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記得幾年前曾與一位基金圈大佬交流

          • 作者:巫云峰
          • 時間:2023-01-15 16:22
          • 評論:9
          #基金投資# 記得幾年前曾與一位基金圈大佬交流,他說:“中國基金圈真正懂擇股的基金經理不超過100個,真正懂擇時的只在個位之數。”雖然大佬自有其邏輯和依據,但彼時還是覺得大佬太嚴苛了。

          2020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市場被砸出深坑,也見識過幾輪牛熊,于是申購了多只新基金,希望在最好的時點借助專業來分享一點市場紅利(現在想想自己已經在擇時了[捂臉])。為了管住手更是買了數只三年后才開放的基金,要做時間的朋友嘛!

          結果終于到了2023,主流風口如:半導體、新能源、白酒等板塊中不斷涌現10倍股,雖然也遭遇了2022的深度回調,但其股價相比三年前也是翻了幾番。

          但持有的三年封閉期的基金們卻根本未能穿越牛熊,上演了過山車:雖然曾經都有過40%-50%左右的漲幅,但在開放日臨近時卻紛紛虧損,展示的三只中兩只虧損在20%左右,一支凈值也回撤到1.1元以下。

          三年大好時光,讓專業人們練了練手,無論盈虧還每年拿走1-2%的管理費,真是“不聽大佬言,吃虧毀三年”,到期全部贖回,與其讓別人練手還不如自己安排,只是三年前那樣的黃金坑很難再有了……
          —————— 分享 ——————

          評論 9

          • 財經掘金 1月15日 18:08

            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是不行

          • 凡人韓立666 1月15日 18:07

            黃金坑,去年2次的2800多點,你不知道嗎,

          • 微風5083 1月15日 18:05

            還不如存銀行省心,賺的還多點

          • acrecgb 1月15日 17:58

            擇時那是神仙的事,關鍵是基金經理

          • 清風無語251607197 1月15日 17:33

            定期開放基金不能買了,我曾經買過一只,結果到期虧了點出來了,賺錢的時候不開放,贖不回來,眼睜睜看著沒辦法。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