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機構抱團瓦解崩塌后,資金會流入哪個新方向?

          今天我打算和大伙聊三個問題:

          1、基于大勢分析的交易策略

          2、第十二輪中美貿易磋商的預期差機會

          3、機構資金抱團的后市展望及市場影響


          1、基于大勢分析的交易策略

          昨天小畢在推文里分析了美聯儲議息會議,這件事對未來大勢有重要影響,所以不得不認真對待。

          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公布會議結果,現在看最大概率是降息25個基點,也就是說,如果結果如此,只是符合預期而已,應該不會對市場構成明顯的利好影響。

          因此議息會后鮑威爾主席的講話就變得至關重要,本周末美國公布了超預期的經濟數據,鮑威爾會否基于此考慮,表達出未來暫緩降息的傾向?若真如此,將構成超預期利空。

          所以作為事件驅動交易者,我們不打算在8月1日會議結果公布前提前埋伏,先觀望看看,除非明天超熱數量驟然突破近期階段峰值水平,也就是超過4個。因為突破階段峰值,我們視為超熱趨勢改變的開始,從原來的下降趨勢向上升趨勢改變。




          雖然選擇在8月1日前觀望,但我對后市中期趨勢更傾向于看漲。

          因為隨著美元、歐元等多個經濟體陸續步入貨幣寬松階段,中國大概率也將跟隨寬松,未來一段時間的任何一次高層重要會議,我們都要提防可能提及政策方向轉向寬松。眼下最近的一次會議是正智局會議,7月底召開。

          一季度行情歸根結底,是寬松政策預期驅動的行情,所以在4月中旬會議定調不寬松之后,行情也就終結了。此時如果重啟寬松政策,技術上的第三浪升勢,不是小概率事件。




          2、第十二輪中美貿易磋商的預期差機會

          未來兩天中美要再次舉行貿易磋商了。中美關系緊張還是緩和,對應都有哪些板塊受益,相信大伙早已耳熟能詳了,都是從去年浴血奮戰過來的。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大眾熟知的板塊其預期差也就不大了,很難有大戲。

          與之相比,我覺得上海合作港題材或許預期差會更大一些。

          從去年5月至今,中美此前的十一輪磋商全都是在兩國首都舉行的,這次磋商第一次選擇了首都之外的城市,一定是因為這個城市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今年4月份曾傳出的中美合作港,就是在上海這個地方,當時也的確刺激了上海本地股突然啟動,成為了超級熱點。




          當然,這只是我們的猜測,沒什么有力的依據,只不過這個猜測的風險收益比還算不錯,猜錯了風險不大,因為市場對合作港的預期并不高,而猜對了機會很大,因為預期差足夠大。

          3、機構資金抱團的后市展望及市場影響

          本月看到多篇研報分析機構資金抱團現象,我覺得這不止關乎機構,也關乎咱們普通散戶群體,所以拿出來跟大伙聊聊。




          2006年以來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不斷壯大,各家機構因為擁有相似的決策框架、考核機制、信息渠道、行為模式,所以機構資金抱團現象也隨之而來,多次出現,根據招商證券研報統計,最著名的抱團現象有4次:

          (1)2007年1季度-2010年1季度:抱團金融 持續13個季度;

          (2)2009年3季度-2012年3季度:第一次消費抱團,持續13個季度;

          (3)2013年1季度-2016年1季度:抱團信息科技,持續13個季度;

          (4)2016年1季度-目前:第二次消費抱團,已經持續了 13個季度;如果從2017年1季度算正式開始抱團,目前持續了10個季度。

          按照研報的統計數據,以往歷次抱團時長都是13個季度,目前這次抱團消費股,按長的算已經13個季度了,按短的算也已經10個季度了,這意味著眼下這次消費抱團行為其實也已臨近尾聲,最早從現在開始,最晚在明年一季度之前應該會看到這次抱團的瓦解。

          也就是說,高高在上的消費股可能會面臨一次大的震蕩甚至崩塌,抱團的機構資金從中四散撤離,另覓他處。

          不過,不能將其簡單理解為白馬股會就此從牛轉熊,因為即便抱團結束,也一定會有人一直留守其中,就好像茅臺經歷了前面三次抱團行為的瓦解崩塌,并未阻礙其股價十幾年來的長牛走勢。

          只不過此時對待高位的消費白馬股,咱們還是要小心點為好。同時我們還要去考慮,未來到了抱團瓦解崩塌的那一天,資金四散出逃,必然會轉向流入新的方向,那個新的資金流入的方向會是誰呢?

          目前看,我覺得這個新方向更有可能藏在科技和金融領域,因為這兩個領域更符合未來政策導向,與消費白馬的屬性截然不同。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