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歐洲二次疫情的爆發,導致國內機場行業再次下挫,國內機場龍頭最近持續回調充分說明了疫情對機場的影響。今天咱們從幾個方面再次深度了解下上海機場,但并不是說立刻就買,而是先做好準備,等價格到了自己認可的范圍,再大膽出擊。好的個股配上好的黃金賽道,才是在股市中最優的選擇。
首先了解下公司的基本面。
上海機場1998年上市,業務集中于浦東國際機場的經營管理與地面保障業務。控股股東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3.25%,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實際控制人上海國資委。
業務主要有兩塊,一是航空性業務,包括飛機起降費、安檢費、旅客服務費等;二是非航空性業務,主要包括免稅商品銷售、餐飲、廣告及地面服務費等。
公司業務很好理解,我建的機場,要想在這里起飛停飛,交錢;非航收入呢,就是圍繞機場客流圈地經商,無論是賣商品,還是做餐飲,統統給我付房租。
再了解下經營狀況。
上海機場,表面看是機場,其實從公司 2019 年的利潤構成看,免稅業務利潤約36.6 億元,占比 70%;有稅業務利潤約 4.4 億元,占比 8%;投資收益(主要是航油、廣告業務)11.5 億元,占比 22%。
換句話講,公司并不是一家公用事業公司,而是一家消費類的公司,同時,依靠基礎客流,公司又具有一定的壟斷性質。
行業分析就復雜了,因為這涉及到政策、經濟增長、免稅消費空間等因素,尤其是政策,比如免稅政策的調整,附近城市新建機場,都是很難預測的。所以,這一塊咱們不展開講了。
接著咱們了解下公司自身優勢。
1、地理位置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位于亞洲、歐洲和北美大三角航線的端點,飛往歐洲和北美的時間約為10小時,飛亞洲主要城市的時間為2-5小時。
2、經濟發達
長三角地區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 6 大城市群,財富 500 強中有 400 多家企業已經在這里進行了投資。
3、行業地位
上海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和飛機起降架次僅次于首都北京,位居全國第二,貨郵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排名第九。排名第八位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第七位倫敦。
然后咱們再看看公司的財務指標
1、成長性
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過去幾年增長速度肯定沒法與小公司相比,但這個體量能有這樣的數據已經很難得了。
此外,公司增長主要還是依賴免稅業務,單看這一塊的話,增長非常不錯,而且未來空間還很大。
一季度,業務下滑嚴重,疫情影響難免,但這屬于外部因素。
2、盈利能力
毛利率和凈利率數據辣眼睛,妥妥的躺著賺錢啊。
3、現金流
壟斷性的行業,不存在賒賬打白條這一說,現金流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非常好。
再看下公司的估值水平。
截止2020年9月26日,公司股價68.92元,總市值1328億,靜態pe68.28倍左右。
估值水平中偏上一點點,沒有高估,但也沒有低估。今年受疫情影響下跌了30%左右,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尾聲,免稅店的政策支持,股價也隨之修復。
最后,簡單看下之前調研公司收益比例,僅以3個月為期,前邊文章分析的重慶啤酒(104.21,+1.47%),已超預期。
新一期公司調研在有序進行,公司調研不易,喜歡的朋友文章左下方點個贊支持。
評論 3
生哥158316913 2020-09-26 16:00
我也在關注上海機場,如果2021年春天,疫情反彈影響航運,那應該是買入時機。
HANMAXC16 2020-09-26 15:50
航空永遠競爭不過高鐵,有高鐵的那一天就應該拋棄任何航空股,即便是龍頭,與漲跌無關,這叫思想。有個經典的段子,據說是巴菲特說的,汽車來臨的時代,可能你不知道買哪個汽車公司的股票好,但你至少應當知道不能再買馬車公司的股票。
陸家嘴股事 2020-09-26 14:46
轉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