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將在上交所掛牌交易。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7月19日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這25家企業都是有一定創新能力,有一定專長的企業,符合科創板上市發行條件,經過上交所審核、證監會注冊,在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上符合要求。至于投資者做投資,還需要自己去分析。
那么,這25家企業來自哪些地區、哪些行業?經營情況如何?科創含量有多少?上市發行的估值又是什么水平?澎湃新聞記者從多角度對這25家企業進行了一次摸底。
地域分布看,25家企業中,注冊地位于北京和上海兩地的最多,各有5家,其余14家企業分別來自江蘇、廣東等地,具體來看,江蘇4家,廣東、浙江各3家,陜西2家,山東、黑龍江、福建各1家。
從這25家企業的行業分布上看,主要集聚在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
具體來看,9家屬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8家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2家屬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家屬于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1家屬于通用設備制造業,1家屬于儀器儀表制造業,1家屬于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從發行募資情況看,25家企業的實際募集資金370億元,平均每家募集約15億元。實際募資規模最大的是中國通號的105.3億元,募資規模最小的是安集科技的5.2億元。
25家企業的2018年扣非后市盈率平均為52倍,最低的是中國通號的18.18倍,最高的是中微公司的148.79倍。
此外,財務經營狀況方面,25家企業的體量和資產整體規模相對較大,經營有一定的穩定性。平均營業收入24億元,凈利潤均值3億元,絕大多數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報告期內穩步增長。
據央視財經報道,這25家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研發人員數量占員工總數比例平均約31%,平均發明專利88個,其中,15家企業曾獲得國家級科研獎項。
評論 1
肥仔個光頭 2019-07-22 09:18
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