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機會和風險
1/5、2020年展望
雖然我很少講整體市場,不過今天要破個例。新年的開頭,做一個全年的展望也是不錯的,一來可以從個股思考中暫時跳出來,宏觀上看待市場今后一段時間的機會和風險,二來可以理一理自己的思路。
我的習慣是自上而下的行業配置先行,再精選個股,一般分為白馬股(包括大消費和醫藥)、科技股(包括TMT及先進制造)、金融地產和周期股四大板塊,根據行業機會觸發所需要的條件,動態調整配置比例。所以本文也將分析這四大板塊今年的機會與風險,每個板塊一個核心問題。
除了行業機會,最后還要設想一些可能的利空事件,這種很難防范的風險實際上會影響一半的收益率。
(“四種盈利模式”系列暫停一次,下周繼續第四篇“價值中樞”。)
2/6、問題一:白馬股還能不能再漲?
A股一向被人看成一個“賭場”,你拿了錢去創業賠掉了,朋友會鼓勵你“從頭再來”;可你拿錢去炒股賠掉了,朋友只會勸你“回頭是岸”。
究其原因,退市通道不暢,垃圾股估值過高,炒題材“割韭菜”盛行,而藍籌股估值偏低,導致證券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喪失,大量企業上市只為套現跑路。
這些A股從開立以來就存在的“頑癥”,卻隨著近年外資進場比例不斷上升,而發生了神奇的逆轉,2017年以來的“白馬行情”,在經歷了2018年的超級大熊市后,2019年下半年達到了一個小高峰,白酒、食品、醫藥三架馬車,估值普遍到了歷史PE的上沿,價值藍籌十幾年來的低估,三年就追平了。
這就形成了2020年最大的疑問,白馬還能漲嗎?會不會風格輪動到小盤股甚至垃圾股?
答案就在2019年的最后一個月,MSCI年內三次擴容收關,外資被動配置A股告一段落,市場起初普遍預測外資將停止流入,但實際上,12月,滬深股通的通道,外資每天仍然在“買買買”,大家這才明白,人家是“真愛粉”,真心看好中國的A股。
還有美國聯邦雇員和軍人的退休投資基金,頂著美國國內“資敵賣國”的巨大輿論壓力,堅持配置中國的A股,除了確實有價值之外,還有什么別的理由呢?
市場的風格永遠由增量資金的偏好決定,A股歷史上的增量資金一般都是被大牛市吸引過來的小散戶,喜歡追漲殺跌,所以風格也偏向小盤股、低價股、垃圾股;當增量資金變成追求穩健價值的外資時,白馬風格只要不被“極致化”,就仍然是未來幾年二級市場的主要機會。
但是,未來幾年的主線并不代表2020年的風格就一定如此,外資不是“腦殘粉”,更不是鐵板一塊,漲多了也會有機構在賣,目前大部分一線白馬的估值雖沒有泡沫,也不存在明顯的低估,外資真正在乎的是業績確定性的增長,也就是說,2020年一線白馬大概賺個業績增長的錢,也就是上升空間在15%左右,部分有估值壓力的品種,可能只有10%的空間。
10%的空間再加上幾個點的現金分紅,基本也就是一波幾天的小行情,確實有點尷尬,如果上半年漲過頭了,下半年白馬就會變成坑,相反,如果上半年白馬一直瘟著消化估值,甚至因為個別公司爆雷而整體下一個臺階,那么下半年就有機會了。
這個收益率,對于追求穩定增值的資金是夠了,但如果你要追求15%以上的收益率,必須尋找其他的機會。
相對我比較看好有弱周期性的二線消費及醫藥白馬,這些龍頭品種去年因為確定性不高而估值被極大的壓抑,價格上是非常有優勢,只要經濟稍有起色,它很可能是領漲品種(注意“經濟稍有起色”的前提)。
這些二線白馬,主要集中在弱周期的可選消費、生活服務、二線醫藥股、創新藥黑馬、制造業中的穩健型資產中。
當然,白馬股還有一個最大的風險,我放到最后的“黑天鵝與灰犀牛”部分再說。
3/6、問題二:風格輪到科技股、題材股了嗎?
