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是掘金業績超預期增長股的“時令模式”。不過,資深投資人士都明白,由于有三季報做鋪墊,正常情形下,在四季度突然爆發的“黑馬”幾乎是不存在的。
市場有個貼切的比喻,說上市公司基本面和股價是主人和小狗的關系。基本面會波動,小狗會跑跳,但總不會離的太遠。極端情況下的嚴重背離,也終究是會回到價值中樞的。
由表及里,短期炒作業績超預期增長股畢竟是曇花一現,長遠目光應當聚焦于出現反轉特征的潛力股。另一方面,隨著A股市場向價值投資思路的演變,績差股被拋棄遠離,“確定性”成為資金尋覓的稀缺品種。
循此思路,我發現了一只具有反轉趨勢的績優個股——佐力藥業。根據最新業績預告,公司2020年凈利潤增幅在2.3倍以上,且主要來自內生性主業增長。
這家上市將滿10年的上市公司能否出現業績拐點?未來業務增量在哪里?在此做一下純個人角度的分解與研判。
01
烏靈招牌
研究一家公司,我喜歡先翻翻老黃歷,尤其是要看看掌舵者的履歷和魄力。
佐力藥業位于莫干山麓的浙江湖州德清。據公開報道,1988年,26歲的俞有強當上東風村村長,將分散的茶園收歸集體,當年收入增長3倍;后創辦了一家食品公司,當年產值達到3000多萬元;后來,又創辦一家竹業公司,組建房地產開發公司。
僅1995年一年,“能人”俞有強就創辦了8家公司。換作現在時髦的稱謂是——連續創業者。
1995年這一年,俞有強最重要的事業版圖落地生根。他與杭大教授合作,500萬元買斷“烏靈菌”專利技術,當年9月,浙江佐力醫藥保健品有限公司動工。后來,“烏靈膠囊”“烏靈菌粉”兩個國家一類新藥申請成功。2011年2月,佐力藥業上市,成為湖州市第一家創業板公司。
一段插曲是,在上市之前,佐力藥業曾先后被兩家上市公司上實聯合(后被上海醫藥吸并)、康恩貝控股。為推動分拆上市,康恩貝交出了控股權,創始人俞有強接棒。因此,佐力藥業被稱為“分拆上市第一單”。
那么,烏靈菌是個啥?說來還真是個寶貝。烏靈參,是生長在地下深處廢棄白蟻巢內的一種藥用真菌,具有很高的滋補功能和藥用價值,極為珍稀。由于生長環境特殊,采獲十分困難,且不易人工栽培。
佐力的技術突破是,利用從天然烏靈參中分離獲得的菌種,運用現代生物發酵技術,實現了烏靈參發酵菌粉(烏靈菌粉)的規模化生產。通過佐力的技術,60-70小時就可以完成烏靈菌的深層發酵,發酵菌體在化學成分、藥理及臨床方面,與天然烏靈參一致。2010年2月,佐力藥業“珍稀藥用真菌烏靈參的工業化生產關鍵技術及其臨床應用”被科學技術部、國家保密局認定為“國家秘密技術”。
雖然不如片仔癀、云南白藥等中華老字號的名氣響亮,但佐力藥業的真菌發酵技術也堪稱“獨門秘籍”,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從經營角度看,這個技術的核心意義是,佐力鎖定了烏靈系列產品的原材料來源。放眼目前的中醫藥產品,多數品種需要外購原料,一旦原料價格出現波動,公司利潤率就可能被壓縮。從這個意義上看,佐力主打產品烏靈系列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是成本可控,且隨著未來產能擴張,成本可能進一步降低。
02
業績拐點
從歷史拉回到現況。佐力藥業最新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極具看點:
1,2020年度盈利8500萬元—9500萬元,同比增長232.12%—271.20%;期末凈資產比期初增長21.19%—21.95%。資產質量提升明顯。
2,2020年全年,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歸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僅為405萬元。意味著業績實打實來自主業增長。
3,截止2020年11月底,烏靈膠囊在銷醫院(包括三級醫院、二級醫院、一級及其他醫院)數量超過9500家,百令片在銷醫院數量超過3000家,靈澤片在銷醫院數量超過800 家。占據終端醫院之后,未來業務發展有了基礎。
4,孫公司參股的科濟生物估值提升,增加報告期內公司權益份額2億元。這家創新藥企業未來上市,將給佐力帶來豐厚回報。
如何判斷這份2020年業績預告的價值?這就不得不回顧下佐力上市十年的歷程。
登陸資本市場之后,佐力藥業2011年度實現凈利潤約5000萬,后來業績一路攀升,到2014年凈利潤突破1億元大關。資深投資者知道,那是A股市場并購重組的高潮期,并購重組風起云涌。
圍繞大健康板塊,佐力藥業開始外延式并購:
1,花了1.5億收購青海珠峰51%股權,獲得百令片產品;
2,出資2400萬元收購浙江凱欣65%股權,布局醫療流通環節,近2億元入股德清縣第三人民醫院合作辦醫;
3,設立健康產業投資平臺,下設兩家子公司搭建大健康投資平臺;
4,增資收購浙江百草中藥51%股權,進軍中藥飲片領域。
那是一個“互聯網+”“生態圈”概念盛行的激情年代。回到當時的語境也很容易理解:佐力是想擴展勾畫一張“醫+藥”的大版圖。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事后看來,部分并購標的并未達到預期,成為業績的拖累。由此,2015年開始,佐力業績開始連續4年的下滑。
遺憾之中也有幸事。公司的并購均圍繞主業展開,財務方面沒有明顯損失。公司合計花2.7億元收購青海珠峰81%股權,絕對是筆好買賣。珠峰藥業生產的百令片,其原料藥發酵冬蟲夏草菌粉所用菌種——“中國被毛孢”的采集來自青藏高原純正的冬蟲夏草,生產基地設在高原地區海拔2300米的西寧市高新區。百令片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室,其市場潛力巨大。
