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不見,甚是想念。先來看看,假期發生的大事兒:
1、美國公布的9月制造業PMI為47.8,大幅低于預期;歐元區制造業PMI連續8個月下滑,9月為45.6,加上國內三季度經濟數據普遍一般。縱觀全球經濟,正處于新一輪下行期。
2、假期,美股先大跌后反彈,港股先橫盤后下跌。與A股關聯度更高的A50股指期貨,假期收跌1%左右。所以,明天A股大概率會低開,然后按照自己的節奏走。
3、美國最大的在線券商—嘉信理財,宣布從10月7日起,將交易傭金降為0。此舉,導致美股券商股暴跌,嘉信理財跌近10%,最大的競爭對手跌25%。
國內,過去也有券商嘗試零傭金,只是受制于監管政策,未能成行。但證券行業“通道免費,服務收費”是大趨勢,份額向龍頭集中也是大趨勢。
4、谷歌調整政策,華為Mate 30系列的客戶,將無法安裝谷歌應用。考慮到谷歌應用“全家桶”在海外市場的重要性,此舉將使該系列無法在海外實質銷售。對華為短期影響有限,畢竟海外熱銷的仍是老款為主,而中長期影響,還需持續跟蹤。
5、七天長假,國內游客同比增長7.8%,國內旅游收入增長8.5%,海南免稅銷售額前5日同比增長52%,白云機場等出國游旅客數量明顯增長,傳統的景區旅游同比小幅下滑。反映了,經濟弱勢之下,消費仍表現亮眼。
... ...
對于節后的市場,我從消費、科技和價值白馬的角度,簡單做一個分析。
消費股:這方面,我今年持續看好白酒方向,下半年重點看好高端白酒。但板塊在6月和8月,分別展開了兩輪強勢上漲行情,導致現階段走勢陷入焦灼。產業趨勢向好、估值步入歷史高位,股價尚需時間來消化估值。
近期,茅臺多渠道控價,成效顯著。利好茅臺的同時,會對持有五糧液等的投資者心態,產生影響。可以關注,由此帶來的機會。此外,創新藥等醫藥子行業,值得長期關注。
科技股:對科技股的投資,主要仍圍繞5G展開。按照“網絡-終端-應用”的投資順序,現已步入第二階段,也就是說:
1、5G設備股:考慮到2019-2021年的5G建設高峰,而現階段5G設備股的業績正在按照“元器件-主設備”的順序釋放,但大漲過后,高估值高預期之下,板塊投資難度劇增,投資機會步入下半場;
2、5G終端股:以5G手機、VR設備等為代表的5G終端個股,經過前兩月的普漲,板塊正在步入分化,需要更加關注事件催化和企業未來的業績釋放;
3、5G應用股:5G網絡尚未做到全面商用,車聯網等商業模式尚不清晰,板塊的投資機會剛剛起步;
此外,云計算作為科技股少有的長邏輯,回調就是上車機會。而自主可控板塊,經過前期的爆炒,估值普遍較高,投資機會尚需等待。
價值白馬:國內的保險、銀行龍頭,距離成熟市場的估值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而高關聯度的銀行、地產,在四季度容易出現估值修復;行業發展空間一般,但競爭格局良好的家電龍頭等,也值得關注。
對于后市的觀點,震蕩市依舊是“重個股、輕指數”。所以,也不用去猜節后指數的漲跌,因為個人持倉的漲跌并不完全與指數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