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南山之路 的第 191 篇原創文章
前言:作為高杠桿行業,銀行、地產、保險深受疫情之苦,此前板塊內的個股跌幅普遍達到 20-30%,腰斬的也不在少數。
盡管我個人認為,高杠桿公司今后不宜超配,但我也覺得,這三個行業的許多公司,絕地大反擊的時刻要來了。具體的原因,容我慢慢分析。
以下是正文:
大金融行業行情回顧
疫情期間,銀行、地產、保險板塊個股簡直是慘不忍睹: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等跌了 30%,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太平等跌幅超過 40%,中國恒大、碧桂園等更是直接被腰斬,我持有的中國平安、萬科等雖然略好,但最多的時候也跌了 20% 以上。
為什么這些板塊跌幅如此劇烈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疫情沖擊下,歐美金融市場巨震,過去幾個月里發生了太多活久見的事,于是人們紛紛擔心金融危機要來了。
一旦金融危機來臨,高杠桿行業肯定是最危險的了,會面臨資金斷裂、企業倒閉的風險。
懷著這種想法的,就有目前A股的主力機構公募基金。一季度,公募基金大舉減倉銀行、保險、地產,大舉加倉醫藥生物、計算機,繼續超配食品飲料、電子板塊。他們是被疫情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嚇尿了。。。
但是,決定短期股價走勢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沒錯,就是資金面和情緒面,基本面(業績)雖然也有影響,但更多的是中長期角度。
從資金面的角度來說,金融地產板塊應該會有資金回歸的情況,因為大多數機構,實際上都會配置相當比例的金融地產作為持倉組合的壓艙石,減掉的倉位遲早會加回來。而他們超配的食品飲料、醫藥生物,emmm...
從情緒面來說,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已經大幅降低,那么相應的,對高杠桿行業的擔憂也會減小很多。
最后說說基本面,近期許多公司都已經發布了2019年報和今年的一季報,從披露的業績來看,盡管銀行、保險、地產也深受疫情影響,但整體業績還是比較穩健的。
比如說:平安銀行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4.48億元 同比增長14.8%;
中國人壽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377.72億元,同比增長8.2%,凈利潤170.9億元,同比下降34.4%;
寧波銀行預計2020年一季度營收108.6億,同比增長33.68%;歸屬凈利潤40.02億,同比增長18.12%;
萬科一季度銷售額僅同比下降8%,實現營業收入 477.7 億元,同比下降 1.2%;凈利潤 12.5億元,同比增長 11.5%。
中國平安2020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3281.72億,同比增長-13.2%;凈利潤260.63億元,同比增長-42.7%。營收及凈利潤降得挺厲害,但也有一些亮點:營運利潤359.14億元,同比增長5.3%;個人客戶數超2億,第一季度新增個人客戶871萬;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實現營運利潤245.56億,同比增長23.0%;
新華保險一季度總保費收入582.45億元 ,同比增長34.9% ;營業收入681.48億元,同比增長37.5%。凈利潤46.36億元,同比增長37.6%,凈利潤增長主要是由于投資收益增加。
至于現在還沒有出一季報的招商銀行、保利地產等公司,相信其業績也不會太差。
近期,銀行、保險、地產等行業明顯回暖,但我相信這應該僅僅是開始!如果您持有相關板塊,建議耐心享受估值回歸的過程。
我的公眾號【南山之路】專注于對銀行、家電、食品飲料、白酒、地產、保險等行業的龍頭公司,以及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進行解析,并及時分享相關股票的投資機會。
我的文章同步更新至雪球、今日頭條,ID都是【南山之路】。目前我雪球粉絲 3.5 萬,今日頭條粉絲 1.9萬,我的公眾號自成立以來,僅僅 1 年已獲得超 6 萬粉絲認可,非常值得關注。
強烈建議搜索并關注公眾號【南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