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第一季度成績披露完畢,半導體職業分化明顯。
從全體上來講,半導體職業仍然處于周期底部,但各細分子職業情況仍是有所不同,消費電子商場仍然處于去庫存中,但高性能計算、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范疇芯片需求量持續提升,成為職業添加驅動力。另外,遭到芯片代工廠活躍擴建工廠的拉動,半導體設備商成績一向穩步添加。
九龍證券梳理了半導體范疇細分職業龍頭上市公司,北方華創(002371)、中微公司(688012)等半導體設備廠商的成績堅持逆勢高添加狀況。卓勝微(300782)、士蘭微(600460)等消費電子芯片公司成績普遍承壓;股價被爆炒的AI芯片公司寒武紀(688256)、景嘉微(300474)則成績高低紛歧;封測公司更是經歷一場“隆冬”,企業營收、凈利潤均紛繁下滑。
半導體設備成績持續穩步添加
盡管芯片需求處于職業周期底部,但各大集成電路代工廠都在活躍擴張產能,這給半導體設備帶來了逆勢添加時機,走出與整個職業大勢相反的高添加態勢。
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北方華創一季報主營收入38.71億元,同比上升81.26%;歸母凈利潤5.92億元,同比上升186.58%;扣非凈利潤5.34億元,同比上升243.59%;毛利率41.18%。
北方華創稱,第一季度公司出售訂單、出產規劃較上年同期添加,使得公司出售收入添加,公司凈利潤同時也完成添加。
北方華創一季度成績連續了2022年全年高添加態勢。2022年北方華創營收完成了“百億”級跨過,到達了146.8億元,添加了51.68%。其間電子工藝配備添加了52.03%,電子元器件添加了50.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5億元,添加了118.37%。
北方華創在2022年財報中表明,公司克服了經濟下行、世界環境變化等各類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影響,堅定戰略定力,持續深耕半導體根底產品范疇,各項事務均取得了顯著開展,運營成績再創新高,正式跨入“百億級”開展新階段。集成電路配備新簽訂單穩步添加,多種新設備完成了客戶端上線,為公司后續商場拓寬打開了更廣闊的開展空間;先進封裝、第三代半導體、高效晶硅電池等新興范疇產業化才能穩步提升,使用于第三代半導體的SiC工藝設備形成了全面解決方案才能,在國內干流出產線完成規劃使用; 真空熱處理設備、磁性材料設備等使用完成新的打破;精密電子元器件事務多項新產品商場位置日益鞏固,客戶群規劃持續擴展。
中微公司2023年一季度也持續堅持穩步添加態勢,期內完成營業收入12.23億元,同比添加28.86%;歸母凈利潤2.75億元,同比添加134.98%。
中微公司表明,公司的刻蝕設備在國內外持續取得更多客戶的認可,商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在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芯片出產線及下一代更先進的出產線上,公司的CCP刻蝕設備完成了多次批量出售,已有超越200臺反應臺在出產線合格運轉。公司的ICP刻蝕設備不斷地核準更多刻蝕使用,迅速擴展商場并不斷收到搶先客戶的批量訂單。
其間,第一季度刻蝕設備收入為8.14億元,較上年同期添加約13.94%,毛利率到達47.29%;MOCVD設備在新一代Mini-LED 產業化中,在藍綠光LED出產線上持續堅持肯定搶先的位置,本期MOCVD設備收入1.67 億元,較上年同期添加約300.48%,毛利率到達 40.09%。
另一家設備廠商芯源微(688037)第一季度成績相同高增,期內收入2.88億元,同比添加56.9%;歸母凈利潤0.66億元,同比添加103.6%。芯源微還表明,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簽訂單情況杰出,在手訂單飽滿。公司持續鞏固自身在前道涂膠顯影范疇的卡位優勢,不斷對產品進行技能完善和改造,完成了在整機產品、核心單元技能、核心零部件等多方面的實質性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