我的答案偏向于肯定。甚至我覺得2020年可能是一個主題投資的炒作大年。因為今年具備了主題投資的兩大前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也是十三五的收官年,大家別覺得這是口號,所有的地方政府、相關部委都是背著“KPI”的,完不成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想象一下你們公司是怎么在最后一個季度沖業績的。
2018年和19年,因為中美貿易戰打亂了全盤部署,很多政策執行了一半就遇到了問題,所以2020年將是一個全力拼經濟的大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目標很容易一致,國內利益各方應該會暫停博弈,各種刺激經濟的政策也容易落到實處。
這么一來,就出現了有利于題材股的兩個條件:資金和政策。今年確定性比較強的主題包括:
全年主線:5G產業鏈的全面開花。雖然通訊設備的炒作已經結束,消費電子預期炒作也告一段落,但相關的5G產業鏈還有確定性比較大的云計算、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更有想象空間的VRAR、高清視頻、云游戲等5G內容等等
全年輔線:自主可控。包括半導體戰略,和軟件系統國產化帶來的一系列創新機會。
階段性機會:新能源汽車政策調整疊加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機會、光伏平價上網帶來的機會、5G設備和消費電子產業鏈業績的超預期釋放,等等,到了年中肯定還有新的主題。
此外,從資金博弈的角度看,由于注冊制的推行、退市大門的暢通,還有科創版的跌跌不休。這些都讓大家對于小票的預期差到了極點,一旦有一個題材出來,必然會引起全面補漲,而預期差同來從來都是主題炒作的最重要的前提。
所以,在產業政策的烘托之下,在資金的預期博弈中,明年將會是一個主題投資的大年。但要注意的是,這些主題有一些很快就能出業績,有一些幾年后大概率能出業績,有一些能不能出業績都不確定,還有一些純粹是炒作概念……
所以,這些主題股最后的命運可能完全不同:前面的股價上去就下不來了,但后者一波炒作后,股價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前者是長線資金替換短線資金,后者是短線資金驅逐長線資金;前者就算追高套牢也很快會解套,后者就算買到最低點,也可能一無所獲,
建議大家參與主題股的機會更要研究基本面,只做前者,操作上也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否則到了年終算一算,收益坐了一波過山車后,大概率比不上15%的白馬漲幅。
4/6、第三個問題:強周期股會不會逆襲?
最近問我周期股機會的人多了起來,因為很多周期股價格已經到了地板上了,疊加盈利持續萎靡,似乎很符合周期股的在高市盈率低業績時布局的特征。
不過,2020年的強周期股,我覺得仍然沒有什么太大的整體性機會。
周期股通常分為三類,我逐個分析一下:
第一類是跟房地產基建相關的行業,包括鋼鐵,水泥,建材等等。中央已經明確不會用房地產這個尿壺,也不太會用基建來打強心針。所以這兩這個相關的周期都沒有整體性的機會。
不過,事無絕對,畢竟保6是上面沒有說出口的目標,基建在某個時點仍然可能有階段性機會。
第二類是跟經濟周期有關的航運、有色、鋼鐵、煤炭等等。這些都是在經濟過熱時才會有整體表現的行業。很明顯,就算經濟最樂觀的預測也只是經濟復蘇,不會迅速扭轉這些行業的供求關系。
第三類是跟通脹有關的大宗農產品,最典型的就是今年最耀眼的養豬股。
因為現在還看不到通脹的壓力,所以非養豬股整個不會有機會,特別是雞牛羊肉價格,大概率會回落。
難預測的還是養豬股,包括豬瘟的情況、國家抑制肉價的政策、進口肉的沖擊,導致肉價很難預測,再加上出欄量的變數也太多,基本上成為一個怎么走都可能的“五五開”的行業,大家就別想著賺這種純粹賭博的錢了,更別聽農業行業分析師忽悠,他們永遠都看多的。
當然沒有大的機會,并不代表沒有局部性強勢個股,在這些已經不增長的夕陽行業中,最有可能的行情還是行業集中度提升引發的個股獨立行情,大家可能需要去分析手中個股行業集中度的趨勢。
我覺得對于周期股,大家如果真的想做的話,一定要非常非常有耐心。之前好比春秋時期,行業內兼并整合很容易,但到了現在每個行業都是戰國時期,大家的實力都很強,不會輕易認賠出局,產能出清的時間拉長了,可能只有到了每一個人都絕望,行業的現金流整體都難以為繼的時候,才會有機會。
5/6、問題四:風水會不會輪到金融股了?
