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股民度過了怎樣的2020?我總結了八句話

          即將告別魔幻的2020。

          這一年,股民過得還好嗎?

          八句話,看看股民的酸甜苦辣。


          如果病毒控制住了,你的錢會漲回來的


          2020年開屏即遭新冠疫情暴擊。


          2月3日,休市了10天的A股開盤。


          暴跌在大家的預料之中,只是沒想到跌得如此慘烈。


          上證指數跌7.72%,深證成指跌8.45%,創業板指跌6.85%。還有3209只個股跌停。


          2月3日主要指數跌幅

          數據來源:Wind

          面對如此暴跌,淡定的,是少數。


          更多的人還是恐慌。


          現在回過頭來看,由疫情導致的股市暴跌,砸出了黃金坑。我們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股市也隨之走高。


          2020年上證指數走勢(截止12.24)

          數據來源:Wind

          投資者在市場出現下跌時總是容易做出拋售的決定,但屈從恐懼并不是個明智的策略,因為這樣做并不會取得成功。


          ——《原則》瑞?達利歐


          不要浪費一場危機



          疫情帶來了暴跌,也帶火了這句話。


          雖然雞湯有點香,但面對疫情砸出來的大坑,敢于逆市抄底的人少之又少。



          在現實世界當中,事情往往介于在“非常好”和“普普通通”之間。

          但在投資世界中,人們的看法通常在“完美無暇”和“絕望透頂”中轉變。

          而這種情況現在顯然已經發生了。


          ——霍華德·馬克斯 3月13日備忘錄


          大師的話一語中的。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能說服自己“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首先,你得認識到“危中有機”,智者始而愚者終,這是最關鍵的第一步。


          其次,了解到多數人和你一樣恐懼,而通常市場會向與恐慌相反的方向偏離。用逆向思維說服自己克服這種恐懼,并逆勢出手,這是最難的第二步。


          最后,市場的底部很少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不要太快把子彈打光,用定投或者分批買入的方式,或許更明智


          股神抄底都抄在半山腰,我們就別為難自己了


          抄底總是嫌早。



          股神也不例外。


          3月份海外疫情導致全球股市慘烈下跌,手握近1300億美金現金的巴菲特,也加入抄底大軍:


          2月27日,增持達美航空約4530萬美元;


          3月13日,增持紐約梅隆銀行約3.59億美元。


          巴菲特這次抄在了半山腰。


          達美航空股價走勢(2020/1/2-2020/12/24)

          數據來源:Wind


          貴為股神,巴菲特抄底抄在半山腰的例子真不少,比如1973年買入華盛頓郵報、2016年買入蘋果。


          但從結果來看,都稱得上是偉大的投資。


          對于抄底這事兒,巴菲特自己是這樣說的:


          “抄底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價格是一種游戲,逢低買入的時候,不要過分考慮價格因素。”


          這句話應該最能體現股神對抄底的態度。


          看到心儀的股票價格低于內在價值,于是出手買入。至于這個價格有沒有到底部,并不在他的掌控之內。


          5毛錢買入內在價值1元的股票,它也可能在短期內跌到2毛。


          股市的非理性程度總是無法預測,高估的可以更高估,低估的還能更低估。


          股神都抄不到的底,我們普通人就別為難自己了。


          在下跌的恐慌中以定投的方式分批買入,并輔之以耐心,可能是更正確的抄底姿勢。


          炒股只想賺點錢,卻被天天拉著 “見證歷史”


          經過2020年,很多股民的人生又完整了一把。


          以前沒見過的,今年都見了。


          美股四次熔斷,負油價,GDP增速-6.8%...





          見證了這么多歷史,股民朋友們早已波瀾不驚、云淡風輕——


          生活是苦難的,我又劃著我的斷槳出發了。


          股市如人生,與其說像跳舞,不如說像摔跤。因為它要求我們立定腳跟,準備好迎接任何不期而遇的打擊。


          @ 我不是郭靖


          剛上車,牛市就結束了


          如何概括2020年的牛市?


          7月上旬,牛死了!


          7月下旬,牛死了!