另一大收獲是,2016年,佐力斥資約9000萬元人民幣,通過孫公司入股了創新藥企業科濟生物。公開信息顯示,科濟生物是一家CAR-T細胞藥物研發企業,已獲得中國首個GPC3靶向的CAR-T細胞用于GPC3陽性實體腫瘤的注冊臨床許可、首個CLDN18.2 CAR-T細胞藥物臨床試驗許可及兩項(靶點分別為BCMA和CD19)血液瘤CAR-T細胞藥物的臨床試驗許可。
該公司近期完成C輪融資,投后估值超過11億美元,佐力當前的持股比例為5.94%。一旦科濟生物上市,佐力藥業的回報將十分可觀。
從佐力藥業上市十年的業績曲線看,2011—2014年連續增長,2015年至2018年逐年下滑,得益于聚焦主業和營銷創新,2019年有所起色,2020年業績強勁復蘇,且來源于內生性主業增長,個人認為拐點已經形成。
從政策環境看,中醫藥振興是國家戰略,各類利好政策不斷。2020年12月31日上午,浙江省召開中醫藥大會,省委書記袁家軍作出批示,大力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03
未來確定
明明手里有這么好的東西,佐力藥市值卻只有34億元。
個人看法,除了中醫藥板塊估值普遍不高的因素之外,市場的疑慮集中在以下幾點:
1,實控人俞有強曾有意賣殼,后來引入了德清文旅作為戰略股東,后續是否還會賣殼?
2,公司并購重組的標的還有約1.3億的商譽,會否有減值風險?
3,公司主營產品的拓展能力、市場空間如何?
仔細調研,第一個疑問其實已有定論。在佐力新一屆董事會換屆選舉中,俞有強繼續被提名為董事候選人并將擔任董事長。據德清當地朋友說,佐力藥業控股股東層面在梳理之后已經恢復健康,俞有強精力主要在佐力藥業。
上市公司層面,這兩年已剝離了德清醫院及凱欣醫藥股權,并退出了投資基金平臺,這些投資還略有回報。從2020三季報看,佐力負債率、現金流等各項指標都處于近5年的最佳點。
第二個問題,公司2019年度已完成部分商譽減值、存貨減值,目前的商譽數額占比不大。收購的標的中,珠峰藥業盈利穩定,百草中藥開始步入正軌,未來商譽大幅減值的概率較小,爆雷可能性很小。
第三個問題是關乎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目前,佐力的核心產品是烏靈膠囊、百令片、靈澤片,均進入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近年,公司圍繞“穩自營,強招商,布零售,全模塊”的營銷戰略加速落地,在銷醫院數量大幅增長。2019年,營銷改革已經初現成效,當年烏靈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7.17%;百令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8.36%;顆粒劑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79.92%。從最新業績預告看,2020年主要產品繼續保持了較高增幅。
細分賽道來看,主打產品烏靈膠囊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具有明確作用機理的中藥之一,治療焦慮、抑郁狀態及其伴隨的失眠具有肯定的療效。目前,烏靈膠囊得到了廣大臨床醫生的廣泛認可,并獲得了28個臨床路徑、治療指南、專家共識的推薦。
資本市場有則趣事——溫州康寧醫院港股上市招股書中曾披露,根據Frost& Sullivan的報告,中國有超過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公司后來沖刺A股被否,這一數據引發市場關注和討論。客觀看,現代社會,人們所承受的社會壓力和心理應激在增加,烏靈膠囊之適應癥睡眠障礙及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目前在美國DSM診斷標準主要列入焦慮抑郁狀態)的發生率在上升,人們的睡眠及心理健康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百令片,具有補肺腎、益精氣之功效,一個極具想象力的品種。同業唯一競品是華東醫藥的百令膠囊,2019年營收約33億元,凈利潤約8.5億。珠峰百令片營收1.8億元,毛利率近79%。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末,華東醫藥百令膠囊醫保談判成功,價格下降約33%。懂行的人知道,一旦主力產品價格下降,醫生用藥的動力會減小,意味著同類產品具備了擠占空間。此前不少研報指出,珠峰藥業百令片是個10億級的品類。
靈澤片也是烏靈系列的獨家品種,用于治療前列腺增生以及其他生殖系統病癥,對腎虛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已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靈蓮花顆粒綜合改善更年期癥狀,是佐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二級中藥保護品種,潛力較大。這兩個產品,都具備強勁的增長潛力。
從看見到相信。能看得見的是,隨著從醫院數量到市場份額的逐步滲透,佐力藥業現有主力品種足以支撐“十四五”期間的穩定增長。按照佐力藥業“一體兩翼”戰略,烏靈膠囊、百令片、靈澤片三大基本藥物是“一體”,“兩翼”是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
從相信到看見。在看清確定性和成長性之后,佐力藥業價值重估是大概率的事。
個人觀點,僅作參考,不作推薦。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