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研究,明白講話,金融科普,有我九方!九方智投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九方金融研究所,為大家分享投資相關的知識和技巧。
一、政策紅利持續發酵,證券行業韌性加強
首先,2020年7月31日,證監會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并更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其要點如下:放寬一參一控限制:新規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券商迎來公募牌照利好;支持集團化運行:優質公司可基于業務發展需要設立子公司專門開展資產管理及相關業務;強化長期激勵約束機制:新規明確了基金經理、董事會、股東會、經營管理團隊的長周期考核要求,將促進公司更加關注長期業績;加強內控集中統一:新規要求建立覆蓋整體的風控、合規和稽核審計體系,劃分基金公司與子公司的業務邊界,統一管理基金公司、子公司和分支機構的業務、信息、人員考核等,有利于規范公司運營風險,強化公司治理。公募基金基礎性法規迎來變革。新修訂的《管理辦法》將增強公募基金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行業機構做優做強,券商行業有望間接受益。
其次,2020年7月19日,人民銀行、證監會決定同意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互聯互通實現后,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合格投資者通過兩個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連接,買賣兩個市場交易流通債券的機制安排。人民銀行、證監會將加強監管合作與協調,共同對通過互聯互通開展的債券發行、登記、交易、托管、清算、結算等行為實施監督管理。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有利于切實便利債券跨市場發行與交易,促進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形成統一市場和統一價格,為貨幣政策順暢傳導和宏觀調控有效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也有利于提升我國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和效率,推動構建以客戶為中心、適度競爭的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這對于券商的創新業務發展將帶來更大的動能,構成中長期利好。
最后,整體行業格局方面,2020年7月1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截至2019年末,行業總資產7.18萬億元,凈資產1.95萬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5.69%、6.63%;行業凈資本1.61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5%。2019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明顯改善,扭轉連續三年同比下滑趨勢,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520.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65%;行業實現凈利潤1,137.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6.29%。2019年證券行業凈資產收益率為6.29%,較上年提高了2.73個百分點。很顯然,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推進,證券行業持續增強資本實力,盈利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證券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做優做強,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趨勢進一步顯現,整體行業的韌性不斷加強。
二、月度業績靚麗,投行業務大增
第一,上半年證券公司業績整體處于增長狀態,略好于預期。上半年市場的持續回暖和券商經營環境改善,證券公司業績增長。7月,38家券商凈利潤環比大增80%。截至2020年8月6日晚,共38家券商發布2020年7月財務數據,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85.86億元,環比+45.53%;凈利潤227.99億元,環比+79.97%;剔除中信證券子公司30億元分紅,38家券商凈利潤合計197.99億元,環比+56.29%。38家券商中,有33家券商業績環比增長,東方證券和中信證券凈利增幅領先,分別為+1,016.43%和+355.69%。
35家可比券商累計凈利潤同比增長約48%。35家可比券商實現營業收入465.99億元,同比+139.67%;實現凈利潤219.84億元,同比+214.69%。2020年1-7月,可比券商實現累計營業收入1988.28億元,同比+36.46%;累計凈利潤847.28億元,同比+48.02%。35家可比券商中,除中原證券外,單月凈利同比均改善。其中,7月中信證券收到子公司分紅30億元,凈利潤居首。從單月凈利潤來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前三,分別為46.39億元、16.98億元、14.60億元。從累計利潤來看,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前三,分別為112.26億元、62.04億元、61.07億元,同比分別+102.49%、+9.17%、+24.61%。
