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
人們總在事物開端對其給予美好希冀,當這一希冀反映在股市的時候,也許就孕育了跨年行情。
比如美股就有著名的“1月效應”。
招商證券做了一個統計:
從1959年12月至今的近60年間,標普500指數在一月份上漲概率為77.05%,上漲月的平均月收益率為 4.92%,要明顯高于其他月份。
標普500各自然月收益表現
我們的農歷新年往往是在1月中下旬到2月上中旬,所以對于A股來說,可能2月份才是一年行情的開頭。
回顧歷史。A股雖然沒有“1月效應“,但2月份的表現很突出。
以代表全市場的萬得全A指數為例,從2006年至2020年,2月份上漲概率達到80%,平均漲幅達到4%,是所有月份里最好的。
近15年間萬得全A在各自然月的收益表現
不過,A股的跨年行情并不只是“2月行情”。
如果把一年簡單地分為跨年階段(10月-次年3月),年中階段(4月-9月)兩個部分,會發現各大指數在跨年階段的表現,明顯好于年中。
過去十年(2010-2019),無論是滬深300、上證50,還是創業板指、中小板指,跨年階段的漲跌幅中位數均為正,而年中的漲跌幅中位數均為負。
如果不是簡單粗暴按月份統計,而是把時間分得再細一點,會發現,在2008年至2019年的12年里,“跨年行情”在每一年都會出現。
2008年末至2019年末行情概覽
上表可見:
從跨年行情的啟動時間看,多數從12月和次年1月開始啟動。
統計區間里,最早的是2009年,當年從10月便開啟上漲,最晚的是從1月末開始。
從持續時間看,持續一個月至四個月不等。
上漲行情最短為2017年末,僅持續了21個交易日,最長是2008年和2014年末,均開啟了單邊上漲的牛市,持續時間超過兩個季度。
為什么有時跨年行情持續長,漲幅大;有時卻很短,漲幅也較小?
是什么因素決定的呢?
國盛證券復盤了2008年-2019年的跨年行情,發現:決定跨年行情的主要因素,還是經濟基本面和流動性是否寬松。
經濟基本面階段性好轉或企穩,是行情啟動的重要支撐。
如2012年末、2016年末、2018 年末與2019年末,隨著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經濟修復預期升溫,投資者的信心增強,市場風險偏好將得到提振,催化上漲行情。
寬松的流動性環境,是上漲行情的催化劑。
臨近年末資金需求通常較大,央行往往需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降息或者降準等方式來平穩市場流動性,如2011年末、2014 年末、2015 年末、以及2018末和2019 年末。
除了2 015年末發生股災外,其余年份均走出了不錯的上漲行情。
相比之下,2009年末與2010年末的加息和升準對市場表現形成了顯著拖累。
復盤了這么多歷史和數據,重點來了:
今年的跨年行情有戲么?
還是從經濟基本面和流動性來看。
首先,從PMI、出口等各項經濟數據來看,當前國內經濟復蘇仍在持續。且在疫苗研發重大進展下,全球經濟有望重啟,帶動國內經濟進一步恢復。
從流動性來看,11月26日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明確強調:
“根據宏觀形勢和市場需要調節貨幣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
“不讓市場缺錢,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特別是11月30日,央行在非常規時間進行了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呵護市場流動性。
流動性持續寬松或過快收緊的基礎,或許都不具備。
所以,今年的跨年行情,也許依然值得期待。
興業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在最新出爐的2021年度策略中,也都表示看好跨年行情:
興業證券:
歲末年初是重要的投資時點:基本面持續向上,內外經濟改善,景氣向上補庫存品種有望成為受益方向。
《權益時代新格局——2021年度A股策略報告》,20201120
中信建投:
市場上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經濟復蘇,全年市場走勢可能呈現出一波三折的特征。
全年最主要行情或在2021年一季度,三季度可能還存在著小反彈。投資者可降低預期,防范風險,把握一季度的行情。
《風物長宜——2021年A股投資策略展望》,20201130
中信證券:
從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市場或將處于輪動慢漲期。
在此期間,國內基本面明確修復,海外基本面預期隨著疫苗接種而強化,中美博弈處于真空期,宏觀貨幣環境偏松,政策事件密度高,市場上行動能較強。
《慢漲“三部曲”——A股市場2021年投資策略》,20201117
招商證券:
2021年A股或將演繹從基本面驅動到轉折的過程,整體呈現前高后低局面。
《復蘇與擴散,花盡因水斷——A股2021年度投資策略展望》,20201120
面對最近跌跌不休的市場,希望上面這些數據和觀點,能讓你樂觀一些。
參考資料:
1、國盛證券,《十年年末行情復盤》,20201205
2、粵開證券,《回測十年尋規律,跨年行情或開啟》,20201206
3、招商證券,《A 股歷史上的 “跨年行情》,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