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行業研報及個股調研紀要,歡迎關注本號。
一、拓荊科技調研紀要11
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1:美國出口管制新規對公司的生產運營是否有影響?公司是否有相關的應對措施?
答:在美國出口管制新規發布后,公司積極解讀相關內容,并持續關注相關細則的解讀。公司一直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合法依規、穩定經營。公司將持續關注后續相關動態情況。
2:目前公司預計第四季度確認收入節奏是否有變化?2022年營業收入預測情況如何?
答:公司于2022年10月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等相關公告,其中,公司層面業績考核指標設置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兩個指標,公司的營業業績敬請關注公司后續公開披露數據。
3:公司下游客戶是否有相關資本開支的調整?公司產品交付是否有放緩趨勢?
答:公司暫不了解下游客戶的資本開支計劃及調整情況,公司一直積極跟進客戶端的進展情況,并根據客戶產線的擴產節奏和要求交付設備產品。
4:公司目前訂單簽訂進展情況是否有節奏的調整?預期2022年訂單情況如何?
答:目前公司產品訂單在正常推進,具體簽訂情況主要取決于客戶產線進度,今年整體訂單情況暫時無法準確預測,要視客戶產線進展節奏情況而定,敬請關注公司后續公開披露數據。
5:公司PECVD產品已經很成熟,SACVD和ALD產品未來市場空間情況,未來如何布局?
答:根據 SEMI 等數據統計,2021年全球薄膜沉積設備市場份額約210億美元,ALD設備占比約為11%,SACVD設備占比小于6%。目前公司SACVD和ALD產品已經實現推向市場,實現產業化,后續公司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6:公司產品在先進制程方面的進展情況,后續如何布局?
答:公司PECVD、ALD和SACVD三大系列產品已實現廣泛應用,后續公司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進行產品布局和規劃。
7: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的合同負債環比2022年半年度有所降低,這是什么原因?是否為訂單量減少?
答: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同負債為9.22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負債為10.87億元,合同負債主要為公司預收款,不能完全體現訂單增量的情況,因此不能據此推斷公司訂單量減少,目前公司在手訂單飽滿。
8:公司毛利率未來是否有季節性波動,還是會按照2022年第三季度的趨勢延續?
答: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的提高,主要是因為公司持續研發投入的累積、通過客戶驗證的設備數量越來越多,確認收入的規模不斷增加。未來毛利率水平需要結合公司收入確認等情況確定。
9:目前公司的研發團隊情況如何?公司管理層是否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新規的影響?后續如何規劃?
答:目前公司管理團隊和研發團隊穩定,公司已實施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和2022年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進一步促進了公司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的穩定性。目前管理層在合規正常履職,后續將持續關注美國出口管制新規的細則。
10:公司設備零部件的供應情況如何?國產化率大概是多少?
答:公司已經建立了全球范圍內的供應鏈資源,搭建了穩定的供應鏈結構,并采取多貨源的供應商管理策略,目前供應鏈合規安全穩定。公司沒有具體統計國產化率的情況。
二、上海貝嶺調研紀要1201
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情況
截至三季度,實現營收14.27億,同比下降6%,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15%。原因來看:第一,2021年是整個半導體行業尤其模擬電路行業爆發的一年,很多模擬電路公司去年的收入和利潤,都達到非常罕見的高值,同比基數較高;第二,上海貝嶺主業為集成電路產品,在合并收入中,除主業外,還有集成電路貿易,是香港海華為長三角和國內主要的廠商提供設備和化學品業務。主業6%降幅中,占比較大的是香港海華的貿易業務,同比去年下降14%。主業IC收入方面,和去年前三季度累計數值基本持平,去年二季度、三季度爆發非常快,因此營業收入基數較高。所以,今年前三季度和去年比主業收入下降幅度微小(-3%)。