第二,從券商行業的利潤構成角度上來看,券商的經紀業務持續升溫,而投行業務出現跳增。具體來看,(1)經紀業務:交易持續升溫。7月,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金額1.31萬億元,環比+81%。(2)投行業務:股債承銷規模環比均增長。股權融資方面,7月,IPO募資規模1,003.6億元,環比+285%;再融資規模1025.14億元,環比+26%,其中,增發規模674.68億元,環比-6%。(3)信用業務:投交活躍,兩融規模大增。截止7月末,兩融余額環比+22.44%至1.42萬億元,同比+56.82%。(4)資管業務:集合發行規模環比下滑。集合發行份額47.35億份,環比分別-32%;債券型產品發行份額25.73億份,環比-49%。(5)投資業務:股債持續分化。中債-總全價(總值)指數單月收跌1.04%,年初至7月末累計下跌0.21%。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證券行業將加速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預計未來證券行業將實現“大而全”、“小而精”券商共存的局面。伴隨著靚麗的階段性業績,目前券商板塊PB估值為2.32倍,具有較高安全邊際,龍頭券商估值在1.3-2.3倍,市場未體現出對龍頭券商的估值溢價,值得保持一定的關注度。
重點關注公司如下:
中信證券:市占率持續提升,母子公司業績皆斐然。(1)2020H1,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67.43億元/89.26億元,同比分別+22.72%/+38.47%,增速均高于證券業平均水平(+19.26%/+24.73%);公司攤薄ROE為5.07%,高于證券業平均水平(3.98%),同比+0.96個百分點。輕資本業務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根據Wind統計,2020H1,公司的IPO/再融資/債券承銷金額分別為106.58億元/162.89億元/5642.34億元,分別同比-33.51%/-34.47%/+20.46%;下半年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發行市場有望持續做大,公司的儲備項目數量優勢將繼續兌現。公司重資本業務兼顧“擴規模”與“防風險”:公司依托低利率環境,擴大負債融資規模,上半年末資產總額達到9750.81億元,較年初+23.16%,資產總額÷歸母股東權益由年初的4.90倍增至5.54倍,為重資本業務的開展提供充足資金保障。
中信建投:公司股東背景雄厚,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中央匯金為前兩大股東;公司業務結構均衡,投行業務收入貢獻較高,從公司目前的收入結構來看,各業務板塊占比趨于平衡。2019年,經紀、投行、資管、資本中介、自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1%、27%、6%、11%、32%。公司積極調整業務結構,鞏固發展投行業務、強化投資管理、財富管理業務,拓展海外業務與創新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為公司的傳統優勢業務,2019年收入占比達27%。公司綜合實力位居前列,盈利能力領先: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均位于行業前十。ROE水平行業領先,2016-2019年,公司ROE分別為13%、9%、6%、10%,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6-2019年分別為8%、6%、4%、6%)。此外,公司投行業務為公司先鋒業務,收入占比顯著高于行業平均,公司投行業務品牌優勢較強,2019年股權融資主承銷金額為381.94億元,位居行業第5名。科創板方面,公司2019年全年保薦承銷科創板上市企業10家,位居行業第1名。
海通證券:公司近期獲準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00億元股票,有望進一步鞏固公司資本實力,為公司業務優化轉型夯實基礎;募集資金主要投向FICC與資本中介業務,反應公司未來業務發展重心;公司計劃加大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擬投入金額不超過15億元,凸顯公司重視金融科技在經營管理中的賦能和引領作用。公司計劃增加投行業務的資金投入,擬投入金額不超過20億元,在科創板跟投制度推行的背景下,隨著投行承銷規模的增加,該業務板塊對于資金的需求增加。
參考資料:
20200610-天風證券-海通證券(600837.SH):獲準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00億元,將提升資本實力
20200810-國信證券-中信建投(601066.SH):投行業務領先,ROE優于行業
20200731-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600030):輕重資本業務均出彩,母子公司業績皆斐然
20200811-山西證券-證券行業7月業績分析:市場高景氣度,7月業績環比大增80%
20200808-國信證券-國信證券證券行業8月投資策略:市場交易活躍,投行業務大增
更多精彩文章,可關注頭條號:九方金融研究所,獲得更多獨家實用的觀點!本報告由九方智投投資顧問邵華(登記編號:A0740618030001)撰寫,本文所涉個股僅為案例分析,不作為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