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盤持續兩天收跌、滬深兩市主力資金連續三日凈流出后,可能有些小伙伴會不淡定了。
數據來源:Wind
反彈會戛然而止嗎?
小通無法判斷,不過一兩根陰線或難改大趨勢。在看不清未來時,或可考慮“躺平”!
A股短期走向看不清
如果非要給今日下跌找個理由,可能大多數投資者脫口而出的就是“漲了好幾日,跌跌很正常”。
股市本就是漲漲跌跌,連漲之后的調整也很正常。我們曾分享過多次,短期市場、特別是以一日漲跌可能真的沒有“確切”的理由。
查理?芒格分享過一個故事:
通用電氣前CEO杰克?韋爾奇是一位工程學博士。
當蘋果公司表現很差時,有人曾問他:“杰克,蘋果到底做錯了什么?”
韋爾奇說:“我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回答這個問題。”
韋爾奇是全球最偉大的CEO之一,當被問及蘋果公司困境時,他認為自己“不知道”。
我講韋爾奇的故事,是為了教你一個道理。當你不了解、也沒有相關的才能時,不要害怕說出來。
沒有人期望你什么都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范圍、擅長領域。對大多數股民來講,“預測短期市場”并不是自己的專長,即使股神巴菲特也認為,短期預測是“毒藥”。
對短期市場而言,請向韋爾奇學習,承認自己看不清,或許才是明智之舉。
A股大部分時間適合“躺平”
除了短期市場無法看清外,在大部分時間中,少動或許更合適。
招商證券曾統計過一組十年的數據(2010-2019年),發現:
在多數時候A股呈現“結構性行情”,分化、震蕩是常態,占比時間高達58%;
普漲的時間很少,占比時間僅為14%;
普跌的時間也不多,占比為28%。
A股市場分化、普跌和普漲的時間 2010-2019年
數據來源:招商證券
也就是說,A股大部分時間都是分化、震蕩,缺乏持續的好行情,也缺乏持續的“壞”行情(A股普跌時間不算長,只是波動大、板塊分化嚴重,賺錢體驗差)。
震蕩分化市、普跌市也被很多人稱為“垃圾時間”。如果你在垃圾時間、煎熬時刻亂動、甚至離場,可能會失去賺錢機會。
畢竟對于股市投資而言,影響最終收益的,只是少數交易日而已。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統計:
不論是上證指數、滬深300還是創業板指,如果錯過漲幅最大的5個交易日,它們的歷史收益將縮水一半;如果錯過漲幅最大的20個交易日,將直接轉為負收益。
如果錯過漲幅較大的X日
回測區間從A股開始實行漲跌停板制度的1996年12月16日-2022年7月31日,滬深300、創業板指起始日為指數上市日
看不清楚未來時,“躺平”可能強過“多動”。
躺平不等于躺贏
躺平并不等于躺贏,為了“贏”,也要做好“動”的準備。
首先,“動”起來,選好投資對象。
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沒有什么根本變化,就可以一直持有手中的股票。
對基金而言,只要仍然認可手里的基金的投資方向、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不妨多一些耐心。
投資的竅門不是相信自己內心的感覺、迷信大眾的感覺,而是要約束自己,不去理會內心的沖動。
在資金管理、倉位設置、回撤限制、止損止盈比例等方面,做規劃,限制交易的隨意性。
其次,要做好隨時“動起來”的準備。
霍華德?馬克斯說,“不要預測,只要準備”。
集中精力關注你投資的公司或者基金,正在發生什么變化。只要找到有價值的投資標的,時間會帶來財富。
當以下情況發生時,請動起來、考慮止損:
虧損額度達到總資金的一定比例時;
走勢看不懂,且對我不利時;
買入后,沒有實現預期時;
買入后長時間沒有行情時;
買入的理由不存在了、發生了變化、被澄清時。
如果止損錯了,又反彈怎么辦?
再動起來,再買入就是。
第三,空倉也未嘗不可。
如果你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值得投資的股票或基金,就暫時遠離股市。
把錢存銀行,或買入風險較低的貨幣基金、純債基金,直到找到值得投資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