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出現暴漲,是否意味著全球性的通脹會到來?這個應該是大概率的事情,去年的疫情,使得全球各國央行相繼印鈔投放貨幣,流動性泛濫帶來三個結果:
一是推升股市資產價格,這一點在美股表現得淋漓盡致,美國三大指數全部創歷史新高,而美國的經濟在去年是出現了明顯衰退的,必然只能用流動性來解釋;
二是推升了虛擬貨幣價格,各種虛擬貨幣在過去一年出現持續大漲,主要原因就是資金推動,虛擬貨幣沒有定價錨,作為典型的風險資產,完全就是靠資金推動的;
三是推升大宗商品價格,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除了貨幣,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需求從去年的惡化情況出現迅速上升,再比如疫情導致供給資源品供給減少,多種因素疊加,使得大宗商品的上漲雖然滯后,但還是出現了大漲。
在各類資產過度炒作后,風險收益比就會下降,貨幣流動就會帶來物價上漲的通脹壓力,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本身也是通脹的傳導源頭。
雖然說美聯儲多次強調不會出現通脹,但這只是美聯儲的安撫之詞,因為現在美國的疫情還沒有真正得到控制,每天依然有數萬例的新增感染,如果通脹預期太高,必定會迫使美聯儲提前加息,而這會對美國尚未完成恢復的經濟造成明顯的打擊。
當然,對于國內來說,通脹壓力其實要小些,因為我們的貨幣政策其實從去年底就已經回歸了常態,M2增速已經回到了個位數水平,物價方面,國內CPI主要由豬肉影響,豬肉供求關系改善后,現在處于明顯的下降通道,因而我們面臨的主要是輸入性通脹的壓力,接下來的半年國內PPI進一步走高是大概率的事情,但整體風險依然是可控的。
一是推升股市資產價格,這一點在美股表現得淋漓盡致,美國三大指數全部創歷史新高,而美國的經濟在去年是出現了明顯衰退的,必然只能用流動性來解釋;
二是推升了虛擬貨幣價格,各種虛擬貨幣在過去一年出現持續大漲,主要原因就是資金推動,虛擬貨幣沒有定價錨,作為典型的風險資產,完全就是靠資金推動的;
三是推升大宗商品價格,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除了貨幣,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需求從去年的惡化情況出現迅速上升,再比如疫情導致供給資源品供給減少,多種因素疊加,使得大宗商品的上漲雖然滯后,但還是出現了大漲。
在各類資產過度炒作后,風險收益比就會下降,貨幣流動就會帶來物價上漲的通脹壓力,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本身也是通脹的傳導源頭。
雖然說美聯儲多次強調不會出現通脹,但這只是美聯儲的安撫之詞,因為現在美國的疫情還沒有真正得到控制,每天依然有數萬例的新增感染,如果通脹預期太高,必定會迫使美聯儲提前加息,而這會對美國尚未完成恢復的經濟造成明顯的打擊。
當然,對于國內來說,通脹壓力其實要小些,因為我們的貨幣政策其實從去年底就已經回歸了常態,M2增速已經回到了個位數水平,物價方面,國內CPI主要由豬肉影響,豬肉供求關系改善后,現在處于明顯的下降通道,因而我們面臨的主要是輸入性通脹的壓力,接下來的半年國內PPI進一步走高是大概率的事情,但整體風險依然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