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美聯儲召開會議,暗示了接下來的加息路徑。
此前市場一度擔心,為了盡快降通脹、穩民生,美聯儲會采取激進的加息政策(上調75個基點)。
利率上升,會對股市不利,所以美股已經下跌一段時間了。
好消息是,昨晚大多數與會者認為: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比較合適。
也就是說,六月、七月份要分別加息50個基點。這也緩解了市場對激進加息的擔憂。
至于更遠的加息計劃,就要看到時候的經濟狀況了。
今年5月初,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為2000年以來首次大幅加息50個基點,正式開啟了貨幣緊縮路線。
當時,市場預測2022年美聯儲共會加息225個基點,到明年2月將美國基準利率上升到3%。
不過,加息是把雙刃劍,短期能緩解通脹壓力,但也會降低市場活力,阻礙經濟發展。
所以,到年底,美國加息的節奏有可能放緩,昨晚的會議提出了“快速退出貨幣政策支持的好處”。
會議也談到了俄烏沖突以及中國疫情,對于美國經濟的影響。
俄烏沖突,使得大宗商品價格難以恢復穩定。而中國疫情的不確定性,使得全球供應鏈難以恢復常態。
當前美國經濟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主要矛盾在遷移,核心問題是通脹。而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緊縮政策一旦變得過度,反而不利于復蘇,所以美國的貨幣政策,變得更加數據依賴。
如果通脹壓力降溫,9月就有可能暫停加息。
總之,這次更多提出經濟的風險,對通脹的態度有所軟化,增強了市場信心。
…………………………
國內春耕即將完成 磷肥出口有望回暖
去年磷化工板塊大漲,得益于磷肥的漲價,以及磷酸鐵鋰電池的強勁需求。
今年以來,磷化工沒有了去年的強勢,但相比大盤,表現仍可圈可點。
這主要是因為,俄烏沖突引發了糧食危機,增加了化肥的需求。另外,俄羅斯化肥出口受限,進一步導致了磷肥的供不應求。
中國是磷肥主產國,在保供穩價的方針下,去年10月起實施了出口法檢。故而,當海外磷肥短缺時,國內供應是充足的。
由此一來,國內與國外磷肥的價格,也出現了較大價差。以磷酸二銨為例,4月時國內的價格只有國際的一半。
最近,國內價格有所上漲,國內磷酸二銨(64%顆粒)價格達到了4600元/噸,美國海灣地區的價格約為7300元/噸。
顯然,如果國內的磷肥企業,若能出口更多的磷肥,業績彈性也會更大。
隨著國內春耕完成,磷肥出口預計將回暖,國內磷肥企業有望更多地享受到海外市場的高景氣。
值得注意的,近年來由于去產能,國內磷肥行業的集中度在不斷提升。
磷酸一銨前十大廠商的集中度,從2016年的36.6%,提升到2021年的57.6%。磷酸二銨則從69.2%,提高到87.1%。
磷肥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改善。
此外,當出口逐步放開后,國家可能會給頭部企業(尤其是國企)分配更多的出口額度。
故而,頭部企業不僅能享受競爭優化帶來的利潤提升,還能享受更多的出口配額,業績彈性或將更大。
…………………………
(1)樓市繼續松綁
近期,各地不斷出臺樓市扶持政策,越來越多的城市對限售政策進行了調整。
據中指院統計,截至5月25日,已有20城取消限售或縮短了限售年限。
2016年起,我國開始實施限售政策,目的是打擊炒房,抑制房價。
如今,樓市已從一個極端,進入了另一個極端。
當下,我國的樓市不缺供給,而是缺需求。
許多人的買房路徑是這樣的:買第一套房時,自己拿出首付,買一個二手的。賣方把房子出手后,便有錢去買一套新房,完成了置換。
可見,許多新房的成交,是建立在二手房的出售上的。
隨著居民杠桿率的提升,全國許多家庭都已擁有了第一套房,背上了房貸。二手房的需求正在下滑。
一旦二手房出不去,新房也賣不掉。
另外,過去在我國房地產的熱潮中,許多人除了自住的房子,還買了出于投資目的的房子,催生了高房價。
現在,出于投資目的的購房需求,已急劇下降。
所以,房子的需求已大不如前了,此時即便放開限售,恐怕效果也一般。
如果國家把房子加上更多的功能,比如和學區以及落戶等掛鉤,倒是會刺激起購房的需求。
但這樣真的好嗎?
(2)深圳出臺刺激政策
5月26日,深圳發布了《關于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若干措施》。
該文件一共有九大內容,包括鼓勵汽車消費、擴大消費電子市場規模、推動家電消費等。
具體的補貼政策有:對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電視機、空調、冰箱等家電,銷售價格補貼15%,每人累計最高2000元。對超過60個月搖號未中的申請者,專項配置2萬個小汽車購置指標......
補貼15%,相當于打了85折,力度還是很大的,應該是能提振下消費了。
補貼的錢,當然由深圳政府出,來自財政收入。
電子產品、家電的增值稅一般在13%。此次的補貼,相當于減免了這些產品的增值稅,也就是減少了稅收。
深圳能這樣,其他省市未必可以效仿,許多地方的財政是虧空的。
但各省市刺激經濟的行動,一定都會有。
隨著上海本輪疫情步入尾聲,以及多地刺激政策來臨,國內經濟要迎來邊際改善,掉頭朝上了。
(3)索羅斯為歐盟支招
近日,金融大鱷索羅斯寫信給意大利總理表示:俄羅斯的談判地位并沒有那么強大,歐洲有對抗的籌碼。
索羅斯在信中稱,俄羅斯去年將天然氣儲存起來,而不是供應給歐洲,這造成了短缺,并讓俄羅斯從中賺了很多錢,但該國的談判地位并沒有那么強。
因為天然氣是俄羅斯的重要收入,如果歐洲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將很快達到極限,于是便不得不關閉西伯利亞的天然氣井。
據悉,俄羅斯目前約有1.2萬口井參與其中,一旦關閉,由于設備陳舊,它們很難重新開放。
這就是歐盟手里的籌碼。
索羅斯的意思很明顯,想讓歐洲團結起來,忍一忍高能源價格,逼一下俄羅斯。
若確實如此,會利好亞洲的制造業。
因為歐洲面臨高能源價格,成本便會上升,企業生產的意愿會下降。
此時,亞洲可以從俄羅斯進口能源,能源成本相對更低,產品的競爭優勢便會提高。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如果能把握這個發展機會,經濟前景是很好的。
隔壁越南已經在騰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