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igpendan
海控最大的一個預期差
海控其實有一個最大的認知誤區,也是最大的預期差。在說這個之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
最近發生的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海控7月份10送3,結果本來應該有的填權行情,生生演繹成了送權行情,港股更是被空頭合理利用規則演繹了一出空多大戲,真是精彩。
空頭之所以敢做空,除了因為港股有部分籌碼被鎖定,還因為他們看準了:
1.2季度利潤被部分人解讀成不及預期,這個仁者見仁,如果你們認為216億還是不及預期,那也不多討論了。
2.業績真空期,離2季度正式公告還有1個多月時間,離更好的三季報還有足足4個多月。對于海控的偏見,可以在這段時間里為所欲為。
3. 包括我在內,我之前也一直認為今年三季度是全年的業績最高點,明年應該穩步下降,這個在后來的韓軍研報里也有披露,但是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我們都錯了,今年三季度的業績不是最高點,明年的業績一定會比今年高。
我們先來看大家推斷今年三季度業績是最高點的理由:21年的美線長約完整執行時間是5月1號開始,歐線的長約完整執行應該是在2月中旬以后,即期價格也是在5月份開始慢慢爬升,并且穩定在現在的高位。也就是說,二季度相比一季度,享受了部分的長約價格提升帶來的利潤增量,但是三季度才是完整享受長約價格的時間段,這里還有部分增量是三季度的即期價格比2季度更高導致。
至于今年四季度,很多人覺得會有一定下滑,在我看來,不會,四季度會和三季度持平。因為整個供應鏈完全沒有一點緩和的樣子,而我們一直以來因為背鍋被壓制的美線,正在打開天花板。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過去的價格走勢:
下圖是歐洲的價格(oocl價格和Cosco一致):
可以看到,歐洲價格到了5月下旬才開始爬到一個高位!
而美國線就是另外一種場景了,自去年9月份有外貿企業去商務部投訴,導致海控美國線9月份開始,fak價格一直維持在美西3900,美東4900的水平,直到21年5月下旬,美西才漲到6000,美東7000,而那些客戶,他們拿到的價格卻一直在10000+的水平(當然這個是說除了倉保以外的部分)。
實際結果是,打壓并沒有給企業減負,中間環節的巨額差價依然給廣大客戶帶來了苦不堪言的壓力,村里喊話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外貿企業減負,而不是打壓海控,最終反而造成了國企利潤的變相流失,因為同期的其他船公司美線價格,比海控高了上千美金。而我們海控面對的市場,不僅僅是中國客戶,還有很多國際性大客戶,在市場條件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正確的做法不應該是野蠻的打壓,而應該是切實的了解客戶實際情況,減少中間環節的不合理,真正做到給企業減負。比如更加大力地開放線上的放倉力度,同時加強對貨代的管理和約束。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最大的認知誤區,也是最大的預期差:海控明年的業績,不但不會比今年低,還會比今年高。
理由是什么?
我們之前一直認為,今年的即期價格在第三季度達到頂峰,之后會慢慢回落到一個相對高位的水平,所以明年的即期價格肯定不如今年第三季度,導致明年的利潤水平不如今年。
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因為第一步假設的前提就已經錯了。
我們來看如下數據:
1.21年的歐線長約最低價是2300usd,美線是2600usd,看看現在的供需形勢,再看看外圍的疫情和供應鏈情況,具體我就不展開細述了,之前的文章里都有。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2年一定會有更多的客戶想要來簽長約,鎖定更多的MQC,而長約水平一定會比21年大幅提高,我個人判斷提高大約30%左右。這會帶來穩態利潤的進一步提升。
2. 我們一直認為的22年即期價格從高位回落,這個前提是高位,什么高位?12000USD+的美西,15000+的美東,這才是高位!而我們的實際收入是維持了9個月之久的3900USD的美西,4900USD的美東,這個即期價格不但不會降,而且還會漲,漲到符合市場的正常水平,現在的7月底美西會漲到6900,美東7900,這個價格依然具有很大的空間。
我判斷,明年的美線即期價格會維持在美西7000-9000,美東會維持在8000-10000之間,而這個水平,也只是趕上了友商的平均水平而已。
公開研報認為:今年775億+利潤,明年600億+ 后年500億;
現在我認為; 今年900億+利潤,明年1100億+ 后年暫時未知。
我再捋一遍:
20年 一季度 (2億)二季度 (9億)三季度(27億)四季度(58億)96億+;
21年一季度 (154億)二季度(216億)三季度(300億)四季度(300億)900億+;
22年一季度 (250億)二季度(260億)三季度(320億)四季度(270億)1100億+。
現在的港股市值已經跌到1960億港幣市值,折合人民幣市值1570億不到。難道市場還不畸形?難道空頭還不夠囂張?難道我們還不該氣憤嗎?
歷史總是被創造的,很多未來的事情我們無法預知,正如我20年喊出21年最低最保守的利潤是512億的時候,我也沒想到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做到370億,全年更是900億+,但是遵循歷史發展的軌跡,我們可以從常識中找到一些未來發展的錨,循著這個錨,我們可以找到一定的答案!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尊重常識!打破偏見!
最后一個問題,到底什么叫成長股?到底誰不是周期股?
評論 3
廣漢廣寒宮 2021-07-27 14:00
那我可就要抄底了[骷髏]
用戶2648031109770 2021-07-27 13:53
贊你,無論中遠海控行情的結果如何,我先不考慮,我非常相信你有依據的分析,雖然我目前虧15點,我信心滿滿的,謝謝你
丁順443 2021-07-27 13:29
這樣跌跌不休、何時是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