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每日復盤:美國大選結果就有眉目了,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就好

          #每日復盤#

          一、消息面

          1、螞蟻集團:螞蟻AH股暫緩上市今晚刷屏,阿里股價跳水,這種暫緩確實比較罕見,結合最近馬云被約談,包括昨晚銀保監會起草《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針對性的監管之嚴厲可見一斑,意見稿要求小額貸款余額不超過30萬或其收入的三分之一。市場聯想跟馬云前期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演講有關,馬云提出是要銀行改變經營方式,要改變以抵押為基礎的思想,要在信用的基礎上構建面向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模式。

          螞蟻獨特的模式,就決定了他可以利用他的大數據去量化風險,做信用測評,具體的商業模式暫不贅述了,看上一條小密圈就可以了。首先,貸款額度的限制,對螞蟻的微貸業務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也會加速尾部貸款企業出清,監管的不確定性確實是螞蟻的一個主要風險。其次,這次暫緩上市,也是表明監管對于金融風險的把控的態度和力度都是很強的,這個時期短期對大盤等有一些利好,但不足以驅動交易,螞蟻大概率還是要上市的,只是時間推遲了而已,但這個事情讓大家更能意識到監管風險,可能會折損部分估值,這個事情我們會密切跟蹤。無論螞蟻上市與否,對恒生電子都沒什么影響,因為除了控股關系外,二者業務上的協作比較少。

          2、北向資金:招商銀行凈流入超5億,中國中免、伊利凈流入超2億,寧德凈流出超4億,洋河、華蘭生物凈流出超3億。具體參考滬深港通資金流向_數據中心_東方財富

          二、基本面

          1、家電:白電最近走的很好,我們六月份就一直在講量價改善邏輯,目前逐步在動態發展中驗證,美的數據是最好的,這個每個月都會在復盤里更新說到,格力更多是等待渠道變革的成效,預計能看到效果、看到業績回歸大約在明年下半年,實際情況需要跟蹤驗證,股價也會走在景氣度前面,最近格力有點預期見底的意思,外資一直買,公司也在不斷回購,前期買過的可以繼續持有,一年維度去看的話,6月份看好美的,現在更看好格力,短期的小風險點在于雙十一對均價的負面打壓,這個市場已經有一定預期,我們了解下來今年促銷機型更多是老能效,也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的降價幅度,整體應該可控。

          過去這幾個月,白電內銷量價增速環比繼續改善,出口也受益于海外疫情景氣度有提升,行業現在面臨的是原材料漲價,從三季報來看各家的盈利能力基本平穩,往后看,未來三個季度均價上行也是大概率的。空調行業在2005年以前雖然行業增長,但價格競爭非常激烈,導致賺錢很難,2006年以后競爭格局才逐漸穩定下來,雖然也經歷了幾輪價格競爭,但這一輪(2019年Q3-2020年)是最嚴重的的一次,當前正處在恢復期,這幾個月線上均價已經轉正了,線下預計這個月也要轉正了,但還是處在很低的水平,恢復的大前提主要是庫存的區化、原材料漲價、產品結構升級等。短期看完量價,中期看的就是競爭格局,以及渠道融合,當競爭格局變好的時候,不管其他因素如何變化,價格都容易漲,這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的,而渠道融合對價格帶來的沖擊現在已經邊際趨緩了,已經很小了。所以現在空調的景氣度是在提升的,加上四季度的日歷效應,股價容易漲。

          2、水泥建材:今天水泥板塊整體反彈,尤其是跟重組相關的標的反彈幅度較大,最近水泥已經漲價很久了,股價才反彈。從3季度機構持倉比例來看,水泥整體獲減持,但是華新水泥受青睞。水泥板塊 2020Q3 重倉持股占比環比 Q2 下降 0.13 個百分點至 1.25%,但華新水泥重倉持股占比環比提升 1.92 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市場認為湖北水泥景氣度觸底反彈,且估值相對合理。消費建材中,偉星新材三棵樹北新建材兔寶寶四家竣工端龍頭企業 Q3 獲得機構增持力度較大,主要原因是3季度C端業績觸底反彈。玻纖龍頭中國巨石 Q3 獲機構增持力度較大,重倉持股占比環比 Q2 上升 3.74 個百分點至 5.97%,主要原因是Q3 主流玻纖企業宣布兩輪漲價,合計幅度 700- 800 元/噸,強度歷史罕見,宣告玻纖上行周期開始。公司經營沒什么問題,提價對利潤的改善,四季度就會開始體現。

