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股票的大跌,讓一幫股民直呼傷不起,今天我就把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上海機場、北京首都機場、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的公開數據做一個對比,讓大家來看看這些年這幾家一線城市的機場的經營情況。
先看其6年以來的營收,應該說首都機場一直是老大的,只是在2019年上海機場剛剛超過北京首都機場,當上了國內機場公司的老大。
從營收增長率來看,上海機場也是最好的,維持在10%以上的穩定增長率,好像根本沒受高鐵等造成的影響。
但是,從凈利潤來看,上海機場一直都是老大,在營收屈居老二的多年間也是一樣的最賺錢的機場。在2019年其利潤已經比首都機場、白云機場和深圳機場的總利潤還多。可以說是印鈔機,一點不為過。
從凈利潤的增長情況來看,四大機場的發展還差不多,幾乎是同樣的增長和下降,只是在2019年大家都承受沖擊下跌10%左右的時候,上海機場還在大體量上增長了近20%,這是相當厲害的了。
那么究竟發了什么,導致現在的情況呢?應該說利潤大幅度下降是主因,所以我們就先來看一下:
從50多億的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在前三季度,一跌再跌,直接達到了虧損7億多,看來疫情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再看其前三季度的營收,這也是跌去了近六成,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哪一家公司營收腰斬,那也是要賠錢的,就算是一本萬利的機場,也不行。
我看再來看一下,其他幾個機場今年經營得怎么樣:
也不太行,幾乎無一盈利的情況,只是虧損的情況沒有上海機場那么大,特別是深圳機場,由于體量小的原因,三季度還開始在縮小虧損了。
由于首都機場是在香港上市的,并沒有季報公布,但從其半年報的數據來看達到了7.38億,應該說比上海機場還要嚴重一些。
當然上海機場公布了2020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 2020 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9億元到-12.1億元;爆出的與日上免稅的天價租金,2020年大幅下降。可能是其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所在吧。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場逐步成為平民的出行場所,還這樣高昂地躺賺巨額不合理利潤,我認為大部分的民眾都不能理解。
退潮后才知道誰在裸泳,同理,疫情下才知道誰有沒有核心競爭力。
#上海機場連續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