公司主打產品熱毒寧和金振口服液在疫情期間銷量下降,銀杏二萜在“國談”后降價較多,銷量增長不足以彌補降價帶來的收入下滑。
近日,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尹洪剛對前去調研的財聯社記者表示,與同行相比,康緣藥業的品種結構、品種群是好的,只是公司在銷售能力上有所欠缺,之前的營銷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來公司將注重調動一線的積極性,使銷售人員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疫情和降價致業績下滑
康緣藥業主要從事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線聚焦抗感染、婦科、心腦血管、骨科等領域。抗感染線的熱毒寧注射液、金振口服液,以及心腦血管線的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以下稱“銀杏二萜”),占康緣藥業銷售總額的六成。
“疫情影響下,大家行為習慣改變,防護措施到位,導致醫院門診量下降很厲害,熱毒寧和金振屬于抗感染品類,對業績造成較大影響。”尹洪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此次疫情也反應出公司產品結構不太合理,熱毒寧和金振占到公司一半的份額。
除疫情影響外,藥品降價也對康緣藥業今年業績造成影響。“銀杏二萜在二次‘國談’之后,降價幅度較大,將近70%,今年賣三支才頂得上去年一支,雖然公司也在爬坡,但是銷量還沒達到三倍。”尹洪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康緣藥業在半年報中強調,雖然銀杏二萜降價對銷售及營收造成影響,不過在疫情環境下,該品種銷售數量取得了較好的增長,以量換價效應明顯,未來發展可期。
在尹洪剛看來,按照去年的邏輯,康緣藥業三大品種的增長是值得期待的:金振銷售具有3年達到20億的水平,銀杏二萜也是規劃兩到三年過20億元,不過受疫情影響,原來的增長引擎成為拖累。尹洪剛坦言:“以目前的情況看,公司100%完成2020年既定經營目標存在一定難度。公司當時判斷,5月份疫情就過去了,但是現在看,疫情是常態”。
營銷改革調動一線積極性
康緣藥業2020年半年報顯示,熱毒寧、金振下降的同時,公司骨科產品復方南星止痛膏、腰痹通膠囊有較好的增長。同時,參烏益腎片在2019年新進醫保之前基本無銷售的情況下,2020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過千萬。
尹洪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康緣藥業的新產品開發還是可以的,但均是千萬級,要想達到類似金振這種量級,還需要慢慢培育。像杏貝止咳、龍血通絡膠囊去年都過了5000萬,正常一到兩年之內肯定要過億的,公司還是有點偏慢。”
在尹洪剛看來,“偏慢”緣于“幸福的煩惱”:康緣藥業品種太多,依靠熱毒寧、金振、銀杏二萜,一線銷售人員就能完成任務,導致其沒有動力去做其他品種。
為此,康緣藥業曾進行“分線”營銷改革。根據華泰證券此前研報,康緣藥業推行的精細化分線營銷改革是注射與口服分開、省公司層面高端基層分開、自營與代理分開、臨床業態與非臨床業態(OTC、分銷、控銷等)分開。
“分線以來,口服是見效的,一些產品之前是連續負增長,去年均變成正增長。”尹洪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前段時間去調研,也發現在政策、組織架構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調整,比如分線有時候會操之過急,當市場不是很大的時候,強行分線會對一線人員積極性產生影響。”
尹洪剛認為:“任何一家藥企都要形成一種機制,調動一線的積極性,讓其看到能通過辛勤勞動掙錢。對于混日子的人,則要清除出去,釋放這部分成本,去激勵其他做得好的人。”
尹洪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按照康緣藥業的品種結構、品種群,公司營收不該是當下的規模。公司也在不斷看清問題,逐漸去改革,但也不能一蹴而就,總體來說這幾年改革是有效果的,后期公司在營銷端可能還會有動作,只是還沒形成定論,仍在討論中,不過一個宗旨是:如何釋放一線的積極性。
研發將立足中藥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康緣藥業研發費用為1.9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7.32%,不過公司本期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仍超過10%。
尹洪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研發屬戰略性投入,代表著未來,康緣藥業的研發主要是立足中藥,在現代中藥以及經典名方等方面,挖掘、建立自己的產品優勢。康緣目前在做“解碼中藥”:用現代醫學的手段解釋中藥為什么有效?如何發揮作用?
據尹洪剛介紹,康緣藥業在化學藥方面也有所布局,選擇性地去突破,形成1到2個重磅產品,幫助提升公司營收水平。康緣藥業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新藥開發研究計劃中,有7個化藥。
尹洪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康緣藥業也在探索生物藥領域,不過考慮到對上市公司財務的影響,更多的是在集團層面進行孵化,一旦成熟,會考慮選擇注入上市公司或是單獨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