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番薯,理性投資,從我做起。
很長一段時間,信托等資金都是打著高回報,實質上投入一些高風險低收益的市場。
就在前兩年,隨著地產問題出現,很多信托公司也是頻頻暴雷。
這些高風險的資產被包裝成理財產品,有的甚至還是銀行、國家隊背書。
風險意識薄弱的投資者,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完全被無風險高回報吸引,喪失了基本的判斷能力,結果是血本無歸。
用我老婆的話來說,錢投了,可怎么沒的卻不知道。
好不容易攢的辛苦錢,就這么沒了,養老都成了大問題。
這里也奉勸各位有理財的朋友,一定要注意產品本身的風險,不懂千萬別碰。
回到市場。
3月17日開始,已經5天調整。
多空分歧越來越大,說明方向快走出來了,變盤在即!
我說過,首先看大金融,然后是低估值周期股,最后是消費和成長,預計3-6月都是如此。
但波段幅度會比去年小一些,20%上下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看我們能不能拿住底部反轉的股票。
2022年,我最看好的是儲能,其次是醫藥觸底!
昨日下午,發哥公布今年最大的政策指引《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了主線。
我認為主線儲能+光伏、風電的行情將就此展開。
儲能的邏輯,電化學儲能>氫能源>抽水蓄能。
光伏的邏輯,逆變器>HJT電池>膠膜>硅片>組件。
我放棄了風電,因為增長空間沒有光伏大,選一個就可以了。
春節前后,我就已經布局了儲能+光伏。
今天,在觀察很久后,我決定再次加倉醫藥!
對于價值投資來說,我只做自己熟悉并且能看懂邏輯的股票。
來來回回,可能都是那幾只。
邏輯變強,我就買,邏輯變弱,我就賣,沒有合適的價格,就躺平觀望。
近期,妖股頻頻爆發,這種風格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不是我的能力圈。
堅守價值不容易,尤其是跌破合理估值后,很多人會懷疑投資體系。
對此,我的看法是,好事多磨。
只有親身經歷過苦難,才能理解堅守信仰的不容易。
我經歷過最難的時候,是剛從一級市場到A股那會兒。
剛開始不到3個月賺了20%,結果沒多久就虧了50%多,那可是我三年的血汗錢啊!
當我想想最苦的日子,現在的調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對于還處于迷茫的朋友,我有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一個優秀投資者的必備品性,要有極度的耐心,機會沒來的時候認真學習;但機會到來的時候,又有強烈的果決心和行動能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紅苕粉個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