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資金在核心資產和國產替代做出了選擇,高位的白馬價值股出現集體調整,估值回歸,芯片半導體集成電路醞釀著新一輪的上漲趨勢,邁向更高的估值,未來科技公司的業績是否能消化高估值的科技股呢?我們來簡略的梳理一下。
據海關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芯片金額達到3120.58億美元,2018年出口額僅為846.36億美元,進口額是出口額的3.7倍!同時也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美方在高科技產業對中方限制出口,因此也加大了國家對芯片發展,國產替代的決心!國家有哪些具體動作呢?
1.兩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扶持,1期1387億已經落實到產業,2期產業基金注冊超2000億
2.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止。
小伙伴們,看到了國家對芯片,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決心了吧,未來有足夠市場空間和發展空間,這就是我們的賽道。
另外對半導體高科技行業的投資,我們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半導體芯片,有大宗商品的的特性,就像前幾年的吃雞游戲,這些游戲當中,顯卡價格漲得非常快,內存價格、硬盤價格漲得非常快,但這兩年已經很快速地回落了。因為它的產能周期非常長,產品同質化特征導致大家先供不應求,然后大量的資本進入提升產能,當產能出現的時候,大家的產品又是類似的,那就開始進入一個殺價的狀態,所以價格的變化非常快。當然我也看到,A股有些公司價格處于周期尾部的一個狀態,對于長期來說,我覺得這里面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我很看好里面的投資機會。
2.大部分的半導體企業估值還是太高,當業績不能有效的消化高估值,這里面的風險還是蠻大的。
小伙伴們,對于國產替代,你們有觀察到哪些重要的標的呢?對于一般的投資者,或許關注半導體指數基金,會是一個穩健的選擇。
本文是基于行業基礎性的研究,不做個股推薦,建議僅供參考,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