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優必選(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這不是優必選首次沖擊“人形機器人第一股”。2016年,優必選540臺機器人登上央視春晚,引來無數資本競相垂青,估值亦節節攀升,但2019年優必選卻意外折戟A股。
時也運也。近年,特斯拉、谷歌等巨頭相繼入局,“人形機器人”概念再度火爆。近日,ChatGPT更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乘著ChatGPT東風,優必選登陸港股已指日可待。
ChatGPT都不得不舍棄初心,擁抱商業化,更毋論優必選。自2017年涉足教育領域以來,教育業務已占據優必選營收的半壁以上江山,但即便是在中國最容易圈錢的領域掙得盆滿缽滿,優必選也非但未能逃脫幾乎所有硬科技獨角獸必然虧損的宿命,所處的機器人行業難以盈利之殤更讓其雪上加霜——每創收1元,優必選便要虧損1.15元。
所謂的“流血上市”,大概就是說的優必選吧。
左提右攜:央視春晚與資本的競相垂青
據億歐報道,2008年,優必選創始人兼CEO周劍辭去工作,組建團隊研發智能機器人,但耗費4年才做出伺服“舵機”。期間周劍多次面臨資金問題,只能賣掉豪車豪宅。
優必選創始人兼CEO周劍。圖片來源:光錐智能
2012年,優必選終于正式成立,2013年成功量產了人形機器人阿爾法系列,并借此獲得力合華睿、正軒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2014年,優必選推出國內首款智能人形機器人——阿爾法人形機器,可模仿人類自主直立行走,動作靈活,2015年再推出2代,當年,科大訊飛連續入股A輪、A+輪,給了優必選在語音識別上的支撐。
很難說是數年厚積一朝薄發,還是廣告費用分量夠足,就在此時,天上掉下個春晚。2016年2月8日,央視春晚廣州分會場,優必選540個阿爾法1代機器人現身孫楠節目。
2016年優必選機器人登上央視春晚。圖片來源:優必選官網
此后數年,優必選各類機器人接連登上央視春晚舞臺——2018年的JIMU機器人、2019年的WALKER機器人、2021年的拓荒牛機器人等。
2021年,優必選拓荒牛機器人登上春晚。圖片來源:雷達財經
聲名大噪的優必選迅速為資本捕獲。2016年7月,優必選獲得1億美元B輪融資,估值從前一年的3億美元飆升至10億美元;2017年4月,鴻灝資本領投B+輪,具體金額未披露;2018年1月,耀萊投資領投戰略融資,具體金額也未披露。
2018年5月,優必選更成功獲得由騰訊領投的8.2億美元C輪融資,一舉刷新AI領域單輪融資紀錄,其估值再次大漲到超過50億美元。2019年3月及2020年3月,優必選再先后獲得C+輪和D輪融資,不過交易金額均未披露。
半壁江山:中國最好圈錢的永遠是教育
資本垂青外,聲名鵲起還給優必選帶來了各種商業化可能,而優必選選擇了尤其在那幾年中國最容易圈錢的領域——教育。2016年,優必選推出教育機器Jimu;2017年,優必選開始涉足教育領域,提供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其產品包含真人尺寸機器人“偃師”、小型機器人“悟空”以及基于Kit工具套件的搭建機器人及教育積木等。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財年,優必選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營收6.12億元,占總營收的82.7%;2021財年可能受“雙減”等因素影響,營收下滑到4.62億元,占比也降至56.6%;及至2022財年前九個月,占比回升至67.7%,營收則為3.58億元。
“中國有很多做剛需教育的公司,比如學而思、新東方,卻沒有一家真正頭部的AI教育公司,優必選希望能成為這樣的公司。”周劍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很看好教育賽道,原因或許再簡單不過,在中國,教育賽道的毛利水平往往遠高于其他賽道。
從優必選招股書看,2022財年前九個月,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毛利率達到59.3%,2021財年及2020財年也分別高達44.8%及50.6%。無論哪個財年,其毛利率均為各大業務中最高。
優必選迅速成為教育智能機器人這一細分領域的領頭羊。沙利文數據顯示,2021年優必選在中國教育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產業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約為20.1%。
但一邊是火焰,一邊便是海水,毛利率較高往往代表著業務不穩固。優必選清楚地意識到,“由于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通常無需頻繁更換,教育機構未必會于短期間內復購產品及解決方案。倘任何重要客戶決定減少或者不再采購其過往采購的產品及/或解決方案,其收入可能會下滑,財務狀況及經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更有甚者,中國智能教育機器人市場并非一片藍海。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教育機器人市場年復合增長率,2017-2021年為39.9%,2021年之后將大幅降至24.6%。