          從滬深股通持倉情況來看,北上資金與內資機構有所分化,3季度北上資金對建材板塊整體增持大于減持,尤其是消費類建材普遍獲增持。以持股占流通股比計,消費建材板塊的永高股份、三棵樹、科順股份堅朗五金蒙娜麗莎、北新建材、偉星新材等細分龍頭獲增持較多。機構持倉變動是滯后的,不能以這個決定買什么,但是可以體現出市場的主線,對研究方向的指導作用更大。

          3、光伏:今天阿特斯東方日升、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光能6家光伏企業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吁》,有同學說要分析一下。其實前幾天的復盤里已經說了,現在玻璃漲價非常厲害,大尺寸組件的玻璃價格至少在45元/平以上,與二季度的低點相比玻璃價格已經翻倍,這讓組件廠商壓力非常大。然而比漲價更糟糕的是下游需求旺盛疊加玻璃季節性限產,大多數玻璃廠已經沒有產能了,小一點的組件廠根本拿不到貨。這個呼吁的中心思想就是當前光伏產能因為玻璃短缺造成了整個產業鏈的減產,甚至減產,玻璃供應和價格“失控”已經影響到組件制造企業的正常生產。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之前也有人質疑過從全球裝機來看,2020年最好的情況也就是與2019年持平,為何2019年的光伏玻璃沒有出現玻璃瘋漲斷貨的局面。2020年光伏玻璃產能基本在120-130GW左右,“緊平衡”應該是玻璃供應的正常形勢,所以供需矛盾的根本緣由并不僅僅是產能,而是多重因素導致的。首先,從光伏玻璃的投產情況,今年信義、福萊特合計有3000t/d的產能投產,但從玻璃新增產能周期來看,產線建設需要1.5-2年,產能爬坡時間約為3-4個月,所以產線要爬坡達到設計產量至少要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年初,基本不具備緩解今年供需矛盾的能力。其次,與2019年相比今年光雙面組件應用比例快速提高,本身玻璃產能就處于緊平衡狀態,今年雙玻比例需求提升這么快,進一步加劇了供不應求的形勢。另外組件尺寸更加多樣化,不同尺寸以及不同的技術類型也加大了玻璃供應難度。現在不同組件尺寸、規格太多了,包括打孔的數量以及打孔的位置,不同類型的組件使用的玻璃設備完全不能兼容,在下半年的搶裝高潮中,組件規格成為制約玻璃產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大尺寸帶來的成本降低也是企業面對平價壓力的必然選擇,所以玻璃緊缺的局面估計最快要到2021年下半年才會緩解一些。前幾天復盤隆基的時候講過,四季度對于組件企業來說成本的壓力還是不輕,不過比起價格來說現在更重要的是誰能拿到貨,不然產能肯定受很大影響。