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降幅,扣非凈利潤同比降幅15%,進一步分析,主要兩個原因:第一,研發費用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的增長非常快,同比增幅超60%;第二,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的變動,公司持有無錫新潔能股份,與去年同比,今年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收益有比較大的降幅,接近50%。因此,歸母凈利潤下降主要的變化因素是主業之外的因素。
主營業務功率鏈、信號鏈兩個板塊的表現,大致的態勢分析如下。去年年報中,公司將現有業務重新梳理,作為一家模擬集成電路公司,公司產品門類分布比較寬泛。公司主營業務分為信號鏈和功率鏈。功率鏈方面3塊業務(電源管理、功率器件、電機驅動),去年年報功率鏈業務包含電源和功率器件,占公司IC業務收入的50%強,現在增加了電機驅動業務,系收購深圳矽塔后所增加。信號鏈5塊業務,分別是ADC(模數轉換器)、非揮發存儲器、電力專用芯片(深圳銳能微做的國網、南網智能電表用的計量SOC業務)、物聯網前端、標準信號產品。電源管理是功率鏈最大的一塊,主要是南京微盟在做;電力專用芯片是深圳銳能微業務;電機驅動是深圳矽塔業務。其余ADC、非揮發存儲器、物聯網前端、標準信號產品、功率器件業務在公司本部均以各產品事業部的形態開展。
功率鏈方面:從今年前三季度,功率鏈業務收入從絕對值來看依舊以電源為主,電源業務過去以消費類的市場為主,近期快速向工業、汽車的領域延伸,但很多最終的細分市場還是消費類的,今年上半年前三季度,消費類訂單和需求出現較大下滑。今年前三季度電源業務同期有較大降幅。功率器件業務小幅上升,合并在一起,由于電源占比較大,所以功率鏈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信號鏈方面:非揮發存儲器降幅較大,過去是依賴手機攝像頭模組這個爆發比較快的市場,今年前三季度,手機攝像模組市場出現顯著變化,目前EEPROM業務重心向電表、家電和其他工業市場轉型,今年前三季度非揮發存儲器業務有較大降幅;物聯網前端是以公司原來的電表計量和物聯網計量產品為主,今年前三季度同比有一定幅度下降;信號鏈業務漲幅最大的是深圳銳能微的電力專用芯片業務,即智能計量和SOC,也就是智能電表芯片業務;ADC原來基數不大,今年前三季度同期增幅較大;標準信號產品是模擬電路信號鏈中的接口、運放、模擬開關等的標準品,同比小幅的上升。合并5塊業務,信號鏈業務同比去年增幅較大。
問題交流如下:
1、公司各塊業務在車方面量產和未來布局?
答: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產品的布局是全方位布局,公司去年陸續有電源產品(LDO、DC/DC)推出,公司目前在汽車電子領域的產品布局遠遠不止電源管理,在各個產品板塊都有新的車規級產品推出。首先是功率器件(IGBT、MOSFET),EEPROM去年有小容量產品完成車規認證,今年會有更多更大容量的EEPROM產品做車規認證。LDO、DC/DC、電壓基準等電源產品都有車規產品,還在布局CAN總線、LIN接口電路、馬達驅動、數字隔離器、電池管理模擬前端產品的研發。現在已經實現量產的汽車電子半導體、集成電路產品是IGBT、MOSFET功率器件,EEPROM,LDO、DC/DC、電壓基準等已在新能源車上實現應用。公司電源管理、EEPROM、MOSFET、IGBT和運放都是細分產品的領域,具體使用場景是在車燈的LED驅動、還有LDO和EEPROM在車燈上用,汽車空調里EEPROM、LDO、IGBT都有,在電子助力轉向領域有EEPROM和LDO電源管理芯片,還有車窗控制系統也是用到LDO電源管理產品。新能源車和汽油車的中控屏也會用到MOSFET和LDO,汽車水泵也有用MOSFET,這些已經實現量產。后面布局和規劃的更多汽車電子產品,包括CAN接口、LIN接口、馬達驅動、數字隔離器、BMS模擬前端等,目前還沒有量產,尚處于市場調研和產品規劃布局和研發。
2、汽車芯片目前銷售方式及主要的客戶?
答:除了個別車企客戶,公司基本都是通過代理商模式將車規產品銷售至模組和整車廠。至于主要客戶,公司和大汽車廠的商務合作處于不公開狀態,合作的客戶車廠很多,國內多家車廠和一些tier1零部件供應商都有,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公司都有涉及相關車規產品。
3、汽車產品的營收占比?
答:以2021年年度IC收入14.2億元為分母,雖然目前汽車電子產品的收入占比還較低,但公司現有新產品及市場推廣都在涉及汽車電子業務,汽車電子產品數量增長較快,更多的產品在做車規認證,包括器件、電路,預計今年及未來兩三年會比較快的增速。
4、EEPROM產品價格下行壓力大嗎?