第二戰場:營收毛利雙低兼被客戶綁架
為降低對教育賽道的依賴,優必選在物流智能機器人和消費級機器人領域,開辟了第二戰場,但截至目前斬獲甚少。
營收方面,物流智能及消費級機器人業務都只能用“低迷”來形容,2022年前九個月規模均不足億元,唯一的亮點是物流智能機器人在2021財年第四季度的異常收入(全年1.91億,第四季度近1.4億),在那個季度,大客戶天奇自動化想必“賜”了一筆大單。
毛利率方面更是遠遜于教育賽道,尤其是消費級機器人,甚至曾經歷過山車式的浮動。2020財年、2021財年、2021財年前九個月以及2022財年前九個月,優必選的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智能硬件設備毛利率分別是30.9%、-26.4%、-1.6%以及4.0%。
物流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則是被大甲方卡住喉嚨,2020財年及2021財年毛利率尚能維持在14-15%,2022年前九個月卻大幅下滑至3.8%,原因無他,優必選的物流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收入,2020-2021年幾乎全部來自于天奇自動化工程集團。
2022年前九個月,優必選從天奇自動化產生的收入銳減,占比也降至約四分之三。據媒體報道,為留住天奇自動化這一重大客戶,優必選不得不降價銷售,這正是其物流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
流血上市:每創收1元虧損高達1.15元
如果只是營收增長乏力也就罷了,優必選更大的問題是巨額虧損;如果虧損有所收窄也就罷了,優必選卻是虧損幅度在不斷加大,虧損金額甚至遠高于營收總額。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和2021財年,優必選分別虧損7.07億元和9.18億元,2022財年前九個月虧損7.78億元——也就是說,2020年-2022年前九個月,不到3年時間里,優必選虧損已超過24億元,總營收卻不足21億元。
優必選將原因總結為“研發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以及一般及行政開支這些資本支出較高”。優必選所處的機器人行業,“優”秀的研發人員、高額的研發投入是“必”然之“選”。2022年底,優必選研發人員占43.5%;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九個月,優必選研發開支分別為4.29億元、5.17億元、3.25億元,占總收入的57.9%、63.3%及61.4%。
由于虧損如此嚴重,甚至多過營收,優必選始終處于現金凈流出狀態:2020財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出6.03億,2021財年流出6.81億,2022年前九個月流出2.89億;而投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同樣為負,2020財年及2021財年流出均在2億上下,2022年前九個月卻流出了3.3億,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甚至超過了經營的現金凈流出。
不停的融資已不足以為優必選輸血,為了解決現金流問題,優必選甚至借起外債:2021年和2022年,優必選分別向銀行貸款3.69億元和2.56億元。隨著融資輪次越來越高,銀行貸款越來越多,對于優必選來說,不流血上市,其資金壓力無法緩解。
結語
一直以來,業界普遍認為,人形機器人缺少大規模應用的場景。但優必選在教育賽道的表現,走出了一條商業化的道路。然而,一個準“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公司,掙的大部分錢卻是教育的,對于優必選來說,哪個賽道的錢都是賺,對于中國教育來說,卻是一個大寫的尷尬——連機器人都知道,中國教育錢最好圈。
參考資料:
藍鯨edu《優必選沖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教育業務貢獻“半壁江山”丨藍鯨觀察》
億歐《獨角獸優必選完成8.2億美元C輪融資,刷新AI領域單輪融資記錄》
雷達Finance《四登春晚的優必選“流血”上市,不到三年巨虧24億》
港股研究社《“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科技赴中國智造之約》
甲子光年《三年虧損24億,百億估值的人形機器人故事不好講|甲子光年》
深圳大件事《虧損24億!深圳知名企業“流血”上市》
光錐智能《跟特斯拉搶“船票”,優必選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