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該如何拯救優信二手車的股價?前三季虧損超10億 提車上路1小時熄火

          上市至今股價暴跌76%。

          近日,據澎湃新聞報道,來自沈陽的孔先生稱,他剛買的優信奧迪二手車,提車開上路1小時就熄火。然后他發現,該車發動機變速箱有拆卸痕跡;優信方面允許退車,但不賠償保養拖車等費用。

          在此之前,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優信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雖然營收同比增長33%,虧損也收窄至2.67億,但資本市場對這份財報反響平平,優信發布財報當日股價小漲0.07美元,但成交額只有500萬美元,換手率更是不足1%。此外,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優信虧損金額已超過10億元。

          事實上,自2018年12月以來,優信已遭遇了一連串危機:被質疑發布虛假消息、遭機構做空、傳ABS失敗、賣掉“現金牛”助貸業務,直到10月底外界盛傳“優信被收購”等。

          砍了一半“營收”

          三季財顯示,報告期內優信實現營收4.6億,其中ToC業務營收3.28億,同比增長247%;ToB業務營收7170萬元,同比下降62.5%。

          今年7月,優信宣布把原本占ToC業務營收一半以上的金融業務汽車助貸賣給58旗下的Golden Pacer,換取1億美元現金和后者18.4%的股權。目前來看,該筆交易可以說好壞參半。

          數據來自:優信財報

          根據2018年度財報,過去三年助貸業務占優信總營收的比例分別是38%、48%、54%,今年一季度更是達到57%。金融業務一直是優信商業模式的核心,“壯士斷腕”之后,營收自然會受到不小影響。

          2019年Q1優信的總營收為10.04億元,二季度開始把助貸業務剝除出損益表后,優信Q2和Q3的營收下降至4.39億和4.61億,幾近腰斬。而除了營收下降,優信多年燒錢積累的金融業務品牌、人才及市場等也似乎“隨之東流”。

          來自: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根據優信創始人兼CEO戴琨在財報中的說法,剝離金融業務解除了優信ToC業務相關的擔保義務,可以說從側面緩解了資金上的壓力,同時讓公司把更多精力聚焦在目前主推的在線購車業務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曾發布公告稱,優信集團旗下一項3億元的ABS項目宣告終止。

          ABS融資模式是以項目所屬的資產為支撐的證券化融資方式,即以項目所擁有的資產為基礎,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中信證券研究所曾在今年5月的一份研報中指出,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發行ABS產品是重要渠道之一。

          以優信的3億元ABS項目為例,優信向多名汽車消費者借出3億元貸款,同時把這些貸款未來的本息收益打包做成一個證券產品,由專門的承銷團銷售給投資者,從而收回資金繼續放貸。

          不論是螞蟻金服、微眾銀行還是優信、瓜子,ABS都是這些資本實力不算雄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撬動資本杠桿的重要工具,但當ABS項目出現問題的時候,借給消費者的貸款也成為了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隨著優信剝除這塊業務,相關的風險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交易量疲軟

          優信接下來聚焦的在線購車業務,目前來看成果如何還需要更多時間的檢驗。

          優信平臺上存在兩種售車者:分別是傳統的二手車經銷商和個人車主,優信在財報中把他們分為ToB和ToC,但二者的界限并非如此清晰。過去幾個季度優信ToB業務的GMV、營收同比都有較大跌幅,根據財報,主要原因之一是“經銷商通過ToC渠道銷售二手車的興趣日增”。

          數據來自:優信財報

          如果把ToC和ToB放到一起來看,如上圖所示,不論是營收數據,還是平臺交易量增速都略顯疲軟。先不考慮一季度尚未剝除金融業務造成的影響,單看Q3營收環比幾乎與Q2持平,二手車交易量更是下降15.5%.。

          三季度尤其9月份是傳統的汽車銷售旺季。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9月份發布的數據報告,今年三季度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為371.34萬輛,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環比依然有3%的提升。

          戴琨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示,增速放緩主要是受到宏觀政策影響。今年6月15號開始,江浙、天津、河北、廣東地區限制了國六標準以下機動車的遷入,根據他們的測算大約影響了25%的交易量。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二手車行業商會謝燕鳴告訴時間財經,他同意戴琨的說法。目前國內汽車市場存量高達2.5億,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二手車,這也是汽車行業整體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二手車交易量逆勢增長的原因。但“限遷”政策在部分地區施行,限制了珠三角、長江三角、京津冀等重要二手車交易市場的活躍度,只出不進自然影響了市場的交易量。