答:去年公司產品整體漲價幅度相對溫和,今年上半年消費端訂單疲軟,部分產品面臨價格下行壓力,目前沒有出現整體大幅度降價的情況。EEPROM的價格還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從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看,公司產品價格沒有太大變化。
5、存貨有6個億,屬于幾個月的庫存水平?屬于正常范圍嗎?
答:庫存前三季度增長幅度較多,是正常的。有很多產品庫存涉及跟foundry廠的合作關系,在產能相對寬松的情況下多備一些貨。從財務管理角度,公司也很重視對兩金的管控,主要指應收賬款和庫存,總體處于合理安全區域。部分產品的庫存水平超過2-3個月,各個產品的庫存水位差異較大。
6、對明年的展望?TI產能回歸給公司帶來什么影響?公司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答:今年消費和工業端都走軟,我們認為是周期性變化。中國在2010年之后始終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市場。中國工業化程度非常高,在電子行業包括整機、模組生產領域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國。電子整機和模組生產對電子元器件,包括模擬電路、功率器件都提出了海量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對國內企業來講,雖然還不具備和TI全面競爭的能力,但功率鏈中對電子元器件包括模擬電路、功率器件的海量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且國內客戶在各細分市場對元器件國產化的渴求依然會持續。所以,無論行業跨國巨頭有什么動作,國內的廠商只要在技術進步上做得足夠好,包括對成本的把控、對細分市場產品的需求能夠做到精準的了解,功能、性能能夠實現趕超,就有足夠的市場機會,畢竟這個市場足夠的大,夠容下國內眾多的模擬電路、電源公司開展競爭。
7、產品價格調整到去年漲價前的水位了嗎?
答:從主業毛利率看,比去年年初調整前毛利率還要高。
8、詳細拆分公司各個板塊產品跌價情況?
答:公司整體價格毛利率情況沒有大幅度變動。消費類的例如電源產品出現了一些價格下調。去年電表的價格上升了不少,后續可能面臨價格回調壓力。但我認為公司產品毛利率的變動不會非常劇烈。公司產品業務分布較寬,總體價格相對穩定。
9、代工廠價格下降趨勢?
答:市場都有這樣的訴求,去年代工漲價較多,根據當前市場情況,fabless公司希望foundry廠可以價格回歸,目前還處于觀望狀態。
10、研發人員規模增長如何?
答:今年研發投入增幅非常大,研發費用同比變動幅度超過60%,這與研發人數的增加、研發人員激勵力度增加相關。近年來公司研發人員增長比較明顯,從年初到現在,包含子公司增加接近100人,研發人員占比60%。
11、電表業務現狀?國網、南網對新表型的招標情況?
答:電表業務是子公司深圳銳能微的主業。今年前三季度業務增幅非常大,第四季度企穩,全年將會是非常高的比例增幅。國網招標中,新一代智能物聯表目前上量速度較慢,但新一代表比舊表單價高非常多。今年智能物聯表招標量比去年高,今年目前已經招標30多萬只,去年全年才十幾萬只的招標量。
12、智能表是單芯片還是雙芯模組方案?比例?市場空間?
答:雙芯是指管理芯+計量芯,公司主要做計量芯,暫不涉及管理芯。計量芯供貨現在是SoC芯片,全資子公司深圳銳能微在新的智能物聯表中占據市場最高份額。但智能物聯表上量速度沒預想的那么快。
13、電表占整體IC收入比例?
答:深圳銳能微業務,前三季度電力專用芯片目前公司IC主業收入占比20%-30%,這一占比高于往年占比,因為深圳銳能微這塊業務今年增幅較大。
14、電表毛利率?
