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全球股市在“ICU"和”DISCO"中切換,投資者怎么辦?機構這么說…

          活久見,兩周來,全球股市不斷在“ICU"和”DISCO"中切換。

          在經歷了美股10天4熔斷,三大股指跌幅達30%后,周五滬指終結七連跌、港股暴漲5%,市場以為終于盼來紅色星期五,不料晚間美股和美油又崩了。

          道指跌4.55%,納指跌3.79%,標普500跌了4.34%,三大股指均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周跌幅;美油跌幅一度擴大至11%,跌破23美元關口,布油也一度跌近4%。

          美股和美油的暴跌無疑又為下周A股和港股蒙上陰影。對于新一輪金融危機會否重演、美股未來走勢,以及A股后市行情,機構觀點出現較大分歧。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

          按照模型的假設和測算,美股長期均衡的調整空間在15%-30%,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的美股已經具備了投資價值。建議資產配置機構(1-3年視角)盡快啟動再平衡,賣出美債,買入美國股票,買入新興市場股票,尤其是中國市場股票。

          對于中國資產,我們仍然堅持中美股市脫鉤的觀點。美股暴跌,A股體現韌性;美股企穩,A股反攻。海外的一系列財政和貨幣的刺激與寬松,都是A股上行的支撐。建議圍繞“成長-價值螺旋”的思路,提升倉位。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

          最近一周到兩周海外市場股票跌、債券跌、黃金也跌,說明金融市場缺錢。這種現象在2008年9月—10月出現過。但現在談金融危機恐怕證據不足,或者是目前還不是太恰當。美聯儲以及歐央行都在紛紛啟動QE,為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這種應對的措施會使得金融市場流動性會慢慢有所緩和。當然,要截住下跌關鍵在疫情。疫情控制住之后,整個下跌才會結束。

          A股在3月份以來出現了快速調整,調整到這個位置,估值優勢比較明顯,也許后市還會有一點反反復復,但是中期我們看到年底,看未來幾個季度,總體會是向上的。原因在于,A股相比海外的優勢有三:國內疫情控制好;基本面扎實,庫存周期早已見底;A股估值低。

          對于結構方向的選擇,結論是更加看好科技+券商。

          關于科技股,3月份雖然調整很明顯,但行情遠沒有結束,估計至少要持續到明年甚至到明年底。這一輪科技行情背后的大邏輯是技術革新,有點像2012年底到2015年中,當時在3G、4G網絡普及的過程中,創業板所代表的科技行業的景氣回升、利潤回升持續了兩年半。

          關于券商股,代表的是金融改革方向。在發展房地產的時候我們需要銀行信貸融資支持,在發展科技的時候,需要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來支持,因此證券公司的業務增長更快,利潤會起來。另外,對市場相對看好。


          中泰證券李迅雷團隊:

          隨著美股出現大跌,估計持續11年之久的美國股市見頂了, 而且可能會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波及全球。

          回顧一下美國前兩次危機,2000年是互聯網泡沫破滅所觸發的危機,2008年是房地產泡沫破滅的金融危機,前兩次危機發生時,利率水平都較高。此次危機,則是低利率下股市泡沫破滅所觸發的危機。

          對金融危機爆發的邏輯演繹是,美國居民的大部分資產都在資本市場上,長期低利率誘使公司資產負債表過度擴表,通過回購股票來“虛增”利潤,推升股價,形成財富效應,促進消費,帶動就業,形成“虛假”繁榮,但繁榮的盡頭是落寞,擊鼓傳花的游戲意外停止,最終觸發系統性風險;同時聯邦政府在過去10年里,為了穩經濟,不斷舉債,導致杠桿率水平提高了100%,當危機發生時,應對乏力。

          對于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建議,一方面,要高度重視美股乃至全球系統性風險被觸發的可能性,新冠疫情沖擊下的美股流動性危機或僅僅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提前做好應對預案(如:相對均衡化的配置和定投式的倉位管理),未雨綢繆,對于市場階段性反彈中的“牛市躁動”要多一份警惕。

          另一方面,又要有底線思維,即便1929年式的大蕭條下,政策的抵抗依然會帶來季度級別的大反彈,市場仍會有結構性機會,在市場的階段性底部,要敢于布局估值明顯“錯殺”的頭部優質企業。

          (以上為機構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分享 ——————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