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心稟
流程編輯丨魚小弟
春節過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迎來了意料之中的大跌。
今天剛剛開盤,上證指數就大跌8.73個百分點,超過2000只股票處于跌停狀態。
截止收盤時,上證指數收跌7.72%,深證成指收跌8.45%,創業板指數跌6.85%。兩市共有3212只股票跌停,僅164只股票上漲,其中漲停84家;成交量也僅僅只有5100億元左右。
從歷史數據來看,上證指數這一跌幅創出了2015年股災以來的最值。即使往前數二十年,也僅僅在2007年-2008年有3個交易日的跌幅超過了今天。
多個行業跌停
A股今日的暴跌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為了防疫,大量經濟活動被迫停滯,嚴重影響了今年經濟發展的預期。
此前,由于春節放假,A股處于休市狀態,而全球市場中,美股、歐洲股市及恒生指數均在過去一周出現了嚴重下挫。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昨日也表示,鑒于輿情的發生及近期境外市場的反應,對于開市后A股市場可能出現的異動,有關部門將保持高度警惕,堅持底線思維,出臺和研究對沖工具,緩解市場恐慌情緒。
昨日晚間,證監會連夜下發通知,從今日起暫停融券賣出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在昨日下午就表示將于今日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盡管有了政策上的利好,今天的大跌依舊無法避免。
從行業表現來看,僅醫藥商業行業處于上漲狀態,醫療器械行業微跌0.11%,而今日漲停的公司也大多集中在這兩個行業。
其余行業整體跌幅則均超過3%,其中有15個行業直接跌停,包括券商、航空運輸、旅游綜合等。從邏輯上看,這幾個行業也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幾個行業之一;而這一次的暴跌,更是打消了此輪的牛市預期,讓券商股全線跌停,其中中信證券收盤時的封單量高達124萬手。
江蘇版塊表現如何
全市場大跌,江蘇的上市公司又表現如何?
數據顯示,江蘇版塊今日跌幅8.1%,在全國各省市區中排在第9位,表現相對較好。
431只仍在交易的江蘇股票中,下跌數量為415,其中跌停381只;上漲數量16只,其中10家漲停。
在今日漲停的江蘇公司中,大多也是屬于醫藥醫療行業。但其中,既有確實在疫情中發揮了價值的公司,也不乏受到醫藥板塊概念聯動的。
例如科創板股票碩世生物,在此次疫情中向湖北捐贈了累計價值達1000萬元的檢測試劑及儀器。在1月15日,公司就發布公告稱,針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公司基于熒光 PCR 的技術于2020年1月13日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以及冠狀病毒通用型核酸檢測試劑盒。
四環生物雖然在節前就公告稱公司暫無特定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產品研發和生產,但連今日在內已經連續收獲了5個漲停。
而像江南高纖、紅豆股份雖然均在今日披露稱公司未開展口罩的生產業務,也沒有生產醫用口罩必須的生產許可證,但仍然雙雙收獲漲停。但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天下午5點,紅豆集團生產的第一件普通防護服下線。
今天市場表現良好的醫藥醫療行業,其實可以算是江蘇的強項。
在省內,泰州擁有國家級醫藥高新區,經過多年重點發展的醫藥城內有擁有大批醫藥醫療相關企業,產業鏈完備,此次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彩的碩世生物就來自中國醫藥城。
蘇州則聚集了一批具有研發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在國家科技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2019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蘇州工業園區各項主要指標名列前茅;園區內擁有包括冷泉港實驗室等在內的20多家頂尖科研院所和創新機構,以信達生物、基石藥業、亞盛醫藥等為代表的1300多家新藥企業,以及數十位中外院士領銜的重大創新團隊和3萬多名高端專業技術人才。
而在國家級南京江北,生命健康產業同樣是“兩城一中心”(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定位里的核心產業之一。江北新區擁有全亞洲最大基因測序平臺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新區內的南京生物醫藥谷已入駐企業500余家,形成了以研發創新為主的產業結構,聚集了先聲東元、綠葉制藥、健友生化、藥石科技、世和基因等一批龍頭創新企業。
專家如何看待
對于今日的暴跌,央行也罕見的發聲,在新媒體平臺發布了此前刊登在金融時報上的評論文章《疫情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影響是暫時的》。
文章指出,今天股市大幅下跌,存在不少非理性因素,甚至是一種“羊群效應”引發的恐慌。而稱存在非理性因素的原因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也是有限的。
第二,世衛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堅信中國對疫情的應對能力。
第三,特別是,世衛組織并未宣布中國或武漢為“疫區”,甚至呼吁各國不要采取涉及中國的旅行限制和貿易限制等措施。
第四,從這次醫用物品生產看,中國在制造業方面的優勢無與倫比,特別是中國產業鏈非常完整,醫用物品和生活資料的供給供應恰恰主要依靠自己恢復生產解決,而不是進口或其他國家援助。
第五,此前的經濟金融數據已經顯示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積極因素仍在增多,經濟內在的韌性增強,這些都對經濟企穩和金融市場穩定運行形成長期的支撐。
除了此篇評論外,也有多位學者及機構人士發表了類似的判斷。
任澤平認為,今天A股開盤,符合預期,從主要指數看,基本反應了前期疫情沖擊影響并釋放了情緒和能量,港股累計跌幅也在8%左右,反應了市場如何定價這個疫情影響。后面關鍵看疫情防控及形勢演化。A股正常開市展示了對市場規則的尊重,我們應該相信市場和市場自身的恢復力。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則表示,初步判斷今天大部分恐慌式下跌結束,未來,疫情明顯拐點之前市場以震蕩為主,疫情拐點之后開始上漲。過去幾次疫情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都不可能長期決定股票價格,下跌從長期看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完)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