          4、光環新網:昨天晚上復盤之后很多同學對光環新網還有一些疑問,今天從三個方面再講一下行業和公司供大家參考。行業方面,中美IDC的發展基礎和模式導致國內IDC廠商很難發展成為Equinix、DLR,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IDC廠商難以出海,由于現階段中美局勢倒是海外收購難度較大,因此國內IDC發展前期的擴張主要依靠國內市場,業績增長不能復制Equinix、DLR的海外并購,疊加考慮海外廠商客戶結構的問題(北美、歐洲地區云廠商進展較快,國內云客戶需求主要依靠幾家大廠),因此中美IDC廠商的長期增長空間不同,凈利率上限也有差別(海外IDC龍頭發展后期會有自己的專線資源,國內廠商難以復制),所以估值也會有一些差別。借鑒海外廠商的發展歷程,國內廠商尚處于IDC行業發展的前期階段,因為目前國內IDC市場仍然以運營商為主,同時金融、商業客戶需求較低,這也是海外廠商經歷過的,所以IDC是個長期賽道,只是體量起來后行業增速會比初期有所下降。公司方面,昨天的復盤中我們簡單拆分了收入結構,很多同學拆得更加細致,我也說下對利潤增速的看法。昨天沒有做進一步拆分的原因是因為新機柜投放過程中,上架率的提升過程或者說產能的爬坡進度需要時間,2021年公司IDC業務的收入增速實際上來自于兩個部分,一是原有機柜的上架率提升(從77%左右提升至90%以上,增速18%左右),二是新投放機柜的客戶導入和上架率爬坡,這部分取決于客戶開始導入的時間和節奏以及機柜投放帶來的折舊和其他費用,公司為了保證減少費用對凈利率的沖擊,會結合客戶需求決定新產能投放節奏,這些因素最終會導致利潤端能放出多少的不確定性較大。同時,還需要考慮無雙科技可能是否可能繼續計提壞賬準備進而影響利潤。由于公司在一線城市布局較早,區位資源優勢明顯,長期的業績增長確定性是比較高的,但是我們也要正視經歷高增長階段之后,公司中期增速大概率比較低,比如無雙科技的處置、重要行業客戶的導入、未來產能和電力指標的爭奪等等,這考驗的是公司管理層的戰略眼光和執行能力,公司管理層是否優秀現階段不好下定論,但是可以從過往的經營部署和戰略選擇上看到一些跡象,大家也可以持續跟蹤驗證。從估值端看,我們看到發展較早的海外IDC廠商以及國內龍頭萬國數據在發展過程中常常面臨虧損或凈利潤的大幅波動,這是重資產行業產能擴張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但是可以預見的是由于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市場給予IDC行業的估值中樞在下降,未來隨著公司利潤端的波動,估值也會隨之波動。短期來看,公司目前EV/EBITDA為20倍,賣方機構預計明年合理估值也為20倍左右,所以考慮到明年新增產能的投放和賽道的長期邏輯,如果公司能夠實現凈利潤20%左右的增長,可以掙明年業績增長的錢。如果打算長期投資公司,在付出更多耐心的同時需要清晰認識到行業和公司的上限,同時密切跟蹤業績釋放節奏以及公司能否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5、中芯國際:公司公告上調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和毛利率指引,其中收入指引上調幅度10pct以上,毛利率亦有所上修,業績改善速度較快的主要原因是8寸晶圓線代工價格上漲,晶圓代工價格上漲背后是顯示驅動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的需求強勁和8寸晶圓產能不匹配的供需關系,由于產能緊缺,近日產業鏈端消息已有部分低制程產品向12寸晶圓轉移,部分代工廠如華虹半導體、臺積電、聯電等廠商均提高了代工價格,產能緊張的情況預計將持續到明年,代工廠產能緊張有利于中芯國際填補華為訂單缺失造成的產能影響,從三季度收入指引上沒有看到美國禁令對于公司業績的影響,因此,訂單對公司業績的支撐作用至少可以看到明年上半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國際的高端制程突破仍然面臨很多困難,還需要一些時間,高端制程設備、材料端需要國內半導體產業共同努力,考慮目前拜登當選概率較高,按照他的政策主張,禁令可能有放松跡象,公司可能會有短期估值修復行情。

          三、策略

          1、今天中午美國大選投票初步結果就有眉目了,這是市場集中關注的最大焦點了,現在市場炒作方向基本圍繞大選在做博弈,這個沒必要去賭什么,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來就好。螞蟻的事也引發了很大關注,有更多的消息我們也會持續跟蹤和解讀。

          2、但我們一直在說,投資中關鍵的是“第二層思維”,關于市場最關注的美國大選。如果第一層思維是大選的不確定性,第二層思維一定是大選不確定性即將消除,應該關注投資機會。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