答:深圳銳能微的電表高于公司產品平均毛利率。
三、創耀科技調研紀要1206
對公司2022年半年度和三季度財務狀況進行介紹,主要內容為:
公司2022年半年度營業收入4.75億元,同比增長180.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097.21萬元,同比增長18.34%;研發投入7702.49萬元,同比增長119.67%。按照各產品線營業收入劃分來看,公司增長最快的仍是接入網網絡芯片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該業務板塊上半年總營收3.88億元,同比增長260.4%。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與解決方案業務板塊營收4910.07萬元,同比增長121.06%;芯片版圖設計服務及其他技術服務版塊營收3,771.27萬元,同比下降3.75%。2022年上半年研發投入7,702.49萬元,占總營業收入16.21%;公司2022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27.95%,較去年同期下降17.88%。主要影響因素有:1、技術開發服務板塊所貢獻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通信接入網網絡芯片業務板塊規模上升,同時一些技術服務為主的業務模式發生轉變。2、上半年疫情及行業人員薪酬增長等因素造成版圖設計服務版塊毛利率有所下降。
公司2022年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5%。1月份至9月份的營業收入為6.75億,較去年增長顯著。營收來源為三塊,電力線載波業務營收為0.71億元左右,接入網業務營收約5.45億元,其余為芯片版圖設計業務收入及其他技術服務。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方面,第三季度為2,023.30萬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18.18%。2022年1至9月份凈利潤約為7,120.51萬元,同比增長18.29%。研發費用方面,第三季度研發投入5,286萬元,較前兩個季度有所增加,主要系流片費、IP費、實驗材料費以及人員薪酬增加等。1至9月份研發投入合計1.3億元左右。
Q&A環節
Q1:公司在車載、物聯網、電力行業等行業有什么長久規劃,有沒有通過資本市場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的有力舉措?
A:車載芯片是公司一個長期投入的領域,是公司的一個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近兩年公司在這方面的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公司已加入的星閃聯盟是基于短距無線標準的聯盟,星閃聯盟成立的主要目的實際是推行國內主導的短距通信的標準,希望能夠在車載這個領域進行市場化的落地。聯盟會員包括整車廠、芯片廠以及汽車配套的一些方案廠商,公司在星閃聯盟中將與聯盟會員一起完成一些核心IP的設計以及提供配套解決方案,預計于2023年年中推出首款星閃芯片。電力行業中,PLC產品線的無線雙模芯片將作為公司后續一至兩年的拓展重點,光伏通信,智能配網也將作為公司中長期的儲備方向。
Q2: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金額及占比均提升較大,主要是什么原因?今年研發成效如何?是否有新的技術或者產品獲得突破?
A: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金額及占比均提升較大,主要因為今年的IP費、流片費、材料費及研發人員的薪酬等較去年有所增加。創耀目前持續投入的研發方向主要包含PLC無線雙模芯片、WiFi6ap、局端芯片、下一代路由網關SOC芯片、高速工業互聯芯片、車載短距無線等。其中PLC無線雙模芯片預計今年四季度會貢獻部分營收。目前用于工業互聯領域的芯片已回片,初期客戶已開始功能性及可靠性驗證,公司將積極支持客戶并進一步完善芯片產品,逐步達到小批量出貨。車載短距無線領域,項目處于設計階段,基于FPGA原型驗證已及相應投片工作已完成。
Q3:公司三季度合同負債金額同比下降近50%,主要是什么所致?目前公司在手訂單情況怎樣?同時,公司存貨卻同比增加近2倍,主要是什么原因?
A:公司三季度合同負債金額同比下降主要因為公司逐步交付和履約在手訂單所致。截至2022年Q3合同負債金額約3.4億元,其中大多數是接入網業務的在手訂單,公司希望能盡快完成這些訂單,但目前根據產能及研發項目的驗收進度來看,截止到2022年底只能完成部分。新訂單也會根據目前在手訂單執行情況調整。目前需要消化掉大部分,再產生后續訂單,但目前進度有所放緩。公司存貨同比增加主要因為隨著公司銷售規模的增加,為應對未來市場需求加大備貨所致。存貨中還包含一些長期技術服務合同累計的服務成本,這部分將隨著研發項目的最終驗收轉為主營成本。
Q4:請問公司2022年度研發費用主要的使用方向?公司研發項目的進展能否給我們介紹下,2023年預計研發投入將是怎樣的一個趨勢?
A:2022年度,公司研發投入的金額按照目前的趨勢相較2021年將有所增加,主要投入的仍將是IP費、流片費、材料費及研發人員的薪酬等。創耀目前持續投入的研發方向主要包含PLC無線雙模芯片、WiFi6ap、局端芯片、下一代路由網關SOC芯片、高速工業互聯芯片、車載短距無線等。其中PLC無線雙模芯片預計今年四季度會貢獻部分營收。目前用于工業互聯領域的芯片已回片,初期客戶已開始功能性及可靠性驗證,公司將積極支持客戶并進一步完善芯片產品,逐步達到小批量出貨。車載短距無線領域,項目處于設計階段,基于FPGA原型驗證已及相應投片工作已完成。2023年預計研發投入會和2022年持平,研發費用會根據業務開展需要進行相應調整,具體情況請以定期報告為準。
Q5: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持續走強的驅動力是什么?截至9月末,公司在電網、工業、車載等通信領域下游的應用占比分別為多少?未來會往哪塊領域大力拓展?
