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券商板塊入手,理解板塊股性的意義
近期曾和兩位V+群友@用戶6589399753 @喜洋洋小盆友-777,聊到了關于券商和互聯網金融的話題,其中@喜洋洋小盆友-777 是新加入的群友,他博弈東興證券有不少時間了,發現該股漲的到時候空間小,跌的時候空間大,對此非常不理解;而@用戶6589399753 則覺得只要是市場強勢,或牛市,東方財富就不會差。

其實,二位都是看了《金融三板塊機會與兩個硬核邏輯模式揭秘(名單)》http://t.cn/A6wjp5Ug,(兩大特殊博弈模式)這篇文章吧,有了自己的感悟。實際上,他們倆的感覺都是對的,但做法都是不太正確的。
首先,@喜洋洋小盆友-777 的問題是在于對于券商板塊內部四大股性分類的錯誤,沒有明白博弈板塊,先要排除板塊中弱勢品種,選擇很差的品種, 那么無論如何操作,利潤空間都是受限制的。這個問題非常普遍,其他板塊博弈時也是如此的。
在《手把手教會選擇券商股,行業分類與操作策略(名單)》http://t.cn/AiDOwt66 ,(券商行業操作指南)。總結過券商板塊股性,@喜洋洋小盆友-777 博弈的券商股是哪一類?很明顯是第四類,最差的那一類,也就是說,即便券商有活躍的時候,您博弈的個股也是行業中最差的,甚至連板塊平均都不如,這是股民選股時就留下的問題,所以后面怎么操作都很難改變。
實際上,如果我們疊加證券行業指數,或板塊中其類個股,股民自己就能看出來差距了。如圖,并沒疊加什么別的個股(如類似南京證券、中信建投等次新券商領漲品種),僅僅是中信證券,大多數股民都知道的,券商最大的那一個。看該股最近兩年和東興證券對比,股價差別達到90%。已經明顯了。而且說句話殘酷點的話,證券板塊跌,您感覺還好受些,都在跌吧。證券板塊大漲的時候,股民才最難受,因此選擇的更還是最差的。
其次,@用戶6589399753 的問題是對于模式的利弊分析,任何一種模式都有利有弊。本來,市場只有強勢周期才有證券活躍,但一些股民說沒時間盯盤,也不想動腦子,怎么辦?一路持有或定投方式,去博弈券商,等到牛市周期,這是可以的。但付出代價是,牛市何時到來是未知的,需要一路等待到那個時候才可以的。這是您要面對的。否則,就老老實實按照券商特性,做波段。

綜合兩位股民的問題,其實,我們博弈一個行業,先要去看這個行業的歷史走勢、規律,這個是股市留給我們的經驗,每個股民都應該珍惜,并養成這樣的習慣(這也是《股民進階戰法之行業研究成果與典型股策略匯總》的意義所在);其次,分析行業動態,先規避這個行業板塊弱勢,差的品種,然后按照不同類型模式去博弈,這是一個股民能做,應該做的。而且很多時候,不是股民覺得如此,而是市場規律、歷史走勢如何,這才是股民必須要敬畏和遵守的。好習慣未必能讓你大賺,但卻可以讓你在股市中生存,博弈到更多的機會。接下來,順著這樣的思路,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