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藍曉科技的鹽湖提鋰,技術和資本的博弈

          2019年的A股虧損頭牌,大概率被*ST鹽湖摘取。

          在公司虧得一塌糊涂的同時,我們驚訝的發現,它還有兩個業務是很賺錢的。一是傳統老牌鉀肥業務,坐擁全國六成以上的鉀資源;二是鹽湖提鋰。

          作為理工男,看到鹽湖提鋰技術的時候,第一印象是炒作。原因很簡單,這玩意兒國外咋沒聽說?

          表哥還是低估了中國科技水平的真實實力,在很多特定領域,我們已經全球領先了。

          2018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寇曉康抱著的證書是二等獎。表哥寫了100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轉化成果。

          所以,如果寇教授現在上市的話,大概率是上科創板。

          作為科研領域的頂尖人才,寇曉康在浙大領銜研究的領域是高分子技術,尤其是吸附法提純某些化合物。

          他現在是上市公司藍曉科技的總經理,他現在專心落地的技術是鹽湖提鋰。同時,藍曉科技和西北工業大學深度合作,和清華大學合作,和諸多高校合作。


          一、技術的光明面


          青海不產鋰礦石,但盛產鹽湖。

          一望無際的青海湖,夢幻清澈的察爾汗湖,水天一色的茶卡鹽湖… …

          在青藏高原上,到處散落著美麗的鹽湖,也展示著滄海桑田的變遷,它們都曾是海洋。

          鹽湖的鹵水里,也蘊藏著上古海洋饋贈給人類的禮物:鉀、鎂、鋰… …甚至鈾。

          鹽湖股份栽倒了鹽湖提鎂上,但并不代表鹽湖提鋰會栽。

          根據2019年碳酸鋰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碳酸鋰產量達11.7萬噸,青海省海西州碳酸鋰(不含氯化鋰)產量占全國的27.8%。海西州龍頭企業的產品已經進入特斯拉、三星、大眾、比亞迪等國際新能源產業廠商的供應鏈。

          表哥講了大半年的能源可控,國際原油雖然便宜,但是不可控的,對于中國這種天量買家來說,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這也是中國玩了命發展新能源的核心原因,所以能和馬斯克一拍即合。

          國產特斯拉交付典禮上,馬斯克聲淚俱下(劃掉)的感謝上海政府和中國政府。其實,這是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這里表哥再安利一句,特斯拉的到來,對于比亞迪等國產新能源車巨頭來說,絕對是利好。因為中國市場足夠大,足以容得下幾家巨頭。特斯拉會帶動電動車市場的騰飛,比亞迪這類擁核心技術的企業會受益。這句話先放這里,過幾天再梳理產業鏈,過幾年大家再回來打賞。

          而比亞迪,也跑到了青海搞鹽湖提鋰,它的合作伙伴正是鹽湖股份。


          二、資本的陰暗面

          技術就像原力,一定程度上是光明的,但一旦沾染了資本,就不太好說了。

          1月13日,藍曉科技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3億元—2.86億元,上年同期為1.43億元。

          第二天,盤中跌幅超過5%。

          為什么大幅盈利還會跌?除了投資者的短期炒作因素外,還有個原因,公司4季度業績不佳。

          為什么4季度業績不佳?

          這事說來話長了。

          藍曉科技的盈利模式比較特殊,不靠賣產品,而是賣產品+服務。

          客戶要搞鹽湖提鋰,我帶著研發人員去裝上設備幫你生產,投產后,藍曉科技還參與利潤分成。因為服務到家,所以訂單價格也不低,動輒一單5個億、10個億。

          按說,這么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是不錯。

          但是呢,公司的大客戶,讓表哥心神不寧。

          同樣心神不寧的,還有深交所的會計師。公司發布半年報后,深交所發去了專項問詢函,對公司的大客戶提出了疑問。

          公司回復函表示,第一大客戶確認收入1.05億元,第二大客戶9000多萬,考慮到公司上半年全部銷售收入5個多億,僅此兩個客戶就占據了40%左右的營收。

          第一大客戶的名字,也非常面熟:藏格鋰業。

          藏格鋰業的大股東是藏格控股,這家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七大股東的股權質押率都基本上是100%。

          也就是說,大股東們,隨時可以跑路。

          這種狀態下,公司的經營理念很可能就不太一樣:賺快錢。

          第二大客戶也和上市公司有關,叫錦泰鋰業,公司是兆新股份參股的合資公司。

          上文提到,青海碳酸鋰的產量大約占全國的27%左右,算下來差不多是2.5萬噸。考慮到鹽湖股份提了1萬噸左右,藏格鋰業和錦泰鋰業都是年產5000噸到1萬噸的生產線,極大概率鹽湖提鋰的產量被這幾家公司基本包圓了。

          表哥又心神不寧了,很想去現場踩點看看,順便拍一下察爾汗鹽湖的星空,上次去茶卡鹽湖的時候趕上陰天,特別想彌補一下遺憾。

          由于鹽湖提鋰只有包括藏格控股的極少數玩家在玩,技術方面,表哥相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權威,但資本方面,就很難說了。

          資本抱團的目的,有時候不一定是為了做技術,更可能是割韭菜。


          三、鹽湖是個寶


          不知道當年福島核電站事件搶的鹽有沒有吃完,表哥當時就查到一個數據:察爾汗鹽湖鹽的儲量約為600億噸,其中食鹽儲量426億噸,可供世界人口食用2000年。

          鹽湖的鹵水里,還有更多有趣的東西。

          表哥查到一些論文,包括鹽湖提鈾,甚至稀土成分。

          藍曉科技和西北工業大學深度合作,而西北工業大學又是西北核工業研究所的定點單位。

          從技術角度,藍曉科技的未來充滿了憧憬。

          但是,從資本角度,藍曉科技的玩法,讓投資者略迷茫。

          —————— 分享 ——————

          評論 1

          • 隨喜43402474 2020-01-15 10:14

            轉發了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