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屬概念震蕩拉升,西藏礦業漲超6%,中礦資源、中鎢高新漲超4%,天齊鋰業、華友鈷業、贛鋒鋰業紛紛跟漲。
鹽湖提鋰板塊震蕩走低,贛鋒鋰業、西藏城投跌超4%,天齊鋰業、云圖控股、西藏礦業跌超3%。
鋰礦概念盤初走低,中礦資源跌超5%,永興材料、天華新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跟跌。
天齊鋰業7月1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拓展公司在產業鏈上的布局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之一,公司致力于與價值鏈上、下游的頭部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充分把握市場最新機遇。 天齊鋰業一直在與理念相似的下游公司進行合作。除了近日披露的公司擬增資入股吉利控股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的子公司smart Mobility Pte. Ltd.以外,公司在2022年與中創新航、北京衛藍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或合作協議,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司在下游電池及電池材料等領域進行合理布局的考慮。此外,公司早前還通過戰略投資中創新航、上海航天電源、美國SES、北京衛藍及廈鎢新能源等公司,在產業鏈下游進行了及時布局,以保持跟蹤下游鋰電池和相關材料方面的前沿技術趨勢和商業化進程。公司通過與行業伙伴攜手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共贏,不斷加深與鋰電池價值鏈上不同環節的聯系。
天齊鋰業公告,全資子公司天齊鋰業香港與smart Mobility Pte. Ltd.簽署《股份認購協議》,以1.5億美元的自有資金參與SM的A輪股權融資,認購其發行的1760.56萬股A類普通股。SM現有主要股東為吉利控股集團及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
鋰礦板塊早盤快速拉升,江特電機漲停,融捷股份、中礦資源、天齊鋰業、川能動力等漲超3%。消息面上,據中國證監會官網7月7日消息,近日,證監會同意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期貨及期權注冊。
天齊鋰業7月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各生產基地正常有序生產運營,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穩定開展,生產處于飽和狀態,生產原料和產成品均處于安全庫存水平。
天齊鋰業6月20日公布2022年年度權益分派方案,公司擬每10股派30元,股權登記日為6月29日,除權除息日為6月30日,派息日為6月30日。本次A股實際現金分紅的總金額44.3億元。
6月16日下午,國內鋰資源巨頭天齊鋰業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蔣衛平表示,每噸50、60萬元的鋰價有點離譜,但鋰價永遠回不到以前的3萬元/噸的水平。
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表示,每噸50萬、60萬的鋰價有點離譜,希望這個市場回到一個上中下游都能良好發展的情況。鋰價永遠回不到以前的3萬元/噸。希望新能源產業鏈有更多的人參與,共同來發展,“來形成一個良好的上下游產業鏈,避免出現去年那種遠遠超出正常價格的情況”。
天齊鋰業消息,5月26日,四川省代表團調研天齊鋰業奎納納氫氧化鋰生產基地。天齊鋰業創始人/董事長蔣衛平、天齊鋰業董事/總裁夏浚誠、天齊澳洲能源公司總裁Raj Surendran對四川省代表團的到訪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向代表團介紹了奎納納基地原料供應、技術優勢、產品銷售等生產運營情況。
天齊鋰業在互動平臺表示,我們對新能源行業的長期發展有信心;盡管鋰價存在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下游終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船以及儲能產業未來的高成長預期、有關政策的傾斜是客觀存在且可合理預期的,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公司認為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向好。
日內上榜龍虎榜個股中,資金凈流入最多的是天齊鋰業,為8.3億元。數據顯示,該股日內漲停收盤,全天換手率5.48%,成交額65.14億元。資金凈流入居前的深股通席位日內凈買入7.3億元,中金上海分公司日內凈買入5354.67萬元。
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40.85億元。天齊鋰業、中微公司、農業銀行分別凈買入7.32億元、4.04億元、3.01億元。中國平安凈賣出額居首,金額為5.69億元。
天齊鋰業今日漲停,成交額65.14億元,換手率5.48%,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深股通專用席位買入8.52億元并賣出1.20億元,1家機構專用席位凈買入6283.90萬元。
天齊鋰業公告,擬于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保稅區建設年產3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0億元。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天齊鋰業新能源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4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電子專用材料銷售;化工產品銷售(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天齊鋰業間接全資控股。
針對今日市場傳聞“天齊鋰業考慮入股SMART AUTOMOBILE”,天齊鋰業方面對記者表示,“沒有這方面應披露和未披露的信息”;吉利控股方面則回應:并無相關信息。另有smart高層針對此消息表示,“針對相關媒體的猜測內容,我們不予置評”。今日有消息稱,天齊鋰業考慮入股梅賽德斯與吉利的合資企業SMART AUTOMOBILE。
5月4日,據彭博社報道,天齊鋰業可能投資最多2億美元入股德國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和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合資企業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