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科技退潮,資金又重新攻擊新能源產業鏈?昨天漲幅靠前的科技分支板塊,今天跌幅榜前排,還有機會嗎?
先看下消息面:
1、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表示,特斯拉的國產化率目標已經基本實現,未來繼續降價的可能性不大。如未來零部件價格上漲,也不是沒有漲價的可能。
2、寧德時代公告,擬投資建設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寧德市福鼎市投資建設鋰離子電池福鼎生產基地以及擴建動力電池宜賓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390億元。
3、特斯拉將向雅化集團采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未來五年采購價值總計上限為8.8億美元。
不考慮白酒、煤炭、電力等,消息驅動下,盤中漲幅靠前的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鋰電池等,寧德時代、雅化集團、先導智能、格林美、比亞迪等等紛紛上漲,創業板指這才上攻前期高點。
指數挺好看,但漲幅超5%和跌幅超5%的加起來的股票數量的也就是滬深兩市總股票的零頭,大多數都橫著。
2020就要過去了,今天是元旦前最后提款日,資金動作多正常。
一定要重視政策方向,如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糧食安全再提,種植、種業受政策刺激,但周初已有表現。
瑞信中國首席執行官唐臻怡表示,謀求最終提升合資券商公司的持股比例至100%。盤中券商也有助力新能源行情。
創業板指再次攻擊7月的2896點,看好科技股的觀點不變。
龍芯中科擬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前有寒武紀、中芯國際火速,預期2021年上半年即可在科創板看到它的身影。
其實龍芯相關產業鏈個股在今年沖高后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 其中恒為科技、衛士通、科大國創、藍盾股份的回調幅度均超過了40%。通富微電的回調幅度最小,也達到29.24%。
從業績表現來看,科大國創、中科曙光、國科微、三川智慧和通富微電均屬于績優股。
從芯片板塊的其他個股情況來看,博創科技、晶方科技、聞泰科技、江豐電子、中芯國際-U等個股的回調幅度均在40%左右。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