          但謝燕鳴認為長遠來看“限遷”對二手車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一方面,包括河北省在內的部分地區對于國五標準車源的遷入正在放開;另一方面,國六標準車源也在不斷增加。”

          除了業務增速放緩,居高不下的市場投入是優信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根據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優信市場和營銷投入為10.85億元,雖然比去年同期的12.68億下降了14%,但市場成本依然高達營收的84%。

          數據來自:優信招股書&財報

          如果只看Q2和Q3,優信當期市場費用分別是3.46億和3.3億,分別占營收的79%和71%,市場費用占比下降是好事,但與此同時平臺交易量卻下滑了15%,如何在控制運營成本和提高營收之間找到平衡,已經成為優信“后燒錢”時代的最重要課題。

          戴琨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接下來優信不會在犧牲利潤的情況下沖銷量,而是希望通過提升服務能力帶動交易量的增長,同時帶來可持續的盈利表現。

          但優信的癥結不一定是市場和管理費用。以戴琨在多個場合中拿來對比的美國二手車平臺巨頭CarMax為例,優信交易模式主要是撮合購車者和售車者,CarMax則主要是購入車源后掛在平臺自營銷售。

          根據雅虎財經,過去12個月,CarMax總營收191.8億美元,市場營銷和管理費用為17.3億美元,占總營收的9.5%。而根據財報,2019年Q2、Q3優信的市場和管理費用約占總GMV的11.9%和10.5%。

          也就是說,平臺上每成交一輛10萬元的二手車,CarMax均攤下來的營銷與管理成本約9500元,優信過去兩個季度則是10500元和11900元,差距并不算大。但CarMax過去一年凈賺9億美元,而后者連年虧損,除了中美市場的區別,商業模式的不同才是問題的核心。

          流動性

          過去一年接連傳出負面消息的優信,股價也遭遇了數次“閃崩”。截至美東時間11月29日收盤時優信股價是2.49美元,上市至今累計跌幅為76.06%,目前7.31億美元的市值也只有上市首日收盤時的四分之一。

          來自:雪球財經

          對于需要燒錢的優信來說,股價下跌意味著更高的融資成本。今年6月,優信向58同城、TPG等機構增發了2.3億美元的可轉債,根據財務文件,這批票據有效期為5年,年利率3.75%,6個月后可以以1.03美元/普通股(即3.09美元/ADS)的價格轉換成股票,58同城認購了1億美元,轉換完成的話,58預計將占優信9.9%的股份。

          今年7月,優信再發公告宣布,把助貸業務賣個58金融子公司,換取1億美元和后者部分股權。根據財報說明,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優信金融子公司的資產和負債也轉移到了資產負債表中的“待售資產”和“待售負債”科目。

          來自:優信財報

          來自:優信財報

          如上表所示,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優信持有流動資產62.44億,流動負債33.5億,表面上看1.86的流動比率還算健康。但如果減掉“待售資產”和“待售負債”,優信的流動資產為22.73億,流動負債為22.63億,二者幾乎持平。

          數據來自:優信財報

          雖然優信通過發布可轉債,在Q2、Q3分別完成2.3億美元和2500萬美元兩筆融資,但公司流動性卻沒有特別明顯的提升。根據財報,去年四季度末優信主要速動資產(包括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的余額約為16.5億,今年二季末和三季末則分別是9.8億和9.9億,同比下降了40%。

          此外,可轉債也給優信帶來了18億元的中長期負債。對于其中這筆2.3億美元的債務,考慮到目前優信的股價仍低于可轉債設定的3.09美元,如果投資人選擇不轉股,那么優信未來每年還需支付700萬美元利息。

          2013年至今,優信前后融資超過15億美元,但時至今日,每個季度不僅要虧損數億,營收增速卻近乎限于停滯。投資人究竟還有多少耐心?一年一融資的優信,明年還能否遇到58一樣的“白衣騎士”?

          對此,時間財經嘗試聯系優信品牌部,截止發稿未得到任何回復。(北京時間財經 歐陽風)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