A:由于創耀科技長期聚焦于通信芯片的研發,公司的主要客戶為運營商、國家電網等,受到消費電子市場等的波動影響較小,使得公司的業績能保持穩定增長。截至2021年底,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公司所支持客戶在電網HPLC通信芯片的市場占有率約為10%,今年的數據相關統計機構尚未給出,根據公司內部出貨量統計,預計會超過去年。工業、車載等通信領域公司產品尚在研發階段或者小批量測試階段,未做相關市場統計。公司PLC產品線的無線雙模、接入網產品線中的路由網關SOC及WiFi6ap芯片將作為公司后續一至兩年的拓展重點。
Q6:公司PLC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如何,公司將會怎么布局?
A:創耀科技的PLC芯片業務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很早就開始了。目前已經跟一些逆變器廠家有合作。光伏領域需要通信芯片對其光伏組件、逆變器、匯流箱等工作室設備的運轉狀態的數據進行匯聚收集傳輸從而實現精細化管控。目前創耀科技的光伏通信芯片的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逆變器和匯流箱一側,且效果較好。但對于芯片供應商來講,光伏電站的逆變器數量不大。目前我們在與客戶探索將通信芯片的應用從逆變器、匯流箱一級進一步向下延伸到光伏組件一側。如果能夠進入到光伏組件一側,通信芯片使用量將極大增加。應用于光伏組件上的PLC雙模通信芯片,目前已經流片,預計在今年年底回片。但在這些應用市場上何時會放量出貨,我們認為大批量的應用還有待行業統一標準的建立和應用市場的認可。公司PLC產品線在光伏領域已有客戶在合作中,光伏的標準正在由產業內部的客戶提煉中,在光伏領域會和合作伙伴定制適用于光伏控制場景的芯片,進一步推廣光伏領域的應用。
Q7:公司在細分領域上,最具爆發力的點在哪里?外部環境對公司業務發展的影響如何?
A: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公司PLC產品線的無線雙模的出貨量,預計明后年將有較為明顯的增長;接入網產品線中,路由網關SOC及WiFi6ap芯片有望進入無線路由市場并逐漸起量。外部國際局勢對接入網業務在海外局部地區的出貨可能會有一些不確定性的影響,具體事項,請以公司的公告為準。以上僅做投資者交流,不構成業績預測或承諾。
Q8:創耀在配網側芯片未來的預期情況?
A:我們配網側的合作伙伴作為系統及設備方案廠商,一直在積極地參與相關市場的招投標,且在配網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出貨量。我們公司專用于配網的采樣類的ADC芯片已經流片,預計今年春節前后回片。目前我們更關心的是該芯片各項性能指標有沒有達到設計預期,毛利率和定價是下一步的考慮。公司預計配網側芯片在2023年暫不會有大的營收貢獻。
Q9:公司接入網局端芯片的情況是如何,形成收入的時間節點?
A:我們局端芯片原計劃是在今年四季度開始出貨,目前由于晶圓生產交付延后的原因,預計將要到明年才會有首批出貨。公司還是會按照原計劃,首先在亞非拉的一些實驗局開展小規模的使用測試,穩定后再參與歐洲主流的市場的競爭。
四、中科藍汛電話紀要1208
公司簡介:
中科藍訊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無線音頻SoC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TWS藍牙耳機芯片、非TWS藍牙耳機芯片、藍牙音箱芯片、智能穿戴芯片等。
公司是業內較早采用RISC-V指令集架構作為技術開發路線的芯片設計企業,基于開源的RISC-V指令集架構,配合開源實時操作系統RT-Thread,自主開發出高性能CPU內核和DSP指令,實現了各種音頻算法。目前公司產品已進入TCL、傳音、魅藍、NOKIA、飛利浦、聯想、鐵三角、創維、紐曼、山水、惠威、摩托羅拉、喜馬拉雅、倍思、boAt、科大訊飛、夏新、網易、唱吧、QCY、天貓精靈、魔聲Monster、Sudio等終端品牌供應體系。
問答環節:
Q1:請問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如何?客戶主要是海外還是國內?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TWS藍牙耳機芯片、非TWS藍牙耳機芯片、藍牙音箱芯片及智能穿戴芯片等,2021年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TWS藍牙耳機芯片44.21%、非TWS藍牙耳機芯片17%、藍牙音箱芯片33.49%及其他5.3%。2022年,消費電子市場低迷,藍牙音箱市場受沖擊較大,收入占比會有一定程度的下調,但其他芯片中的智能穿戴芯片、MCU純音頻芯片等的銷售收入占比較2021年的5.3%有所提升。
公司在深耕現有藍牙音頻市場的同時,擴展智能手表、有線耳機、智能家居等應用場景,采用產品多元化策略,挖掘現有客戶新需求及開發新客戶,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采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終端客戶的國家及地區數據無法精確統計,預計海外客戶占比在60%至70%左右。
Q2:公司品牌客戶和白牌客戶的占比分別為多少?
