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海天味業的天花板(估值極限)在哪?「深度」


          海天味業連漲半年,市值超過中國石化。即使二季度業績再刷新高,動態PE(市盈率)也高達90倍。一只主板的傳統消費龍頭,PE居然達到創業板科技股的高度。不管是價值投資者,還是歷盡風浪的短線客,都被嚴重刷了三觀。


          90倍的醬油龍頭,究竟合不合理呢?地球人都阻止不了的海天估值,天花板究竟在哪?


          一、什么是優質資產?

          在資本市場里,今年發生了兩個驚天動地的事件:疫情美股崩盤

          這兩個事件發生后,資本市場突然意識到抗沖擊的、增長確定性高的資產,才是真正的優質資產。而這種優質資產集中在中國,不是美國。

          美元固然是不保值的,雖然不至于一次過坍塌,但是已經在坍塌的路上,泥足深陷。

          有人可能馬上反駁:“美股連漲5個月,納斯達克還創了新高,美股不是優質資產嗎?”

          事實上,美股比美元更脆弱。疫情初期,美股1個月就蒸發了三分之一,美元至少抗揍得多。后來美股為什么一路反彈呢?這要結合美元流動性來看:

          無限QE為美國國內注入了一倍以上的流動性,而美國的貧富差距沒絲毫改變,大部分的錢都到了富人手里。窮人的錢用來消費,富人的錢用來配置資產。所以我們沒看到美國瘋狂印錢誘發惡性通脹,因為通脹沒發生在物價上,而是發生在核心資產上。這叫富人圈的通脹


          美國的核心資產都集中在科技股,這多出來一倍的錢,沒有把美國物價推高一倍,而是去把科技股的估值推升一倍。疫情崩盤是基于未來業績腰斬的殺估值,美股崩掉的三分之一就是殺估值的幅度。然后,納斯達克從底部6630點開始上漲,這個就是核心資產估值推升的過程,漲到現在11700點,還沒到翻倍的幅度。

          有人可能又提出新的疑問:“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沒多大變化,人家市值翻倍,換成人民幣也是兩倍,說什么只是保值呢?”

          這就是我國始終不對外開放人民幣賬戶的高明之處。對于其他各國來說,兩倍美元要兌他們兩倍的貨幣,他們沒有說“不”的權利。但是中國可以。無論個人還是企業,匯率進出都有嚴格限制,即使你的美元資產翻倍,也只能在外面花,不能自由兌成人民幣。

          如果還是理解不了,不妨換個角度想想:為什么美股一直漲,A股扶不上墻,美國佬還搶破頭要來買A股?

          因為真正的優質資產不在美國,在中國

          二、憑什么獲得高估值?

          外資一直垂涎的中國優質資產,大多都集中在消費行業。今年疫情都沖不動的,一直處于高估狀態的主要有兩大塊,一塊是具有特殊性的醫藥醫療,另一塊就是消費股。

          消費股的最大優勢就是業績增長的高確定性。股市之所以收益率比國債高,最大原因就是股市的風險更高、不確定性更大。所以對于那些高確定性的個股,市場就愿意給出更高的估值溢價。

          舉個栗子,A、B兩家企業去年利潤都是0.8億,今年利潤都是1億。一般而言,市場會給25倍PE的估值,也即25億市值。但是兩家企業并不是完全一樣,A企業能確保未來幾年還能保持25%的盈利增速,而B企業不能保證。

          那么,市場必然更愿意買A的股票,甚至肯透支一年的業績,為一年后A的估值買單,也即1.25億*25倍=31.25億市值。這樣一來,A就獲得估值溢價,PE推高到31.25倍;而B的業績不確定,市場不愿意為B的未來買單,B的估值只有20倍。

          疫情的洗禮就像一場最殘酷的大浪淘沙,消費股里確定性最高的一批個股,也像金子一樣被淘了出來。價值君當時就是想到,即使疫情隔絕了一切,人還是要吃飯的,然后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海天的醬油,所以在疫情后開盤的第一天,也就是A股最恐怖的那一天,果斷買入海天味業


          后來10送2除權,相當于83塊左右的買入成本。熬了一個多月,拉開多頭格局之后,由于定了60日線止損的原則,所以現在還沒被洗出去。但也一直沒有抓到加倉的機會。

          疫情都沖不動的業績,正是高確定性的極致表現。而外資對高確定性中國優質資產的估值,也在疫后奔向極致。

          高確定性除了體現在當下的抗沖擊,還體現在未來。一眼就看得出未來能保持穩定增長的企業不多,不僅集中在消費股,而且是那種牢牢占據市場,很難很難被干掉;而且即使換了一批碌碌無為的高管,企業也能自行運轉,躺著賺錢。海天茅臺就具備這種未來的確定性,格力就不具備,有威脅者的消費股都不具備未來確定性,科技股更不具備。

          對于未來業績增長,機構有個通用的模型:


          ROE是凈資產收益率,是外資特別看重的財務指標,主流股票軟件都能看到。海天味業的ROE接近40%,歷年分紅率是50%左右,所以利潤的可持續增速是20%左右。也就是說,海天近年來的業績增速是可以穩定維持下去的。

