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行家,事實說話。
歡迎留言,如果認同,請傳播正能量。
作為首家正式披露2022年報的招商證券,一系列數據讓行家感到遺憾。
首家頭部券商年報
在多家頭部券商密集發聲,預告審議年度報告及召開業績發布會之際,招商證券成為首家交出年度成績單的券商。
3月24日深夜,招商證券披露了2022年度報告。當期營業收入為192.19億元,同比下降34.6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80.72億元,同比下降30.68%;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7.54%,而在2021年為11.52%。
讓行家遺憾的是,這一數據并未能跑贏行業平均。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度經營數據統計,全行業140家券商營業收入合計3,949.73億元,同比下降21.02%;凈利潤合計1,423.01億元,同比下降25.11%。
主營業務全線滑坡
合并利潤表顯示,招商證券各主營業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并且刷新了近年來的新低。
具體來看,經紀業務攬收64.43億元,同比下降18.60%。自營業務收入51.15億元,同比下降45.90%;其中投資收益項同比下降8.75%,公允價值變動項由正轉負。投行業務收入13.93億元,同比下降45.22%。信用業務收入13.42億元,同比下降20.73%。資管業務收入8.28億元,同比下降20.20%。
縱向來看,招商證券自營業務不及2019年;經紀業務低于2020年水平;投行、資管和信用均是最近六年來的新低。
財富管理收入下降
從創利情況來看,包含經紀與財富管理、資本中介和機構客戶綜合服務等在內的財富管理條線,毛利率為45.47%,同比減少4.31個百分點,卻是各業務條線中降幅最低的。
行家整理了招商證券財富管理業務相關指標。在客戶總數、微信生態圈服務客戶和APP月活均出現增長的背景下,財富管理客戶和高凈值客戶數量有所下降。代銷金融產品業務規模和收入均出現了超過三成的下跌,僅有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有較為明顯的增幅。
境外業務首見虧損
分地區數據顯示,招商證券境內營業收入下降32.26%,而營業成本削減更多,下降33.90%,毛利率為47.62%,同比增加1.30個百分點。境外地區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1.90%,導致營業利潤由正轉負。
要知道,自2016年首次披露分地區數據以來,這是招商證券境外業務首次錄得虧損。這說明招商證券在海外的創收和創利受到嚴重影響。
截至2022年末,招商證券全資子公司招商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簡稱:招證國際)總資產479.00億港元,凈資產91.84億港元;2022年營業收入3.09億港元,凈虧損3.04億港元。招商證券表示,招證國際獲穆迪重申Baa2評級,長期展望維持“穩定”。
主要高管薪酬略降
招商證券年報披露了董監高人員情況,行家據此對比了2021-2022年主要高管的薪酬。
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信息官霍達先生,薪酬349.86萬元,同比下降9.93%。“一正三副”中的一正兩副,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的薪酬均有所下降,但降幅均不足5%。
最佳雇主降薪實錘
而從招商證券的員工情況,可以管窺證券行業降薪的幅度。
招商證券2022年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合計12,488名員工,同比增加4.02%。招商證券表示,女性員工(包括高管層)約占 42.46%,已達致維持性別比例相對均衡的目標。
“三張表”數據顯示,招商證券2022年度薪酬合計57.89億元,同比下降30.06%。以報告期末員工計算,人均薪酬為46.36萬元,同比下降32.77%。這一數值不僅遠高于高管薪酬降幅,并且也超過了凈利潤的降幅。從而進一步“實錘”了證券行業的“降薪”潮。
據招商證券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公司獲得兩項“最佳雇主”:智聯招聘、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評選的中國年度最佳雇主;前程無憂評選的中國100典范雇主、人力資源管理杰出獎。
在這份社會責任報告中,招商證券未披露各類招聘尤其是校園招聘的員工數量,以及實習崗位的提供情況。行家無從得知,新進員工對招商證券的評價如何。
不過,對曾經的員工侯先生來說,或許別有滋味。
來自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簡稱:廣州中院)的判決書披露,招商證券廣州華穗路證券營業部(簡稱:華穗路營業部)以業績考核為由,對客戶經理侯先生扣發薪酬:2020年10月扣款6100元,實發9361元;2021年1-3月除社保和公積金外實發薪酬為零。
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簡稱:天河區法院)指出,法律法規沒有賦予企業扣罰員工工資的權利,判處華穗路營業部支付四個月的欠薪合計2.58萬元,由招商證券負連帶責任。2022年7月,廣州中院駁回招商證券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虛假陳述兩億索賠
更多的訴訟,來自上海金融法院和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簡稱:武漢中院)就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安科)虛假陳述案的判決。
相關判決書披露,中安科2014年度重大資產重組存在虛增資產評估值和營業收入的違法行為。招商證券作為獨立財務顧問,出具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被判決連帶賠償責任。
截至2023年3月22日,上海金融法院已就6,335名投資者(含示范案件2名投資者)所涉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或裁定,判令招商證券就中安科需向投資者支付的損失88,680.64萬元在25%的范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武漢中院已就1,341名投資者所涉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或裁定,判令招商證券就中安科需向投資者支付的損失19,297.89萬元在25%的范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以25%的連帶責任計算,招商證券合計需賠付在案的投資者26,994.63萬元。
行家注意到,中安科虛假陳述案的投資者,仍在陸續起訴招商證券,2023年以來新增開庭信息已有10起,后續可能還有更多案件宣判。
多起違規整改后效
2022年內,招商證券的違規行為依然多發。
因兩次“宕機”事件反映的網絡安全漏洞,投行業務內控不規范、未勤勉盡責問題,合規人員缺位,未上報財務及業務報表,招商證券收到多起監管處罰。
業績下滑,頻繁宕機,監管點名,訴訟纏身。招商證券的2022年過得并不輕松。無論是員工還是客戶,還是持有招商證券股票的投資者,是否會堅守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 1
用戶2775161971428 3月27日 15:32
暗降實增