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和2019年與2018年相比,會議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判斷更加明確,但周期性問題在“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等各類問題中的排序后移,逆周期調節從2018年的強化轉變為2019年的科學穩健把握力度。
但短期看,2020年Q1在財政發力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增速向上彈性較大,建筑央企自身基本面有望保持較高水平,降杠桿工具的使用對業績的影響有望在2020年中后期明確,債轉股等市場化資本運作有望激發業績釋放動力。
此外,建筑央企資產質量扎實,投資性房地產等非流動資產存在較高的潛在重估價值,分拆上市細則的明確以及部分央企在分拆上市方面的積極籌備,有望使市場發現央企旗下具有成長性的細分業務板塊。我們認為接近歷史底部估值的建筑央企存在估值修復機會,再次強調2020年初央企藍籌的估值修復機會。
以財政支出增速-收入增速表征財政的擴張程度,我們發現,2004年和2008年財政擴張較為明顯,但貨幣政策并未緊跟財政擴張。
2004年,政府發行長期建設國債1100億元,將財政支出從傳統重大建設工程擴展至農林水利、科教文衛、能源和生態建設,宏觀調控政策在保證積極財政政策功能轉型的同時,適度微調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并沒明顯放松。
2008年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其中重點提到“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決定啟動規模高達4萬億的財政擴張政策,而貨幣擴張于下半年開始放松,央行4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016年,積極財政政策一方面著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促進適度擴大總需求,而貨幣政策整體較為穩健。
貨幣政策在PPI上行初期并未出現明顯放松的可能原因在于CPI在PPI恢復的前期也處于上行趨勢。當前時點,我們預計20Q1財政寬松(如加大中央投資力度,加快專項債發行和使用進度等)或仍是提振PPI的重要發力點之一,而貨幣端進一步寬松可能要等CPI企穩后才有望出現。
19年內穩增長政策力度反復變化,“科學穩健”進行逆周期調節或成為2020年宏觀政策基調。2018年基建受資金制約較大,致使其最終發力效果不及預期。
進入19年,穩增長政策力度的反復變化,一方面縮短了地方執行政策的準備時間,另一方面未能對地方政府形成穩定政策預期。7月后中美貿易談判進程出現反復,經濟下行壓力也明顯增大,政策對“穩增長”的表述力度隨之加大,多部門強調逆周期調節,專項債做資本金項目擴容,基建項目資本金比例下降政策實質性落地,中長期《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發布,但密集政策的出臺與年內專項債發行高峰錯開,11月基建增速環比仍然回落。
12月貿易爭端階段性環節,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總,2020年逆周期調節的總體基調定義為科學穩健。12月20日四川財政披露已獲得624億元2020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重點用于基建項目,并將于1月2日(2020年首個工作日)發行,我們預計明年初隨著專項債等對基建支持力度的加大,20Q1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或超過名義GDP增速。
水泥
2016年以來水泥行業進入“新均衡”狀態,即在供給受到限制,宏觀經濟增速呈現不斷放緩的中長期走勢的背景下,水泥行業供需軋差逐步收斂并保持微幅震蕩,價格開始逐步脫離過去的以需求為核心的波動規律,走出相對獨立的行情,運行中樞上移,并呈現周期波動減弱的跡象。
2018年以來,“新均衡”進入第二階段,在宏觀需求政策托底、供給依然嚴控的背景下,水泥價格高位保持高位區間震蕩。截至12月20日,全國高標水泥平均價為471元/噸,較去年同期小幅提高1.62%,處于歷史高位水平。
在區域協同、錯峰生產、環保限產等共同影響下,水泥行業庫存中樞水平自2016年以來整體下移明顯,2019年至今全國水泥庫容比整體處于歷史同期較低水平,為行業平穩運行提供保證。
截至2018年末,全國熟料產能約18.2億噸,較上年同比減少0.9%;全國新增產能已經連續兩年保持2000萬噸左右水平,2018年全國凈增加熟料產能約為-1600萬噸。整體來看,水泥行業的產能擴張步伐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受到抑制,行業產能預計未來將保持平穩。