          中炬高新同樣是頂住了一季度的沖擊,同樣是二季度恢復高增長,甚至增速還略高于海天。但是中炬高新的ROE只有20%的水平,分紅率是30%,所以利潤的可持續增速只有14%,半年報公布的增速是不可持續的。

          所以海天味業中炬高新的關系,就像貴州茅臺五糧液的關系:老大的可持續增速比老二高出一截,即使有時候老二的業績增速超過老大,他的估值溢價也始終比不上老大。老二之所以也成為牛股,更多是因為跟漲,而不是自身價值。

          用同樣的方法可以算出貴州茅臺的可持續增速是17.5%,五糧液可持續增速只有13%。所以即使五糧液的中報業績增速大幅高于茅臺,PE仍然比茅臺低一截。

          三、90倍PE,高估了嗎?

          前面舉栗子說到的A企業(同樣是20%的利潤增速),市場愿意為他透支1年業績的話,就是給出31.25倍的PE。那么海天味業現在90倍PE,是不是嚴重高估呢?市場又愿意為他透支幾年業績呢?

          美國金融機構的目光,一般最長遠是10年,也即未來的一個經濟周期。假設未來10年,海天都保持20%的利潤增速,而10年后剛好回歸到20倍PE,折算回來,就相當于現在120倍的PE的市值。也就是還有33.3%的空間,10年年化3%的收益率。

          這個收益率跟中國國債對比沒什么吸引力,但是跟美國國債對比,吸引力還是很大的。所以90倍PE,這個估值外資還是樂于接受的。

          有人會問:“外資樂于接受,但國內資金不接受啊,憑啥估值就外資說了算?”

          目前主流個股的定價權掌握在兩大勢力手上,一方是國內機構(公募基金為代表),一方是外資。在很多個股上,雙方是爭奪定價權的關系。一方爭奪贏了,另一方就會放棄。

          截至中報披露,除了高管手上那80%多的持股,外資持股有6.4%,而公募持股已經不到1.6%。定價權顯然已經在外資手上。


          再看海天的歷史PE,原本限制在40~60倍區間里。這種歷史PE限制的打破,也正是外資接管定價權的一大標志。

          那么,90倍PE后還能不能繼續漲呢?

          假如漲到100倍PE,用同樣方法計算,未來10年年化收益率將會下降到1.8%。對外資來說還勉強能接受,但再也說不上“樂于接受”。

          四、市場空間還有多大?

          價值君最初看好海天味業是在2017年,那時候的邏輯是因為美團。那時候外賣行業快速起飛,而快餐絕不會去買高價的廚邦,至少9成以上都用海天,這個增量是非常可怕的。可以說外賣是海天的第一級推進器。

          靠著這第一級推進器,奠定了海天產品在餐飲占比50~60%,家庭消費30~40%的格局。有了強大的基礎后,才開始發力中高端產品,這是海天的第二級推進器。

          據2016年統計,我國人均調味品消費額11美元,只有美國和日本的10%。據2017年統計,海天的醬油市占率只有16%,調味品市場占比更低(只有6.5%)。考慮近兩年海天醬油銷售的增速,以及中國整體醬油行業增長,海天的醬油市占率最多也就20%左右。

          也就是說,無論是量、價、市占率,各方面都還有龐大的增長空間,以20%的利潤增速生長,10年是沒啥問題的。

          五、剛需的誤解:低價剛需品就可以隨意漲價?

          海天味業股價突破170后,大V們開始紛紛解讀。可能是調研做得不夠充分,其中存在一些誤讀。

          例如認為醬油是剛需品,每天花在醬油上才5毛錢,即使醬油漲價一倍,人們也不會因為每天花5毛錢變成1塊錢而不買醬油。這種邏輯說得輕松,換成現實是很可怕的:既然5毛錢可以隨意漲到1塊錢,那么1塊錢也可以隨意漲到2塊錢……

          首先,由于原料成本緩慢漲價,海天的醬油每年平均漲價3%左右,也就是剛好跟上CPI,實質相當于沒漲價。而主動提價方面,自從2016年底的整體產品提價以來,至今第4個年頭都沒有提價。海天這4年的業績增長,不像涪陵榨菜雙匯發展那樣靠主動提價實現的。


          其次,微觀經濟學告訴我們,民企經營的第一大原則是“利潤最大化”,醬油行業也沒有價格管制,如果漲價不影響銷量的話,企業是一定會漲價的。為什么海天4年不漲價?

