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看到這則新聞——小米要造車啦!著實讓人挺驚訝的,雷布斯這是要往雷斯克發展嗎?
這個消息是在3月30號小米發布會上公布的,小米打算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雷軍在發布會上宣稱,“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愿意押注人生所有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聽聽這深情又真摯的宣言,小編不自覺地想為他打call。
小米的決心
智能電動汽車橫跨汽車、電子、計算機、IoT (物聯網)等多個領域,一下子催生了萬億級市場空間,不僅為傳統車企全面轉型帶來了機會,也為造車新勢力、積極入局的科技互聯網巨頭帶來歷史性機遇。
在過去5年中,國內外有眾多新造車勢力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第一批是蔚來、小鵬和理想,目前已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成果。第二階段是科技互聯網巨頭,不論是早些的蘋果、百度,還是現在的小米,都開始布局智能電動汽車賽道。
從造手機到造車,這個跨越不可謂不大,小米有什么底氣呢?
“有錢、有人,有生態。”發布會上雷軍這么說。
截至2020年底,小米集團目前的現金余額有1080億元,真有錢啊。
在造車業務上,小米已經建立了10000多人的研發團隊,預計今年還會增加5000人。兵馬未動,人才儲備已先行,看來籌謀已久了。
此外,小米還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雷軍霸氣地表示“公司虧得起”。
發布會上雷軍提到,小米實際上在今年1月15日才開始調研造車,但小米對于造車的興趣和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目前為止,小米已經參與了凱立德、蔚來、小鵬、博泰、靈明光子等 10 余家汽車產業相關企業的投資。
小米成立了“小米車聯”布局車聯網項目,已申請車輛定速巡航、車輛導航等十余項專利。企查查知產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3月29日,小米公司共有有效專利6758項,其中專利名稱、專利摘要包含“發動機、導航、車、駕駛、雷達、行駛”的專利有211項。這一數字,即便是同蔚來等先發品牌1000余件的專利數相比,差距也是有限的。
芯片方面,小米和高通合作緊密,有望在芯片層面得到支持,同時先后戰投了云英谷科技、比亞迪半導體等8家芯片公司。

小米的優勢
小米以“手機×AIoT”(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為核心戰略,以手機為基本盤,以小米生態鏈獨特的合作模式發展 IoT 硬件圈,同時以米家 APP、小愛同學為軟件載體打通各個硬件終端實現互聯,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 IoT(物聯網) 平臺。
IoT 時代,“手機”作為強黏性終端,以“人”為核心,目前主要有2種應用場景對應的硬件終端占據重要流量入口:
1、跟著人們在各種環境移動切換的可穿戴設備,比如Apple Watch、Google Glass、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等;
2、人們居住環境中的智能家居設備。
智能汽車終端可以發展成下一個流量入口,作為人們常用的出行工具,非常有前景。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加入,小米 AIoT 生態圈將進一步拓展,形成智能生活應用場景的全覆蓋。
作為進圈的“新人”,小米有許多優勢。
首先,小米擁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基礎,截止2020Q4,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3.96 億。憑借極強的用戶運營及管理能力,小米建立了較強的粉絲生態圈,不僅用戶龐大而且品牌粘性很高。
這次米粉對于小米造車展現了極大的熱情,發布會直播間的彈幕被米粉們“干翻特斯拉”“666”刷屏。很多米粉也通過不同方式呼吁小米造車,有米粉甚至在給雷軍的留言中說,“只要小米敢造車,我就敢買!”
其次,小米作為手機制造商擁有的核心能力(如硬件、互聯網)與智能電動車行業存在較強相關性,小米在“手機+AIoT”領域沉淀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智能硬件和軟件平臺開發經驗。
小米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不僅線上銷售業績優異,小米之家線下店也已經開了 5000 家,覆蓋了全國30個省份 270個縣,小米門店可以直接發展為電動汽車的展示和銷售門店,非常合適。
小米的資金儲備雄厚。從蔚來、理想、小鵬的歷史融資看,從零出發到量產交付,總融資額大約在50億—100億美金,而小米目前公司現金余額有1080億元,已經做好未來十年投入100億美金的準備,遠超國內的三大造車新勢力。
此外公司還保持了良好的現金流表現,2020年經營性現金流高達218.8 億人民幣,足以支撐造車業務的資金需求。
放到最后
雖然小米實力很強,但也不是說它造車就是手到擒來了。
有人說,國內目前為止能夠同時做電視、手機和汽車的企業家有且僅有兩人:賈躍亭和雷軍。嗯,賈老板的結局大家都知道。
畢竟是真的“跨界”,小米肯定要面臨很多問題。
能否攻克“造車”這個全新領域的諸多技術難題?人才儲備是否足夠?研發過程會不會因為集團經營問題遭遇資金困難?是否能從平價手機品牌轉變成可讓人信賴的汽車品牌?能不能在一眾優秀的企業中里脫穎而出?等等等等,這樣的問題應該挺多的。
作為最年輕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小米只有十一歲,雷軍的確締造了一個商業奇跡。這次能不能成功呢?
發布會上,雷軍這樣說:
“剛剛創業的時候一無所有,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是巨頭。通過10年的打拼,我們依然取得了今天的奇跡。那么今天,我們已經是一家世界500強3萬多名員工,實力比我們10年前強了太多,我們擔心害怕的是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其實只有一點,我們今天還有沒有10年前一樣的勇氣,還有沒有10年前一樣的決心?”
祝福雷軍,祝福小米。

評論 2
八月天110981871 2021-04-04 11:01
芯片比電動車高端,搞不定芯片也許能搞定電動車。同時也說明華為的難能可貴。
奔2028 2021-04-04 10:53
老雷更適合投資做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