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盤面來看,科技股自整體回落后,周五反彈缺乏力度,代表著科技整體上行的市場情緒宣告一個階段。不過細分領域依舊表現突出。主要以緊盯華為動向制造熱點。一直以來,我的觀點保持不變,對于政策紅利的行業,漲的高,并不是要跌的理由,科技會貫穿整個牛市,良性回落更有利于市場長久發展。
需辨別的是,市場華為概念,5g概念眾多。經過一輪情緒推動上揚并退潮后,到底有幾個有真東西,是關系到有多少公司會被正名(真華為,真5g會在回落后,被增量資金接盤并推高,而蹭熱點的大概率會被拋棄),是股價發動第二春的關鍵。這類公司,下跌是機會,大概率被資金接貨,而蹭熱點的舔狗,往往下跌才是風險暴露的開始。
從最新華為動向來看,宣布5G設備核心元件或國產,而5g設備上市公司分別是1,主設備,烽火,中興等。2,天線射頻領域,飛榮達,通宇通信等,3,濾波器,武漢凡谷,東山精密等。4,PCB,滬電股份,生益科技,深南電路,華正新材等。4,光模塊,光迅科技,博創科技,新易盛等。5連接器,立訊精密,金信諾等。
十月份以后容易炒高送轉,這個是歷年都會進行的儀式。上周初就有講,本周次新股開始呈現資金追捧的情況。以威派格(我認為有成為龍頭潛質)為首已經成功逆襲。西農股份,樂歌股份,永冠新材,睿能科技分貝兩板。雖然高送轉現象上看,無非就是個數字游戲,一塊錢分為2個5毛的事兒。但本質上,財務狀況才是支撐擴張股本(派發股利)的基礎。去年,高送轉妖魔化,全世界都沒有,加之部分不良股東通過送轉方式做套現行為,在情緒上,彼時有所壓抑。今年情況有待觀察,但個人認為,要做就趁早。主要通過幾個指標發現或有送轉潛質個股,分別是,高未分配利潤,高資本公積,高股價,小股本。
新材料方向,是早期我提出并列和大科技關注的板塊,長期以來,只是伴隨指數悄然上行,從上周盤面來看,帶新材字樣的個股,出鏡率較高,但沒有形成一個主攻方向。有停留在炒名字的嫌疑上。但從未來發展預期來看。我重點看好石墨烯(以東旭光電為代表的超跌中盤股),永磁產品(以有研新材為代表脫離了稀土資源炒作資金束縛的個股。)OLDE(現在是在華為增強現實的風口上)。這個方向,我認為會出現很多趨勢牛。趨勢牛都是需要業績支撐的。不經意間就漲了。趨勢牛都是需要靠拿的股(拿不代表不動)。
個人總結9月操作情況,不是很理想。當初選擇誠邁科技和中科創達于市場弱勢中(理由是華為系統,市面上就這兩家與華為曾有系統方面合作,且598一直曖昧,曰,保密),由于各路資金跑步入場原因,中盤股,要比小盤股更受青睞,496率先抵達趨勢上沿,完成一輪上漲。而后期由于擔心市場蹺蹺板效應,又錯過了598的最大上行(波段)漲幅。且科創板蹺蹺板失效(重倉小虧割肉,但凈值損失較大)。
月中挖掘pcb子行業(上游),并選中,容大感光,廣信材料等。但皆由于市場震蕩,且恐高PCB回落放棄。
同時自指數2777次日便預判了,并一路提醒,上周指數或面臨本輪上行的第一次調整,并且提出,本輪調整中會誕生卡位行情(主要是前期龍頭整理,新龍頭誕生,重點把握主要是強邏輯,強趨勢,強業績的個股),并認為,科技死不死這個問題,提出過早,從走勢看,這是一次良性整理。而就算本輪指數已經達到階段高點(即短期不會再新高),也有很多個股會在指數調整時,或企穩回升時跑出主升浪。目前來看,前面的預判都是對的。那后面的預判是(最大的系統性風險會出現在11月,一旦釋放,那后面起來市場就會整體走牛。主要是從資金面,技術面,以及基本面來推斷的(因為去年很多公司洗大澡,今年往后,整體業績都應該是一個上行))。
而市場不斷深挖的新熱點,比如數字貨幣(區塊鏈的一隅),無人駕駛(智能交通的一隅),這些板塊,我認為出妖的概率不大,更多的可能是業績好的走趨勢。股之前有講,就是聚龍股份(主要是超跌,以及各大銀行頻繁的中標,或對后期有想象空間),中科創達(系統+各大知名車商的合作+高利潤率)。只是買點的問題。以及拿多久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買的問題。這,不是今天才來談論。
本輪選股邏輯主要還是在于華為,畢竟他不上市,畢竟大樹下面好乘涼。所以我主要梳理了,在為科技而生的公司中,華為,中興,烽火這些的上游。并提出30%營收概念(指,對華為銷售占公司總銷售收入30%以上)。其中趨勢代表性個股就是武漢凡谷(50%)。而市場新晉新秀就是卓勝微(股本小,上半年進入華為產業鏈)。并市場驗證了,游資帶節奏選擇了銀寶山新(30%,3--40億市值)。而我偏偏選擇了博創科技(30%營收+次新+3--40億市值+財務洗澡)。并且主力還主動暴露自己。可惜,未能如愿實現收益。市場并成功被解禁(金力永磁負面龍頭)帶偏。
從股東結構來看,實控人是兩對夫婦(一致行動人)技術流轉企業家,+兩上市公司(東方通信、天通股份)+基金信托若干。
從經營結構來看,主要供貨商就是華為,中興,烽火等企業。
從利好預期來看,公司全年業績有望出現拐點(上半年增收不增利,非經常損益是主要原因),年報有望靚麗(去年基數低,也是一個原因)。海外并購重組模式或是企業做大的主要路徑。
從利空預期來看,大股東減持是最大的擔憂,今晚落地部分。(東方通信今晚披露,減持1%,天通股份在投資者互動中明確沒有堅持計劃),實控人未知。
從選股邏輯上我并沒有發現我錯誤的地方,但從短期股價走勢來說,資金不認同,必也是存在其中道理。但股價也只是現象,質地才是關鍵。簡要來看。所以我還是會在博創科技里面呆著。
白宮方面作妖,不知道是不是金毛又閑的蛋疼。從盤面情況來看,周五盤后市場A50是嚇尿了。其實有些時候,消息面,只是催化劑,而市場本身的走勢,更多是源于自身的原因,比如,資金面,政策面,情緒面(賺錢效應),所以,即便有影響,最多也就影響明天的開盤價(或后面十幾分鐘),不必太把這消息放心上。多把方向放心上要重要的多。差不多就是這些。
同時,看好,不代表不動。但有時候確實也是,動了不如不動。這依舊還是個節奏的問題。講真。市場,真不高。就算會下,也是資金調倉換股的過程。能避開是好事。不能避開也無需擔憂。這些時候,充其量,操作不當就是輸時間,輸不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