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月16日電(康耕甫) 近日,國內綜合性半導體上市公司紫光國微發布公告,由間接控股股東破產重整產生的管理人賬戶半年內已減持公司股份984.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6%。公告次日至今,紫光國微股價已連續6個交易日下跌,13日收盤價較2022年8月10日的歷史高點已跌去33.91%。
不過,管理人的減持行為并未結束。1月9日收盤后紫光國微出現的9筆大宗交易賣方也是該賬戶。經測算截至1月13日,該賬戶尚持有約2793萬股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約為3.29%。同時,知名私募高毅資產旗下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已經在2022年二季度末清倉紫光國微。
此外2022年12月28日,紫光國微發布公告,將2021年6月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的14.88億元(凈募集金額)資金使用及投向做出了變更。通過本次變更,募集資金投向由原計劃的70%用于研發、30%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變更為29.5%用于研發、20.23%用于房地產建設、50.26%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2022年三季報顯示,紫光國微資產中包括貨幣資金40.65億元、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48.66億元等,資產負債率為35.78%,2022年公司也曾多次公告使用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在一定額度和期限內使用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
特定股東持續減持高毅資產清倉
1月5日晚,紫光國微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以下簡稱“管理人”)的告知函,2022年8月25日至2023年1月5日,管理人開設的證券賬戶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984.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6%。
公告次日,紫光國微股價放量大跌6.07%,至今已連續6個交易日下跌,截至13日收盤,其股價為118.11元/股,距離2022年8月10日的歷史高點178.7元/股已經跌去33.91%。
管理人賬戶的產生源于紫光國微原間接控股股東紫光集團的破產重整,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團宣布其相關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對其進行破產重整,相關程序隨即展開。
在2022年7月13日,北京一中院裁定確認紫光集團等七家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由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的戰略投資者,并擬通過其搭建的戰投收購平臺智廣芯整體承接重整后紫光集團100%股權。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由此產生,管理人開設的證券賬戶中提存的股票為重整計劃規定的償債資源。
不過,該管理人的減持行為并未結束。1月9日收盤后,紫光國微出現9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124.15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折價1.39%,9筆大宗交易共成交205萬股,成交金額2.55億元。對比之前的減持信息發現,大宗交易賣方也是上述管理人賬戶。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該管理人賬戶持有紫光國微股份為3188萬股,占總股本的3.75%。如果去除1月5日和1月9日該賬戶的14筆減持,可以測算截至1月13日,該賬戶尚持有約2793萬股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約為3.29%。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私募高毅資產旗下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已經在2022年二季度末清倉紫光國微。公開信息顯示,在2022年一季度末,該基金還持有公司股票1500萬股,占比為2.47%,二季度末,該基金減持500萬股,降至持有1000萬股;在三季度末,機構持股中已經沒有了該基金的身影,其持有的1000萬股清倉在最高位區間。
募資項目變更資金用途變動較大
同時,前文所述戰略投資者搭建的戰投收購平臺智廣芯,承接重整后紫光集團100%股權,因此智廣芯變更為紫光國微的間接控股股東,紫光國微的實際控制人也發生了變化,變更前其實際控制人為國家教育部,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在2022年12月28日,紫光國微發布了“關于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及將剩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公告”,將2021年6月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可轉換債券募集的14.88億元(發行總額15億元,相關費用0.12億元)資金使用及投向做出了變更。
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原募投項目累計投入6.96億元,包括4.3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和2.58億元的擬定項目投資;募集資金專戶余額8.12億元,包括剩余募集資金7.92億元,以及募集資金產生的利息和現金管理收益約1998萬元。
變更后,實施主體由北京市同芯微電子變更為深圳市國微電子,募投項目變更為兩個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合計投入4.45億元,以及一個房地產建設項目投入3.05億元。
同時,同芯微電子歸還10.5億元全部募集資金(10.5億元本金及相關利息和現金管理收益),同芯微電子歸還的全部募集資金與變更后的新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7.5億元的差額將全部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可見,對于同芯微電子來說,公司承擔了已使用的2.58億元募集資金,共歸還10.5億元的初始募集金額,以及約1998萬元的相關利息及現金管理收益,共計10.7億元。這10.7億元中7.5億元用于深圳國微的新募投項目,3.2億元用于補充紫光國微流動資金。總的來說,紫光國微通過本次公開募集資金共補充流動資金7.58億元,另外4.45億元用于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建設,3.05億元用于聯建樓建設。
通過本次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紫光國微由原計劃10.5億元用于研發及產業化項目、4.3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即70%用于研發及產業化項目、30%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變更為目前的4.45億元用于研發及產業化項目、3.05億元用于聯建樓建設、7.5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即29.5%用于研發及產業化項目、20.23%用于房地產建設、50.26%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從公告情況來看,此次變更已經經過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同意,渤海證券的核查,三位獨立董事的同意和簽字,以及股東大會和可轉債持有人的會議審議。
紫光國微表示,鑒于本次募投項目變更后,公司暫時尚無成熟的其他投資項目需要大額資金支出,為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擬使用部分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部分銀行貸款,降低公司財務成本。另外,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下屬業務子公司在經營中存在臨時資金支持的需求,公司也需要儲備一定備用資金以應對外部不確定風險。
截至2022年9月底,紫光國微資產中包括貨幣資金40.65億元、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48.66億元等,流動負債包括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15.0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0.64億元等,非流動負債包括長期借款4.395億、應付債券13.10億元等,資產負債率為35.78%。
2022年,紫光國微也多次發布公告,公司使用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在一定額度和期限內使用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資金可以滾動使用。
編輯:王媛媛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