公司產品應用于終端白牌廠商的芯片銷售收入占比約在90%左右。
公司自2020年開始,在鞏固現有白牌市場份額的同時,推出訊龍系列芯片向品牌市場滲透。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已進入TCL、傳音、魅藍、NOKIA、飛利浦、聯想、鐵三角、創維、紐曼、山水、惠威、摩托羅拉、喜馬拉雅、倍思、boAt、科大訊飛、夏新、網易、唱吧、QCY、天貓精靈、魔聲Monster、Sudio等終端品牌供應體系。公司近期新推出了高端芯片產品訊龍三代,采用22nm制程,在臺積電流片,主要應用于高端藍牙耳機、音箱、智能手表等,性價比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會成為公司未來的增量市場,可有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改善毛利率,并有望在一線品牌市場做出突破。
Q3:如何看待消費電子2022年Q4和明年行情?
從去年“亞馬遜事件”至今,消費電子行業就一直處于去庫存狀態,目前藍牙音頻市場相對其他市場庫存水平較低。近期中低階產品的市場需求恢復較快,白牌市場的訂單需求增速較高。9月開始是行業傳統旺季,但自2021年下半年起,行業需求萎靡,今年同比去年雖有所增長,與真正的旺季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及出貨穩定,后續需結合行業政策、市場情況等判斷行情變化。
Q4:公司研發人員招聘情況及未來規劃如何?
截至目前公司員工數量已超過200人,2022年通過社會及校園招聘共吸收60-70名研發人員。2023年公司將根據項目研發進度和崗位需求,繼續通過社會及校園招聘吸收人才,持續為服務品牌客戶、滿足募投項目需求做準備。
Q5:公司毛利率后續會如何變化?
前期受上游晶圓漲價、產品售價調整以保持市占率的影響,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結合目前上游晶圓及封測成本下降、市場需求恢復及公司新產品推出,公司未來毛利率有望上升:
1、公司對現有產品進行升級迭代,針對產品的性能方面、成本方面都做了大幅度的優化:減少單顆芯片晶圓面積,從而降低芯片單位成本,同時提升用戶體驗、產品功耗、信噪比等性能;
2、公司新推出的訊龍三代高階產品毛利率在40%左右,可應用于藍牙耳機、音箱、手表等產品,會成為公司未來的增量市場,提升公司在藍牙耳機、藍牙音箱、智能穿戴產品在品牌領域的競爭力;
3、公司上游晶圓廠和封測廠的產能有所緩解,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下調,公司單位采購成本逐漸降低。
Q6:公司對募集資金的使用有什么規劃嗎?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投向于智能藍牙音頻芯片升級項目、物聯網芯片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Wi-Fi藍牙一體化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發展與科技儲備基金。募投項目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通過技術研發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優化產品結構,不斷升級公司芯片工藝制程。將公司產品線擴充至Wi-Fi藍牙一體化芯片、物聯網芯片等新業務、新產品領域,進一步增強公司技術研發實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基于對客戶需求的調研、研發項目的排期及市場競爭情況,公司將按照計劃逐步推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同時,公司也不排除自主培育外的并購重組進行業務拓展,并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Q7:公司未來是否考慮推出股權激勵方案?
股權激勵作為公司長期和長效激勵機制,是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激勵工具,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團隊凝聚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地將股東、公司和核心團隊三方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確保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公司高度重視人才激勵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積極調動核心骨干人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若有股權激勵方案落地實施,公司將會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評論 1
商務咨詢 2022-12-12 21:36
轉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