相關標的
四川金頂:四川金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型水泥生產企業,水泥產量曾一度在四川地區獨占鰲頭,區域壟斷優勢相當突出.公司主導產品普通水泥年生產能力達230萬噸,商品混凝土年生產能力20萬立方米。
萬年青:成本費用控制能力一流的水泥企業,甚至超過海螺水泥;屬華東地區;業務集中在江西,收入占比88.73%,2018年水泥營收75.12億,水泥營收占全年營收的73.76%;實控人為江西國資委旗下的江西省建材集團;江西省國改試點企業。
華新水泥:屬華中地區;業務集中在湖北,收入占比34.29%;2017年水泥銷量6531萬噸,水泥利潤占全年利潤8779%;實控人拉法基公司;主力產品為國家力推的42.5水泥,占到全部利潤的52.34%;具備了上下游一體化的協同競爭能力。
上峰水泥:華東水泥高彈性品種,國內最早投入新型干法水泥工藝生產與研究的企業之一,“上峰”水泥品牌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力中國馳名商標;全年泥和熟料震計銷售1429萬噸,相關營收51億元,主營占比超95%;實控人為俞鋒控股的浙江上峰控股集團。
青松建化:公司為南疆的水泥龍頭企業,屬西北地區;業務集中在新疆,收入占比100%;2017年水泥銷量687.46萬噸,水泥利潤占全年利潤93.32%;實控人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受益于新疆的基建發展。
玻璃
縱觀玻璃行業15年來的走勢,可以發現玻璃行業指數有三波明顯的板塊性行情。且行情走勢與滬深300指數正相關性極高,主要因為玻璃行業主要下游為地產業(占到70%)受宏觀經濟變動影響較大,其順周期屬性決定了它在整體經濟繁榮的2007年,經濟重新復蘇的2011年及地產牛市的2015年表現良好。其中可以看到以10年為分界點,在2007年牛市中玻璃行業走勢弱于大盤,2011年和2015年玻璃行業走勢均明顯優于大盤。且2014-15年行情上漲中玻璃走勢跑贏程度有所增大。
三次主要的玻璃行情基本都是與A股牛市重合,可見玻璃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α”特征,因此傳統上,玻璃板塊整體上并不是投資者追捧的建材“細分”方向。
平板玻璃行業已經進入穩定發展階段,2017-2019年行業盈利水平有較大起色,但行業在產產能并無較大波動,基本都維持在9億重量箱/年附近窄幅波動,主要原因:客觀上,平板玻璃是納入等量或減量監管的過剩行業,行業無新增產能指標,新建產能難度較大;主觀上,下游地產需求增長放緩,玻璃廠商精力更多的放在轉型或退出等方向上,主動擴張產能訴求減弱,比如旗濱集團期間主要精力放在提升產品品質、發展工程玻璃和電子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
由于行業供給對玻璃盈利水平彈性降低,需求一旦改善,玻璃的盈利上限有望超預期。平
板玻璃有較強的大宗商品的特征,供需對比決定產品價格,由于供給窄幅波動,需求一旦
改善,產品價格就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帶動行業盈利水平上限提升。而價格作為表征行業景氣度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行業盈利水平和股價。可觀察到14年12mm平板價格觸底,同時玻璃指數也隨之觸底,平板玻璃現貨價與玻璃指數具有正相關關系。最新平板玻璃價格數據呈現上升趨勢,竣工改善推動明年價格中樞繼續向上,玻璃板塊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相關標的
旗濱集團:國內原片產能行業第一,公司工程玻璃、電子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有望逐步提升,布局中硼硅玻璃管等高壁壘產品,產品結構有望改善。
福耀玻璃: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生產汽車安全玻璃、建筑安全玻璃、防彈玻璃、制鏡級浮法玻璃、汽車級浮法玻璃,高檔銀鏡及其它工業技術玻璃。
洛陽玻璃: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專業從事超薄玻璃基板業務及新能源玻璃業務的資本運作和產業整合平臺;從事光電電子和信息顯示超薄基板玻璃的生產,擁有3條超薄玻璃生產線,位居國內超薄玻璃生產商的前列。
南玻A:國內節能玻璃領先品牌,國內最大的高檔工程及建筑玻璃供應商,已經打造了石英砂礦→優質浮法玻璃→建筑節能玻璃的產業鏈;擁有10條代表國內最先進技術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兩條太陽能壓延玻璃生產線,年產約232萬噸各種高檔浮法玻璃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