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復盤
一、消息面
1、東方財富: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9.5億,同比增長92%,實現歸母凈利潤34.0億,同比增長144%,單三季度實現營收26.08億元,同比增長137.31%,實現歸母凈利潤15.89億元,同比增長203.24%,超出市場預期。公司業績提升受益于市場前三季度表現活躍,兩市成交量金額同比增長58.60%,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128.77%,公司證券業務和基金業務實現大幅增長。依托背后的流量優勢以及低費率,公司不斷搶占市場份額,互聯網券商優勢不斷顯現,體現了公司的流量變現能力。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兩融市占率預計為2.4%-2.8%,單季度市占率提升約0.73%-1.13%;成交額市占率預計提升至4.0%,單季度提升約1.0%;PC端約3000萬用戶,移動端東方財富APP+天天基金真實用戶約2000萬。長期來看,公司形成的流量和費率優勢,以及金融牌照壁壘和客戶基礎,具備長期成長的空間和基礎。估值方面,從公司歷史估值來看,幾乎沒有跌破過50倍,當前股價對應20年約50倍,對應21年不到40倍。近期可以關注起來,未來如果有回調,券商股唯一的選擇就是東財。
2、高值耗材集采:首次全國范圍內的高值耗材集采(冠脈支架)的正式文件已經在周五公布,文件內容來看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例如醫療機構的報量成為決定各廠商最終中標量的重要參考,從而降低了對原有市場格局的沖擊程度,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唯低價至上的極端情況,屬于器械集采探索中比較大的進步。文件本身應該算是基本符合預期,由于是首次推行高值耗材的全國集采,市場對于這方面的不確定性必然是有所忌憚,前期股價已經在提前反映,最終不確定性的兌現還是要看11月5日價格公布的時候,但是器械與藥品的差異在于器械很大程度上需要醫生對產品的持續使用才能建立足夠的信任度,因此即使是利潤大幅下降,中標對于未來更多新產品的推廣也是有意義的。綜合來說,短期來看樂普和微創的不確定性將在11月5日之后落地,結果的話應該是符合預期或者低于預期,超預期概率不大,至于股價走勢,要看具體落地后評價;長期來看產品線豐富的綜合型器械龍頭和國產化率仍低的耗材領域優勢將更明顯,產品線單一且創新持續性不足的公司壓力巨大。
3、北向資金:寧德、格力凈流入超7億,招商銀行、比亞迪凈流入超3億,茅臺、東財、分眾傳媒凈流出超1億。
二、基本面
1、消費電子:10月16日晚上8點,iPhone 12、iPhone 12 Pro首次開啟預購,蘋果中國官網、北美官網以及京東、天貓平臺都因在線人數過多出現了一定的服務器故障。從往年iPhone預售情況看,iPhone歷年新機都能實現較好的預售數據,但往年的預售數據并不能直接線性外推當年蘋果新機銷量。今年有三個因素和往年不同,一是iPhone 12是第一款5G iPhone,去年因為蘋果沒有5G功能沒有選擇換機的iPhone用戶有了換機動力;二是受多種因素影響,除三星外,其他手機廠商目前都未發售秋季新機,iPhone 12率先發售有利于搶占客戶;三是往年預售并未出現蘋果官網服務器故障的情況,側面證明消費者對于iPhone 12的初步反響優于往年。
立訊精密:周末傳言立訊精密把40%的AirPods訂單交由富士康生產,為此,富士康在越南緊鑼密鼓地布局產線和設備,此外,蘋果最新發布的iPhone12 mini手機,則由立訊精密代工。我們認為,蘋果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代工產業近幾年的確定性趨勢和格局就是立訊精密從零部件、TWS耳機組裝向手機組裝拓展,立訊精密承接部分富士康的蘋果產品組裝份額,改變蘋果產品組裝市場富士康一家獨大的局面。具體看,智能手機領域,立訊收購緯創產線后進展很快,后續蘋果可能會繼續培育第三家手機組裝業務供應商,領益智造切入有一定可能性,但三供份額肯定很低;AirPods組裝份額,目前立訊歌爾七三開;iwatch領域,立訊歌爾都在布局,立訊進展更快,逐步承接富士康、仁寶的訂單份額。
消費電子領域此類訂單的傳言層出不窮無法驗證,從邏輯上看,蘋果手機組裝市場格局較差,富士康一家獨大,立訊切入是確定性事件,立訊在蘋果手機組裝、可穿戴設備組裝以及其他配套精密件領域的市場份額提升和公司的成長邏輯是非常順暢的。從傳言內容上看,有兩點可疑,一是富士康承接立訊AirPods 40%份額其原因是立訊在AirPods Pro產品上良率不佳,我認為良率不佳的信息即便出現也應該在19年下半年立訊代工AirPods Pro的時間點出現,在AirPods Pro上市一年后出現良率不佳的傳言是不合理的;二是立訊承接iPhone 12 mini訂單,立訊收購緯創不久,其產線調試和整合需要一定時間,現階段直接承接12 mini組裝訂單時間上略倉促。假設傳言內容為真,對立訊的影響也很小,因為傳言本質上表達的內容是訂單平衡或者訂單資源的協調,立訊在AirPods上有近7成份額,轉出7成的40%總體仍有4成以上,此外,如立訊果真承接12 mini訂單,說明緯創產線整合速度超預期,立訊做蘋果手機組裝的預期可以上調。根據立訊精密的盈利預期,2021年對應PE為40倍,如果市場對于此傳言有悲觀反應,可能真是布局的機會。