          牛市來的時候,周末都不想過。



          第一次炒股賺錢,第一次炒股虧錢,第一次遭到股市毒打的新韭菜,前后不到半個月,就被實力勸退。



          牛市突如其來,又漲得太快。很多人在猶猶豫豫中,錯失機會。好不容易說服自己上車,最后當了接盤俠。


          果真,牛市才是散戶虧錢的主要原因。


          牛市的操作難度,不是驕傲地賺錢,而是如何謙卑地全身而退,把賺的錢落袋為安。



          多敲幾個代碼,大盤就騙不了你


          從2019年初算起,A股已經連續走了兩年牛市。截至12月25日,拉出2019年以來A股各大指數的走勢,創業板指、深證100漲幅都已經翻倍,中小板指和深證成指也接近翻倍。


          而大家最熟悉的大盤,即上證指數的漲幅,在各大指數中墊底。


          數據來源:Wind

          如果你只看大盤,可能會有一種“行情沒來、牛市尚早”的感覺。


          為啥上證指數漲不動呢?


          根本原因是業績高增長已成往事,無法給予高估值。


          2001-2011年,上證指數凈利潤增速平均值是19.6%。2012年后,上證指數凈利潤增速平均值是6.2%,均值相比較前十年下降了68%。


          從增長數據可以看出,上證指數作為上市公司的整體,其能夠享受的市盈率估值,從以前30-50倍區間,下降到現在的10-15倍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在高成長行業占據主導地位之前,上證指數要走出長期系統性牛市是困難的。


          上證a股市盈率(2001-2019年)

          資料來源:Wind,銀河證券


          大盤≠股市,請在心中默念三遍。


          都2020年了,還在以上證指數判斷全市場走勢,無異于刻舟求劍,容易誤判。


          我們在看股市的時候,不妨多敲幾個代碼。


          比如:


          想看A股市場整體表現,看看中證全指(000985)

          如果你持有的是大盤藍籌股,不妨再看看深證100(399330)、中證100(000903)、滬深300(000300)

          如果持有的是成長股,不妨跟創業板指(399006)、中證500(000905)等指數做對比。


          分裂的A股,他們的牛市


          2020年的A股,挺分裂的。


          除了指數之間表現大幅分化,更大的分裂體現在行業板塊和個股之間。


          截至12月25日,申萬28個一級行業板塊中,21個上漲,7個下跌。


          電氣設備、休閑服務、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分別上漲93.48%、86.73%、73.17%、50.6%;


          房地產、通信、紡織服裝分別下跌11.9%、11.22%、7.89%。


          數據來源:Wind


          個股間的分化,更是當前A股分裂最直觀的表現。


          剔除2020年上市的新股,3740只個股在2020年上漲的有1994只,占比53.29%。


          也就是說,有近一半的個股在2020年是下跌的。


          如果以創業板指數為基準,只有14.57%的個股跑贏了創業板指數;


          如果以個股的平均漲幅為基準,僅有34.06%的個股跑贏了平均數;


          即使表現不佳的上證指數,也跑贏了60%的個股。


          數據來源:Wind

          A股的分裂,絕不僅僅是表面現象,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


          ① 經濟增長引擎由投資拉動逐步向消費拉動——A股行業風格從周期向消費演變。


          ② 外資持倉市值不斷抬升,主要增持了消費、醫療、科技等行業。


          ③ 注冊制不斷推進,退市制度建立,好公司越漲越貴,差公司無人問津。


          今年A股人均賺10萬,我又拖后腿了…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A股總市值為77.69萬億元,較2019年12月31日增加18.45萬億元。


          據中國結算官網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底,A股投資者數量為1.75億。


          以此粗略估算,2020年以來A股投資者平均盈利10.54萬元(18.45÷1.75)



          平均數只是個幌子。


          如果剔除掉今年發行的新股(最新市值5.99萬億元),再剔除掉市值增長排在前100的股票,A股總市值今年僅增加1.2萬億,人均盈利降至0.68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打中新股,也沒有買到那100只牛股,大概率是賺不到什么錢的。


          “賺了指數沒賺錢”,可能才是2020年多數股民的寫照。


          相對而言,基民對牛市的感受可能更深一些。截至12月16日,年內累計收益為正的偏股型公募基金占比達到了98.94%,勝率明顯更高。


          數據來源:中信證券、Wind 數據截至2020年12月16日

          注:納入統計的基金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

          靈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


          無怪乎,“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不過,再投入基金的懷抱之前,還是有很多功課要做,不能盲目。(詳見《基金炸了,但你要冷靜!》)



          我們用8句話總結了2020的A股。


          但股民的悲歡,豈是8句話能道盡?


          不過,無論是賺過錢,賺了錢,還是虧了錢,都已經是過去時,投資要向前看。


          雖然頂著“牛不過三年”的魔咒,但我們依然還有很多樂觀的理由。


          2021,我們衷心祝愿,炒股的抓到牛股,買基金的買到牛基,大家都能有滿意的回報。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