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今天的大事要數300億外資被動進場。不少小伙伴對今天大盤的表現還是很期待的,結果最后都比較失望。早盤北上資金就涌入了44.9個億,全天實際流入的被動資金超過300億,北上凈流入148.6個億,但大盤居然沒怎么漲。只能說薅外資羊毛的人越來越多了,真是雞賊。。
不過外資這幾年在市場資金的占比確實越來越高。17年之后外資不斷加倉大A,現在的持倉規模已經超過1.6萬億,成了所有人都不能忽視的巨無霸,跟公募基金和保險資金都能掰掰手腕。
大伙都在一個市場里博弈,加深一下對外資的了解,也就變得重要起來。
大A是典型的散戶主導市場,而美股和港股主要是機構在主導,因此產生的機構投資風格和策略也自然不同。整體的投資風格上:
1、外資的換手率更低,平均的持股時間更長。
跟美股和港股相比,作為新興市場,A股的成交更活躍,核心指數的交易換手率長期處在高位。因此平均持股的時間更短,市場的波動也更大,賺錢和虧錢的效應都比較明顯。這點在機構的身上也體現了出來。
2、外資倉位長期保持高位,內資倉位隨行情波動。
海外機構更多地秉承價值投資的理念,而國內機構往往更相信趨勢,因此在倉位上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
外資機構的倉位常年保持在90%以上,而內資機構的倉位就像過山車一樣,跟著市場的行情走,“追漲殺跌”的跡象比較明顯。著名的88魔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外資持股更分散,超配和低配的比例很小。
國內公募基金因為考核期比較短,面對的壓力更大,面對優質的資產,通常會選擇一擁而上,超配和低配的現象都很突出,而且持股風格和集中度相當一致,走的是“我不用跑得比熊快,只要跑得比同行更快”路子。。
外資因為考核機制更為靈活,業績上的壓力要小很多。加上全球化資產配置的影響,基金的持倉機構和集中度一般都比較分散,一般很少有大額的超配和低配。
在具體的擇股策略上,外資和內資也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1、大市值更受外資偏愛。市值大的公司,流動性更好,能容納的資金量也更大。大盤龍頭股是外資重點持倉的對象,給予明確的流動性溢價。
2、外資機構盈利主導。外資機構整體對估值的感受并不明顯,更青睞盈利能力。對業績確定性更好的龍頭公司,也會給予明確的業績確定性溢價。而國內機構相對來說對估值更敏感,更喜歡挖掘低估值的標的。
3、高分紅的公司更受青睞。國外機構對股息率較高的公司有比較明顯的偏好。
舉個具體的例子來看。這陣子科技股的行情十分洶涌,作為市場上的重要玩家,外資和內資機構也都分別選出了自己心儀的標的。華泰證券做了個總結:
外資偏好的三大壁壘是產業鏈優勢位置、行業發展成熟階段、技術具有全球領先性或獨特性。
國內公募偏好的三大要素則是短周期盈利波動的彈性、政策導向/新興業態、行業發展空間。
具體的差別還是挺大的。小組之前給大伙分享過不少外資大佬的作業,作業本身的答案很重要,但作業背后的思路也很重要,這是提升投資能力的關鍵一步。
這幾年的消費抱團里,外資是出了大力的,搞出了典型的外資投資風格。對外開放持續推進的今天,外資的持倉比例可能還會進一步提升,對市場的定價方式和玩法都會產生不小的改變。這是外資入市更深一層的影響,大伙可以保持關注。
1)LPR下調5個BP。央媽今天公布了新一期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年期的LPR為4.2%,比前值下調了0.05%,5年期以上保持不變。略微低于預期,不過降了總是好的。
2)中投發布18年年報。截至2018年年底,中央匯金17家控參股機構總資產123萬億,增長6.0%。管理國有金融資本4.3萬億元人民幣,占中央級國有金融資本的近四成,成立以來的年化國有資本增值率13.46%,掙錢掙到手軟。。
3)微軟新高了。宣布了400億美金之后,微軟股價大漲,昨晚又創了歷史新高。現在總市值10800億美金,大概相當于5個茅臺加在一起,美股登頂。微軟是典型的靠高股息和高回購驅動公司股價的科技股,年初到今天漲幅超過40%,這種驅動的邏輯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4)喵招財今晚情緒指標的投票結果如下:
私信回復【投資】與摸魚小組一起暢聊投資、漫游股市
查看摸魚小組歷史文章:搬磚小組 – 資產軟,負債硬,現金為王,摸魚不成,默默搬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