2、游戲:根據最新數據(音數協游戲工委),7-9月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72%,環比增長3.37%。另外,周五晚上下發了10月首批游戲版號,三七互娛《榮耀大天使》獲得版號,《榮耀大天使》手游是3D魔幻MMORPG動作手游,公司此前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預計《榮耀大天使》將是首月流水超2億的S級作品,對2021年尤其是H1有業績增厚作用,從版號下發時間節點看,略早于市場預期。此外,預計今年四季度,公司代理的《武圣屠龍》也有望上線,另外還有《斗羅大陸3D》預計將是2021年重磅產品,多元化女性向《一千克拉女王》預計21H1上線,公司在新游戲研發上布局穩健。從此次版號下發的情況看,行業對于版號監管的節奏仍處于正常節奏,對游戲行業的發展有一定支撐作用。從行業端看,買量成本的上升會影響部分利潤,而游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一直都是內容,買量渠道需要為內容服務,產品駕馭能力強的廠商才能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占據流量優勢。近日公司股價的下跌已釋放了一定的悲觀情緒,但公司管理層還不錯,所以可以等待研發端的投入逐步轉化為業績,重磅游戲獲得版號也是又增加了一重確定性,當前位置不用悲觀,更大的催化劑還是等待基本面好轉的信號。
3、鋰電隔膜:這是有多位同學,前期非常關注的一個產業上的變化,經過近期的溝通,我把我們的理解說一下。從目前技術路線發展來看基膜+涂覆一體化是大勢所趨,一體化的優勢在于:1. 可以降低成本,一體化減少了兩道工序,成本是大幅下降的;2. 提升產品的穩定性,涂覆完后可以抑制隔膜的變形、回縮,尺寸的穩定性得到提升。過去技術沒有發展到這一步難度在于涂布頭寬度不夠,涂的厚度會有變化,同時以前基膜技術受限導致基膜質量不夠好,沒辦法一體化,而現在基膜技術的發展已經為基膜+涂覆一體化提供了條件。當前一體化技術的主要難度在于基膜的生產水平,需要很高的一致性和品質后面的涂布效果才能好,如果基膜不夠好后面涂布就會出現很多廢品。此外目前恩捷基膜產線速度70、80米/分鐘,涂布120米/分鐘,兩者需要解決如何匹配的問題,當前速度受制于基膜生產速度。
現在看國內電池廠還是比較有動力去采用一體化的,因為大家現階段對價格的考量是比較大。恩捷憑借在基膜和涂覆兩個環節累計的技術優勢在一體化上稍有領先,根據恩捷對外交流的說法在給各個大客戶推,產品的認證需要時間,以往隔膜認證周期需要2年時間,一體化產品會快一點,但也不會特別快。其實璞泰來也一直在做一體化,究竟是璞泰來從涂覆到基膜,還是恩捷從基膜到涂覆一體化,現在還是很大變數。
一些朋友擔心寧德會拋棄璞泰來轉向恩捷,目前短時間內還沒有看到這種跡象。一方面璞泰來寧德是深度綁定的,璞泰來也在做一體化,雖然進度會比恩捷慢(主要是基膜上的技術積累比恩捷差);另一方面從現在對供應鏈的選擇上看寧德并不希望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一直在扶持其他隔膜企業以期降低對恩捷的依賴,也能更好的壓價(蘋果產業鏈常年就做這個事兒,這是產業鏈發展的必然)。所以比較可能出現的是如果恩捷的一體化產品做出來通過驗證后確實能降本增效且其他家做不出來,那么寧德會給一部分量交給恩捷做,全部給恩捷的可能性也比較低。一切還是要看兩家的進度,后續我們會保持持續跟蹤。
4、紡織服裝:紡織服裝板塊近期走強,主要和兩個消息有關:1.印度等國因疫情防控不力,紡織企業開工受限,致使臨近銷售旺季的部分歐美零售商將訂單轉移回中國大陸的代工企業,在需求拉動下,紡織原料出現漲價;2.拉尼娜現象有可能導致今年冬天比平常冷,利好冬季服裝銷售。
首先印度轉產主要是毛巾、床單的家紡,和服裝沒有直接聯系;其次市場預測的“冷年”最終會不會來,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即使真的有冷年出現,國內服裝最好的零售品牌安踏、李寧、波司登都不在A股,A股更多的機會還是在上游原材料。目前市場演繹的,主要還是周期反轉的預期,二季度經濟恢復以來,紡織服裝一直是拖后腿的,直到9-10月初才能看到恢復的苗頭。目前來看,滌綸長絲和氨綸的景氣度確實在快速上行,對應的龍頭分別是桐昆股份和華峰氨綸,機會更偏向于周期性,交易能力和跟蹤能力好的同學可以關注。
更偏向于成長性的機會,可以關注之前說過開潤股份。公司周五大漲,主要是受到和阿里巴巴合作消息的刺激,公司將為設計師賦能,成為數十位新銳品牌的供應商,在箱包制造領域,公司的實力確實比較強。另外通過投資的方式,公司從箱包跨界到服裝,而且介入的是優衣庫供應鏈,依靠服裝行業中最優質的客戶,未來的增長空間還是挺大的。
三、策略
1、關于周末討論很廣的量子通信技術,目前還是偏題材更多,我們還是專注于能產出業績的優質公司,把握結構性行情就夠了,尤其是業績能持續改善并延續到明年的成長方向,仍是持有為主。近期我們以研究和看資料為主,因為是震蕩市,我相信研究做好了,還是比較容易出現投資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