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了半個多月,日本對韓國氟化聚酰亞胺、光刻膠、氟化氫限制出口的情況依然持續。這些在OLED面板及半導體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被日本限制出口后,韓國一些廠商將目標轉移到中國廠商,給國內原材料企業帶來新的機會, OLED產業也重回大眾視線。
據說,京東方將成為蘋果OLED顯示器的供應商。受此消息刺激,7月17日,OLED概念股連續第二日走強,彩虹股份、三利譜、華映科技漲停,京東方A也一度漲停,收漲3.79%,成交逾89億元。
OLED其實并不陌生,其在手機和電視顯示屏的使用越來越多。隨著折疊屏手機和曲面電視等創新產品的推出,OLED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上周,2019中國OLED顯示產業峰會才剛落幕,將推動OLED產業更高質量地發展。接下來我們梳理分析一下OLED產業鏈及行業未來發展。
一、解密OLED及其產業鏈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它的顯示無需背光燈,而是電場驅動其特殊的有機材料發光,這種顯色技術使OLED具有自發光的特性。
此外,OLED還具有更輕薄、響應速度快、低功耗、適用溫度范圍大等特點。作為朝陽產業,OLED發展迅速、潛力大,未來有望成為主流顯示技術。
圖:OLED結構示意圖(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
傳統的OLED采用玻璃基板和玻璃封裝,是剛性OLED,缺少靈活性。隨著技術更新迭代,玻璃基板的替代材料PI(聚酰亞胺)和玻璃封裝的替代材料薄膜封裝(TFE)被發掘,柔性OLED得到越來越多的使用。
尤其難得的是柔性OLED具有可彎曲的優勢,為產品的設計和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例如我們即將可以使用的可折疊屏手機。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OLED 行業上游主要包括設備制造(顯影、蝕刻、鍍膜、封裝等)、材料制造(基板、OLED 終端材料、電極、封合膠等)和組裝零件(驅動 IC、電路板和被動元件);中游為 OLED 面板的制造;下游是 OLED 的終端應用,包括手機、電視等顯示領域以及照明。
圖:OLED 行業產業鏈(來源:瑞聯新材招股書)
在整個產業鏈中,最核心的就是有機發光材料,這是OLED實現自發光的基礎,決定了顯示屏的性能表現。
不過就OLED的發光材料來看,終端發光材料的核心專利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材料供應受控于海外廠商。
OLED熒光材料專利由Idemitsu Kosan(日本)、Merck(德國)、LG(韓國)、陶氏化學(美國)等海外公司擁有;小分子磷光OLED染料由UDC(美國)擁有;超敏熒光材料(TADF)技術,則由Kyulux(日本)和Cynora(德國)領先。
而我國由于目前并沒有核心專利產品,企業主要從事OLED 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生產,然后銷售給國外OLED 終端材料廠商,升華提純后用于OLED 面板生產。
國內OLED 中間體、單體粗品的供應商主要包括奧來德、萬潤股份、阿格蕾雅、江西冠能等,目前已實現規模量產并進入全球OLED 材料供應鏈。
在中游的面板生產上,OLED面板生產主要集中在韓國(三星、LGD)、日本(JDI、JOLED、夏普)和中國三個亞洲國家,中國臺灣的友達公司也具備剛性OLED產線。國內廠商目前還在拓展產線,從全球來看也具備產能優勢。
圖: OLED國內產線(來源:西南證券)
二、下游需求帶來巨大的空間
目前正是OLED厚積薄發的時期,電視、智能手機端、智能手表、等電子設備的海量應用將為OLED顯示產業提供爆發的力量,下游市場對OLED的需求也快速增長。
根據DSCC數據,2018年全球AMOLED(即主動驅動式OLED,我們所接觸到的OLED屏幕絕大多數是 AMOLED)市場產值達到265億美元,同比增長13%。
智能手機是最主要應用,占比達到80%以上,其次是電視,占比約8%。預計到2022年,全球AMOLED的市場產值將達到489億美元。
來源:DSCC, 西南證券
2005-2009年,三星、索尼等廠商大舉推進 OLED 技術,并在三星的高端手機領域廣泛應用。發展十余年,OLED在智能手機顯示屏方面的需求最大。
據DSCC預測,柔性AMOLED屏的出貨滲透率將于2020年達到21%,超過3.5億片;到2022年,柔性AMOLED屏在智能手機面板市場的滲透率將提升到30%,加上剛性AMOLED屏的滲透率超過50%。折疊屏手機受制于產能和價格等因素,有望于2022年達到4%的滲透率。
來源:DSCC,西南證券
電視是除智能手機外,對OLED需求最大的消費產品。2013年,OLED電視開始規模化推向市場。5G+8K+OLED,給產業帶來產品換代的新動能,智能電視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目前可卷曲的節約空間的電視已經出現,未來還會有更多創新產品。
不過,由于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由LGD壟斷,產能受限,致使OLED電視單價過高,預計2019年銷售量為360萬臺,全球占比約達1.5%;中國銷售量預計為34萬臺,在全球占比不到10%。
來源:IHS,天風證券研究所
三、哪些上市公司將受益?
OLED的發展帶動了整個OLED產業鏈的快速擴張,包括制造設備、材料、組裝等產業鏈都將孕育巨大的機遇。此外,目前日本對韓國面板出口限制,對國內相關終端廠商以及材料廠商是利好消息。投資者可關注業務持續性好、業績較穩定的公司。
1.京東方A(000725)
公司核心業務包括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和健康服務,是顯示面板行業龍頭,主要提供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及車載、穿戴、工控、醫療、拼接、教育等顯示屏。
京東方是繼三星、 LG之后全球第三家、國內第一家實現柔性 OLED 量產的企業。7月15日,京東方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7月15日實現量產出貨,這是繼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后,京東方在柔性顯示領域又一重要里程碑。
另有外媒稱,蘋果稱將在其供應鏈中引入京東方作為其OLED顯示器供應商,若合作達成,京東方將成為繼三星、LG之后的第三家蘋果OLED顯示器供應商。
2.深天馬A(000050)
公司主要從事液晶顯示器及相關材料、設備、產品的設計、制造、銷售。目前主要量產FHD剛性屏產品,公司2018年OLED屏幕產能為硬屏209千平方米,通用416千平方米。
深天馬擴產線已具備量產能力,目前產能和良率持續提升中,2019年柔性OLED產線投產,預計當年產能為柔性268千平方米、硬屏263千平方米、通用999千平方米;2020年柔性屏產能進一步提升至500千平方米、硬屏和通用不變。
3.萬潤股份(002643)
公司主要從事顯示材料、環保材料、醫藥產品及其他功能性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萬潤股份的顯示材料主要包括高端TFT液晶單體材料和OLED材料,是公司主要營業收入和利潤來源。
公司早在OLED材料興起之時就開始布局OLED材料產業鏈,可生產OLED發光材料的中間體和升華品,已有自主知識產權的OLED成品材料在下游廠商進行放量驗證。
未來隨著OLED材料在小尺寸顯示領域應用規模的擴大,萬潤股份的OLED材料領域有望進一步擴大在該領域的市場占有率。
【精彩推薦】
1.《四倍杠桿持有東阿阿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血洗外資!曾經它被買爆,如今“炸雷”跌停》
3.《34億連環炸!京東等五家上市公司中招》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新浪理財師”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臺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