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場的風格明顯切換,成長牛股紛紛趴下,前期強勢的醫藥消費來到了跌幅榜前列。而前期趴著的化工、鋼鐵、造紙等老弱病殘板塊則爆發漲停潮,軍工大反彈,金融走勢也不錯。水泥和工程機械,這兩年業績不錯,是為數不多的創新高的周期品。
七月初其實市場有一波切換,但沒切幾天,馬上又走回消費+科技的老路了。工商銀行跌回起漲點,但創業板卻不斷創出新高。
圖:可憐的工行
所以這次切換,會不一樣嗎?
個人覺得,這次切換持續的時間會比上一次更長。理由是,第一,中芯、寒武紀等科技先鋒已經上市,科創板也將在兩天后迎來第一次解禁,科技股上攻缺動力,但又有阻力。第二,上半年強勢的醫藥板塊也到了兌現的時候了。
東吳證券那個"離職"的家伙說的市場到了殺估值階段,其實對于漲幅巨大的醫藥消費,可能是適用的。
圖:東吳證券澄清看空
如果機構資金從醫藥消費中流出來,會流向哪里呢,沒錯,就是今天上漲的低估值價值和周期品種。
有人懷疑周期品的上漲是牛市尾聲的表現。這個擔心是多余的,他們上漲的空間雖然有限,但大多數周期股都在底部相對安全的位置。
今天北向資金買滬賣深,也有風格切換的意思。
所以,市場的風口來到了價值和周期,老弱病殘的野百合也暫時迎來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