          還有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醬油是有替代品的,萬一醬油真的大漲價,很多場景就會被代替。例如買不起醬油做醬油雞,也大可以做鹽焗雞。而鹽價不是由企業決定的。

          醬油和調味品是低集中度的行業,即使是剛需品,也不可以隨意漲價。舉個最簡單的栗子,海天的金標生抽,別說提價1倍,哪怕只是提價1塊錢,家庭主婦們都會毫不猶豫選擇質量更好的廚邦生抽。那么占海天30~40%的家庭消費份額,就要拱手讓給中炬高新了。

          所以,這是對剛需的誤解。所謂剛需品,指的是即使大家收入下降,也要照常消費的產品。而不是可以隨意漲價的產品。

          很多價值的教程都拿格力電器作為10年10倍經典案例,其實牛逼的并不是空調,而是樓市。老百姓瘋狂買房的時候,空調是剛需品。房地產牛市一停,空調馬上就不是剛需品了。用格力去對標巴菲特的可口可樂,顯然錯得很嚴重。

          相比之下,醬油才是真正跨越牛熊的剛需品,海天味業才是應該寫進教材的經典案例,因為他不僅10年10倍,還不止一個10年。

          六、天花板在哪里?

          剛發布的中報數據中有個亮點,就是西部和中部的業務增長20%以上,北部、東部、南部的增長只有略高于10%。

          2016年以來,海天的業務在全國分布是比較均勻的,但是西部一直都特別低,收入占比只有10%左右,其余四個區域都在20%以上。

          這次西部地區取得突破,反而北部、東部、南部的增速降低。就存在兩種可能:一是均勻發展,修補短板,循序漸進;二是北部、東部、南部市場開始飽和。前者是好事,是可持續發展路線;后者是市占率天花板的先兆。


          除了ROE之外,外資還很看重毛利率的變化。海天的毛利率長期維持在45%的水平,這次突然下降,雖然靠銷售費用的削減,凈利率反而繼續提升,但是畢竟距離壟斷地位還很遙遠,廣告費是不可能一省再省的,費用控制擠出來的利潤空間終究有限。那么擺在海天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

          一是提價;二是加大廣告預算,加速推廣中高端產品,把毛利率拉回去。無論走哪條路,都有短期天花板的風險。

          樂觀情況下,如果到了明年,外資仍然看好海天未來10年,那么即使PE維持在90倍不變,股價也可以隨著業績上漲20%。如果到了后年,外資依然看好往后的10年,那么股價也繼續可以漲20%……不過,一年才20%的空間,就不可能像今年走的慢牛,走勢會憋屈的多。這也是一種天花板。

          當然,還有最直接的一塊天花板,就是120倍PE。如果股價推到120倍PE,那就是透支了未來10年的業績,即使利潤增長的確定性高達100%,外資在未來10年也無利可圖。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120倍PE的定價,這是一塊絕對的天花板。(除非人民幣大放水,又來一次大水牛,散戶接管外資倉位,不過這種可能性接近0)

          心思細密的小伙伴可能會想到:還有現金分紅呢?

          分紅率股息率是兩回事,分紅率跟PE無關,但是股息率跟PE成反比。格力電器的股息率冠絕A股,正是因為他的PE足夠低。

          雖然海天味業的分紅率很高,每年利潤的50%都分出去。但是在90倍PE的稀釋下,股息率只剩0.45%,已經微不足道。倘若PE再往上推,這點股息率就更沒影響力。

          七、總結

          海天味業的產品足夠剛需,護城河也足夠寬,未來空間也足夠大。90倍PE對外資來說仍然是合理的,他們仍然樂于接受。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太貴,吸引力并不咋地。有大的回調可以考慮,沒的話看看熱鬧就好,別頭腦一熱追漲進去。

          如果喜歡價值君的內容分享,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有見解或疑問的小伙伴,歡迎評論或私信交流!

          —————— 分享 ——————

          評論 12

          • 不會起名字以后再改 2020-08-30 09:56

            哪天炒菜不用醬油了 他就到頂了

          • 默然前行2020 2020-08-30 09:52

            非常專業,很棒[酷拽][贊][玫瑰]方便時,可否分析一下恒順醋業[捂臉][可愛][祈禱][玫瑰]

          • ycw308 2020-08-30 09:40

            你拿好了,等十年十倍。

          • 白云深處zyf 2020-08-30 09:40

            轉發了

          • 高尊閣1 2020-08-30 09:35

            轉發了

          • 用戶245869286 2020-08-30 09:33

            茅臺獨一份,醬油誰都能做。

          • A洪群川 2020-08-30 09:30

            130的市盈率怎么折算出來的

          • 重新編輯a 2020-08-30 09:26

            無所謂在哪里。 低位的時候沒有價值發現。 能力不夠。 走好不送

          • 蜜蠟菜 2020-08-30 09:06

            醬油行業屬民生剛需行業,品種多,品牌多,競爭激烈,品牌護城河不深不寬,提價擴業績走不通,只靠增量提業績,天花板也不高,難有持續性,且品牌替代性易,海天、李錦記等屬強品牌,隨時有互轉的可能,所以,醬油行業會有飽和度瓶頸,長期穩定增長的持續性存疑,除了能開拓國際市場,否則,對醬油行業進行長期投資需謹慎,況且海天已嚴重透支多年的增長,慎入。

          • 高考數學專題培優 2020-08-30 08:47

            轉發了

          • 水煮魚價值投資 2020-08-30 08:32

            怎么可能年年增加利潤?難道你以后天天喝醬油!

          • 未設置昵稱 2020-08-30 08:13

            哈哈,183買的海天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