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馬犇
今天大盤震蕩,行業板塊混戰,多種炒作邏輯并存
昨天長文章《 王者歸來,破局跨年行情,再沖3458,這一邏輯必是賺錢主線》分析,當前市場兩種邏輯,抱團邏輯是死局,即使不斷強化也打不開空間;而風格切換邏輯是破局的關鍵。
今天這兩種邏輯繼續并存,混戰,分化。
風格切換邏輯的周期股煤炭,鋼鐵,有色漲幅居前,特別是煤炭板塊漲停潮
煤炭板塊這漲停潮,除了周期股的炒作邏輯,最主要的是消息面,南方不少城市拉閘限電上熱搜的刺激。
這操作也是奇葩,不過運動式的治理就是這樣子
你們只是破產、失業、挨凍而已,我可是要完不成節能減排KPI啊!
回到市場
風格切換的周期股大漲,但金融股全天卻是跌幅居前。
從行業板塊漲跌幅榜來看,不僅是風格切換邏輯的金融,周期分化;抱團邏輯的消費股也是分化,如機構抱團的核心的核心釀酒板塊開盤巨震之后,繼續瘋狂;但食品飲料開盤至收盤基本是跌幅居首。
這種盤面籌碼格局,市場延續近期反復的震蕩就不奇怪了,個股跌多漲少,漲跌比1:2,盤面上跌停,大跌個股依舊非常多,這就是去散戶化的進程吧,靠一些垃圾股瞬間的終結幾萬投資者。
而本周關于制度上的退市新規,且看執行吧,與注冊制配套的是退市,以及投資者保護,索賠制度,顯然目前注冊制推行的又恨又快,但退市,和投資者保護以及索賠,很明顯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這不A股30年,主板只有57股退市,說A股是只進不出的貔貅市,一點也不冤枉。
參考成熟的美股,2020年初至今,退市企業超過200家,退市比例約為3.6%。同期,港股退市公司為58家,占比約為2.3%,其中31家為被取消上市地位;臺灣市場退市公司約20家,退市比例約為1.2%。
A股30年的退市數量,僅是美股一年退市數量的幾分之一,而結果美股是牛市尚存,而A過山車輪回是常態
退市的數量與成熟的市場相差幾倍,但融資的數量已經與成熟市場差不多,位居第三,這也是肥了大股東,苦了投資者最終大而不強的原因。
市場其他方面,新能源車產業鏈活躍,而消息面利好的芯片半導體是高開低走,目前主題炒作主要是圍繞清潔能源,一是新能源車產業鏈,二是光伏產業鏈,這都是未來拜登新政主推的方向。
最后總結來說,馬犇還是昨天的觀點,跨年行情,要破局需金融周期發力,而要繼續的區間震蕩或向下變盤則是抱團邏輯瓦解所致,即使目前機構抱團依舊高潮迭起,但很明顯招呼最后接棒買單之人。
周末愉快~
評論 8
藍色美景2 2020-12-18 19:58
垃圾太多需要清理。
用戶股海求生 2020-12-18 19:54
大金融歇比,去買酒[呲牙]
用戶4254383898369 2020-12-18 19:39
優勝劣汰是進步的表現,怎能跟美股相比呢?三千點與三萬點是什么概念呢?
萬像907 2020-12-18 19:32
不是退市多少的問題,是資金多少的問題!
用戶447678577820 2020-12-18 19:25
違規不賠償,就是耍流氓!
量兩涼 2020-12-18 18:33
退市的后來又包裝上市了還是大牛!
強子悠然的心 2020-12-18 18:27
悲哀
十分水 2020-12-18 18:11
利好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