我一向是很看好銀行業的,我個人的銀行配置也比較高,2020年,我覺得銀行股要分化,風險和機會都很大。
從過去幾年看,銀行股的分化沒有其他行業那么強烈。龍頭的估值不及海外平均水平,而一些風險較大的銀行由于發行定價機制規定不能低于凈資產,導致價格虛高。
所以,機會在于確定性比較高的幾個股份制銀行、極少數城商行,甚至四大行,這些都受到了其他銀行股的拖累。
作為目前場內少數高性價比的品種,我覺得明年會有一定的機會。銀行股真正的風險在于城商行,農商行和經營不好的股份行。這個我放在下面一個環節講。
不過四大行還是有風險的,一旦上漲必然導致上證指數暴漲,但是如果經濟上沒有明顯的起色的話,會導致場內的資金趁機出貨,就會形成類似2018年那種頂。
至于金融股中的證券與保險,都是典型的牛市品種,如果沒有大牛市,就沒有整體行情,當然,其中的龍頭屬于白馬股,那又是另一套邏輯了。
6/6、黑天鵝與灰犀牛
既然是黑天鵝,我肯定是猜不出來的;既然是灰犀牛,那說出來大家也不會有什么感覺了,所以我就索性并在一起說,明年有可能出現的難以預測的外部風險。
第一個是南邊和西北邊,和海峽對岸的問題。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不讓討論,大家可以自己去理解。他們最大的風險是明年正值對岸和地球另一邊的大選年,很可能會被政治人物拿來進行政治操弄,引發兩個大國之間的對抗升級。
第二個還是那個過去兩年影響A股的最大因素。
目前的股市體現了第一階段的談判成果,但這事,之前不能太悲觀,現在不能太樂觀。
目前簽約是沒問題了,但簽了之后能不能執行,是個大問題。條款都是彈性的,再加上雙方國內都有反對者,還有第二階段談判的影響,那邊喜歡半夜發推,這邊政策又不透明,可以肯定,像2019年五月的那種事情,2020年還會有。
第三個是樓市,我覺得它可能是未來三五年真正需要大家警惕的“灰犀牛”。
有人覺得,房地產股已經跌到地板上了,風險不大,顯然大家沒有理解一點:樓市如果出問題,影響最大的不在房價和房地產產業鏈,而在金融,股市首當其沖。
因為之前你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高息的那一部分都投向了房地產基建和地方債,房價就算降得不多,也可能導致債務違約風險上升,造成資金鏈斷裂,既影響相關上市公司,又影響市場上的資金,特別是后者,2018年大家都領教過這個風險了。
可以說,樓市走到今天這一步,房價漲會聚焦風險,房價跌會引爆風險,唯有像今年這樣不漲不跌走鋼絲,三五年后才能慢慢化解風險,所以我說它是未來五年最大的“灰犀牛”。
第四個是地方的金融債務危機。
上面講了樓市對地方債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產業政策的影響,因為地方上往往有產業聚集效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地方債過高的地區,其風險承受能力是很弱的。
債務危機影響最大也是金融,特別是各種城商行、農商行,金融風險還有“傳染性”,殺傷力不可低估。最近有很多銀行系統出身的人到了地方政府任職,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對地方金融的擔憂。
第五個黑天鵝是美股崩盤。
雖然年年有人看空美股,美股年年創新高,但不代表美股就這么永遠漲下去,一旦美股出現劇烈的調整,肯定會引發外資的風險偏好降低,大規模流出A股,很可能帶崩了外資最偏好的白馬股,從而引發市場恐慌性大跌。
當然,如果單純是這個原因,反而可能形成2020年白馬股最好的買點。
雖然真正的利空都是無法預測的,但時刻有一個風險意識,對于沒有風控機制的個人投資者,也是很有意義的。
最后祝大家2020年,資金日日長紅,股票月月新高。每個周末,無論多忙,我也會堅持給大家送上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精品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首發于“思想鋼印(ID:sxgy9999)”微信公眾號,講述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