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收漲0.61%,恒生科技指數收漲2.06%。中金公司收漲1.62%,國聯證券收跌9.01%,嗶哩嗶哩收漲6.58%,貓眼娛樂收漲17.05%。
港股中資券商股午后再度走強,弘業期貨漲近6%,中州證券漲超5%,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跟漲。
港股中資券商股走強,國聯證券漲近13%,中信證券漲超5%,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漲超4%。
港股開盤,恒指高開1.29%;科指高開2.38%。中資券商股強勢抬升,國聯證券(01456.HK)開漲約13%,中金公司(03908.HK)開漲約4%。
港股中資券商股走強,國聯證券(01456.HK)漲超9%,中金公司(03908.HK)、中州證券(01375.HK)跟漲。
中金公司8月1日研報指出,當前關注價值風格,地產產業鏈有望繼續占優。本次政治局會議直指市場核心關切、會后各部委積極落實,有望逐步扭轉投資者偏謹慎預期。我們認為近期的市場風格可能會階段性轉向大勝小、價值優于成長,地產產業鏈等政策重點支持領域有望成為當下投資主線。
中金公司8月1日研報指出,預計今年鋰供給可能出現小幅過剩,鋰價難以出現去年的極端上漲行情,或將在15-20萬元/噸的位置得到有效支撐,下半年價格中樞或位于30萬元/噸。提示關注鹽湖提鋰回收率上升、正極生產損耗率下降、鋰電回收增長、電池技術革新對鋰基本面的影響。長期來看,鋰供給格局也處于變化之中,地域集中度降低、縱向一體化加深、供給多極化、區域內閉環逐漸成為趨勢,考慮到中國企業積極布局海外資源以及碳酸鋰期貨的上市,我們認為中國對全球碳酸鋰定價的影響力有望繼續上升。
中金公司7月31日研報指出,持續看好政策層面自上而下的積極信號催化券商板塊估值修復行情。基于研究框架,券商股的走勢短期看市場流動性及風險偏好、中期看政策導向、長期則體現為公司戰略及執行所帶來的經營差異。短期持續寬松的貨幣環境有望推動券商股實現絕對及相對收益;而長期競爭格局優化、資本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加強將推動優質公司ROE中樞提升。在短期流動性和長期發展有所支撐的背景下,當前的重要變化在于政策預期自上而下的信號更加突出。復盤2012年/2018年兩次較為明顯的政策驅動行情,從首次政策發聲到后續工具箱的不斷落地、券商板塊整體錄得兼具空間和持續性的可觀收益。
港股券商股持續上漲。截止發稿,弘業期貨(03678.HK)漲超13%,中金公司(03908.HK)漲超10%,中州證券(01375.HK)漲超7%,中國銀河(06881.HK)漲超7%。
中資券商股集體上漲,中金公司、弘業期貨漲超6%,中國銀河漲超5%,光大證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漲超4%。
中金公司研報表示,美聯儲7月FOMC會議加息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貨幣政策聲明變化較小,一個措辭上的調整是對于經濟增長的判斷從適度(modest)上調至溫和(moderate),表明對于經濟前景更為樂觀。鮑威爾對通脹仍較為謹慎,稱還需要看到更多通脹放緩的數據才能確定風險解除。對于未來的加息,鮑威爾強調將取決于數據(data-dependent),接下來所有會議都將是“開放的”。隨著通脹放緩,我們認為美聯儲對加息或將更有耐心,考慮到未來兩個月核心通脹或在二手車和房租帶動下繼續下降,聯儲或于9月“跳過”加息。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勞動力市場和經濟超預期帶來的通脹風險。隨著基數效應減弱,年底通脹仍可能抬頭,而這意味著四季度仍有加息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7月25日研報稱,公募二季報顯示,科創板加倉主板創業板減倉,TMT加倉消費減倉。1)龍頭公司持股集中度繼續回落。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前100公司重倉市值占比由上季度的57.4%降至52%,重倉前50市值占比由43.8%降至38.2%。2)科創板倉位再創新高,主板、創業板倉位回落。3) TMT再獲加倉,消費減倉,加倉通信、電子等行業,減倉食品飲料。4) 人工智能以及低估值國央企倉位繼續提升。5) 賽道方面,酒、光伏風電和創新藥倉位下降。
茶百道據悉請中金公司幫其安排潛在的香港IPO事宜。
中金公司7月24日研報指出,中東歐地區受能源危機和地緣政治催化,光伏需求增長迅速。東南亞地區短期受搶裝影響需求波動,具備長期裝機空間。西亞及北非地區光資源豐富、清潔能源轉型意愿強烈,是未來三年重要增長市場。中亞地區尚處能源轉型早期,逐步探索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與中國互聯互通設想。
中金公司指出,2023年行至過半,盡管除個別子行業外,半導體行業基本面“筑底”已完成,但受到消費類重點需求市場回暖暫不明顯影響,投資人預期半導體行業或將進入“溫和復蘇”階段。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上半年A股半導體板塊呈現“先揚后抑”的態勢,4月以來板塊的下跌已經充分計入需求復蘇弱于年初預期,半導體板塊TTM P/E估值已經回歸至2017年以來中位數水平,與2019年初水平相近。半年維度上,我們看好行業周期復蘇及AIGC新應用催生的新需求;中長期來看,國產化投資主線依然有效。
中金公司指出,現階段市場對網文行業存有預期差。一方面,抖音、微信等大流量App內網文分銷市場規模龐大;另一方面,網文出海、短劇興起、AIGC趨勢都有希望為網文市場長期貢獻增量。
中金公司在港交所公告,2023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6.99億元,凈利潤12.89億元。
中金公司7月18日研報指出,在工業領域,傳統AI模型(如數據分析預測、工業視覺等)應用已經相對成熟,但大語言模型(LLM)應用方興未艾。我們觀察到LLM應用正按照經營管理側、生產控制側、研發設計側的順序逐步落地,早期落地以企業知識庫應用和數據分析應用等業務支持系統為主,尚未涉及核心設計和生產環節。中金認為AI對工業軟件的改造存在廣闊空間,年初至今工業軟件賽道的AI邏輯演繹尚未充分,建議持續關注工業軟件領域的AI落地進展。
7月18日,中金公司指出,展望2H23,高階智駕落地有望取得積極進展。6月工信部明確表示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支持L3及以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中金認為,此前限制高階智駕落地的主要原因在于法規的不完善,L3準入和試點推出后,高階自動駕駛制度框架有望進一步完善,落地提速。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指出,預估騰訊(00700.HK)二季度收入增長13%至1511億元,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按年升25%至351億元。該行維持騰訊“跑贏行業”及目標價47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